今年10月23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日。值得一提的是,在一众抗美援朝战争牺牲的烈士中,也有我们英勇的临海籍战士。
近日,笔者通过查阅相关史资,发现其中有记载: 1951年临海县各界人民代表大会上作出《捐献“临海号战斗机”和“台州人民号战斗机”》。并记载:“1951年至1952年支援抗美援朝,全县进行发动,声讨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的罪行。广大群众纷纷捐资捐物,青年踊跃报名参军。参加报名的2万余人,应征入伍1761名。捐献飞机大炮等资额41亿元(旧人民币),稻谷46万斤及其他大量物资。”
同样,在临海市委编印的《临海五十年》中,对临海籍在抗美援朝中牺牲的69位烈士专门记载:从烈士所在部队来看,有20军、21军、23军、24军、26军、27军、38军、39军、40军、42军、45军、47军、50军等;从烈士职务来看,有连指导员、连长、排长、班长、通讯员、炊事员、电话员、司号员、军械员等;从烈士入伍时间来看,有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和全国解放后抗美援朝时期;从年龄来看,最年长的生于1912年(叶秀钗),最年轻的生于1932年(王志斌);从牺牲的年月看,最早的是1950年10月(金吕金),最晚的是1953年11月(王一萍、杨志强、江英武等);最高职务是李时昌烈士,第九兵团58师连指导员,他生于1923年,黄坦下宅人,1944年入伍,1950年11月牺牲。最早入伍的是赵明松烈士,他是20军60师连长,1943年8月入伍,1951年6月牺牲,遗憾的是只记为临海人,没有记明他的出生年月和乡村名称,类似情况的烈士还有数位。所有烈士都没记载他们的功绩,但所有烈士都是人民英雄,都是临海人民的好儿子,是我们临海的光荣和骄傲。
现在,各地都在兴建文化礼堂,有的文化礼堂已评为县市和省级全国先进。如果在文化礼堂建设中把村镇内在抗美援朝中牺牲的烈士包括所有革命烈士都展现在文化礼堂之内,通过革命烈士的红色事迹展示,可以潜移默化地教化民心,发挥独具特色的红色革命教育载体作用。
“碧血染黄沙,丹心报国家,英雄千古在,浩气壮中华。”我们要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发扬抗美援朝精神,提振爱国热情,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向着建设美丽幸福的新临海奋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