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您当前的位置 : 临海新闻网 >> 人文 >> 文学
字号:    [打印]

走近洞港知青

作者:黄锦丽  来源:临海新闻网  时间:2021年03月05日

  知青,知识青年,本义是具有一定知识的青年,又特指“文化大革命”期间为主的从城镇参加上山下乡运动的广大初中、高中毕业生,这是特殊历史时期产生的特殊群体。他们响应毛主席的号召:“一切可以到农村去工作的这样的知识分子,应当高兴地到那里去。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当年的风华正茂的初、高中毕业生,胸怀着对未来美好的憧憬,离开父母温暖的怀抱,离开城市优越的生活环境,投入到祖国的边疆、贫困的农村、未开发的处女地,贡献他们的青春力量。

  知青,这个曾经在中国当代历史上很响亮的名字,而今已经渐渐隐去,被人淡忘。而曾经在洞港青年农场战天斗地过的知青们不会忘记,那是他们曾经挥过汗,甚至洒过血的地方,洞港青年农场是他们的第二家乡。他们又一次聚首,办起来洞港青年农场文博馆。让我们后辈晚生有机会走进洞港青年农场,走近洞港知青,学习他们的“洞港精神”。

  怀着对洞港知青的崇敬之心和朋友们一起来参观洞港知青文博馆。大门上方六个红色大字“洞港青年农场”,左边木牌上“临海市洞港青年农场文博馆”和“洞港青年农场”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赫然映入眼帘,特别是几个红色的大字,在一片绿色的橘海掩映下,真是万里绿中一点红,特别耀眼。整理衣衫、挺直腰杆、迈开腿向低矮的文博馆展示厅走去。与其说是展示厅倒不如说是一个个小房间。一排十几间,每间大小规格一致,约18平方米,前墙上一窗一户。房子很矮,石板铺地,防潮。这就是洞港知青的宿舍,最初五人一间,房舍扩建后,三人一间。这算是不错的住宿楼了。1973年12月9日,第一批知青下放到洞港青年农场时,借住在离农场5里开外的天德闸仓库,竹帘隔开,两边分别是男女知青的宿舍,大通铺。到农场的路上正应了当时流行的俗话“晴天燥日柏油铺地,落雨天气猢狲做戏。”可他们不怕苦不怕累,肩扛、手提,将建房子的木料搬运到农场;从山上扛下大石块,运到农场建宿舍、食堂、仓库等。

  建场之前,洞港是一片刚围成的滩涂。真是天苍苍,海涂白茫茫,800来亩的盐碱地。知青们种咸菁来淡化土地。可咸青要长虫子,不光长在二三米高的咸青上,还爬得到处都是,无处不在,灭虫势在必行。可那些来自城市的知青们哪见过这阵仗。知青们冒着酷暑,身背40来斤重的喷雾器,一手摇压力杆,一手顶着喷头,上上下下洒个遍。背带勒得肩背脱皮红肿,药水汗水湿透衣服渗进皮肤。中药的虫子掉进衣领,吓得胆小的知青们,哭爹喊娘,遇人强装镇定。冬季农闲时节,他们也没闲下。冬季河水低浅,在场领导带领下,脱掉鞋袜,赤脚蹚在有冰的河床里,拉起镐弓起泥头,传泥块,冻得手脚紫红肿胀,生冻疮,晚上睡觉奇痒难忍。

  农场的主要作物是棉花和柑橘。整天弯着腰摘棉花,上垟时,腰不是自己的了。就干脆躺在地头,四脚朝天,等缓缓再起身回宿舍。更艰难的是拔棉株秆,细皮嫩肉怎经得棉株秆得肆虐,有的知青双手满是血泡,获得了“泡兵团团长”的称号。种柑橘需要做橘墱,需要香灰土,一种弱酸性土,用来与碱性土中和。香灰土哪里来?从海岛上来,挖土、上船、挑到地里。特产班,种蔬菜供应食堂以便场友们食用。种菜,担脚水(稀人粪和尿)必不可少。个子矮小的知青担着脚水,过地坎、水沟,不小心,一担脚水泼在自己身上,那种难堪,可想而知。

  一间房子里摆放着放映机、各种文娱活动器材。艰苦的生活没有吓到他们,更是激起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上垟后吃饭前,虽然是饥肠辘辘,也要拿起篮球在运动场上奔跑几回;也要在黑板报上宣传国家大事、好人好事,表扬先进,抒发情感;也要自导自演几出小剧,《洞港赞歌》获得县文艺汇演一等奖。夜里,哪怕是煤油灯熏黑了鼻孔,也要读一读心爱的书籍。

  洞港知青从1973年12月到1980初前后共329名,他们在农场领导、带队干部和老农的带领下,锻炼了体魄,磨练了意志,形成一股不屈不饶的洞港精神。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民族的精神,团结一致,上下同心。反观自己,生活在物质非常丰富年代,有时忘记了精神上的追求;有时忘记了生活物资的来之不易;有时忘记了咬牙坚持是一种优秀的品质。洞港知青时时在提醒着我,鞭策着我前进!


分享到:
 相关新闻:
 
 微信公众号
  临海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临海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网站律师
临海市新闻网络中心主办 | 浙新办[2006]31号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6 | 浙ICP备06040867号 | 法律顾问:浙江全力律师事务所 李宏伟
临海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联系方式:电话:0576-89366753 电子邮箱:lhswg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