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您当前的位置 : 临海新闻网 >> 人文 >> 文学
字号:    [打印]

延续的血脉

作者:石泽丰  来源:临海新闻网  时间:2021年03月11日

  春天了,屋后的苎麻地里,粗矮的麻桩上又长出了新芽。麻桩是头年母亲收割后留下的,它年年留在那里,年年长出新苗。我奶奶说,这东西的生命力强,无论种入肥地还是种在瘦地里,它都能长出一地好苎麻来。正因好种,它无意成了农村孩子茁壮成长的比拟之物。

  我出生的石家大屋西面,有一片被称作小钵乱的麻园,春节之后,就有数不清的麻苗争相竞长,且几天一个样儿,像极了这个自然村落里一代又一代年轻的生命。那时,年少的我们,常常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到小钵乱的麻园里去捉迷藏,或是去屋后的丛乱山林里爬树掏鸟窝,或是到门前的河汊下河捉鱼虾。我们把生活的快乐植根在门前屋后的每一个角落,经常玩到暮色四合,有时还要等到母亲站在村口,长一声短一声地呼唤着我们的乳名。

  年复一年,我们在无忧无虑中成长。年复一年,我们目睹了村庄里许多小孩出生。我跟在奶奶或母亲的身后,吃过不少新生儿的三朝面,抢过他们家的喜糖,这些都是铁证,在心灵的深处是抹不掉的。我清楚地记得,比我小6岁的堂妹红平出生后,坐月子的小婶每次吃素肉面或鸡蛋面时,总要为我留上一碗。或是小叔为她做面时,她就特意打招呼,叫小叔多下一些,给泽丰盛一碗。这些美好的回忆,像糖豆一样黏着我的心灵,至今回味起来,依旧感到无限的甜意。

  村庄里,孩子们一拨一拨出生,一拨一拨长大。这其中,与我年龄相仿的阳龙、严龙、菊芹等,他们都有三四个同胞兄弟。树大开桠,子大分家。他们大到结婚生子了,便与自己的兄弟分父辈的财产,分自家的责任田,还有那片麻园,然后,携着妻儿独立门户。村庄的炊烟由此多了起来,最先多出一支、多出两支……后来,多到了100多支,原本只有几十户人家的村落,现在发展到了100多户。这无疑是一个自然村落实力的彰显,是人丁兴旺的象征。

  光阴不停地流淌,这一切,缘于时间,缘于人性的自然繁衍。然而,在不断添丁的表象背后,深藏着一条生老病死的自然法则,像麻园里的苎麻一样。年长的一代渐渐老去、谢世,被光阴一茬一茬地收割。好在血脉永在,新生的一代又一代不断出生、成长。上次回去,听说远房的松林爷爷两天前已去世,我前往吊丧。灵堂前,他的儿女正在忙碌着招待前来吊唁的亲友。见我进来,他的小儿子雅宏接待了我。雅宏,这个比我大不到10岁的男人,多年不见,人苍老了许多。这使我想起好几年前腊月的一个傍晚,在屋后的健身广场上,村庄里年轻一代人正在练习着舞龙。他们个个阳光、健壮,在广场上奔跑着、呐喊着、吆喝着,将一条长龙舞得栩栩如生。站在一旁的雅宏指着舞龙头的年轻人对我说:“那是我儿子。”啊!他的孩子都这么大了!岁月经过的光与影留在了哪里?记得雅宏结婚时,我喝了他的喜酒。当时,比我大6岁的旭光也在,他倒上满满的一大杯白酒,捉弄雅宏,非要雅宏喝掉,雅宏一饮而尽。那时,他们是何等的血气方刚啊。现在,他们的晚辈如他们当初一样,强壮健力,身手敏捷,传递着石氏的香火。

  松林爷爷的去世,让我想到了石家大屋的祠堂,这个绕也绕不过去的土建筑。所谓的祠堂,其实就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过大集体生活时留下的产物——队屋。队屋是生产队用宽厚的土砖彻成的,上面盖着黑色的小瓦,原本单独成间的七八间屋子,在几道驼梁的架设下,已全部打通,形成一个完整的大空间。我想,这与当时的大集体生活环境有关吧。后来,土地分到户,队屋就失去了功用,一把铜锁锁住了两扇宽大的木门。不知是谁提议:把队屋改成石家大屋的祠堂,老人们寿终正寝之时,在祠堂里操办丧事。这个建议,得到了全村人的响应。那些年,离去的老人不少,挽联贴满队屋的墙壁。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外出打工的人一窝蜂地奔向城里,不消说,村庄里留下的,多是激不起欢声笑语和大风大浪的老弱病残者。队屋又开始走向破败,走向困局,因无人修葺,最终坍塌了。

  几年过去了,奔波出去的年轻一代,再次回到生他们养他们的石家大屋,捐资重新建起了一座宏伟的祠堂,且拆掉穷阎漏屋,把自家的房子搬迁到了马路边,盖起了小洋楼,日子过得跟城里人一样,让穷了一辈子的老人们心里格外舒坦。前些年,他们再次把过年舞龙灯的习俗捡了回来,用热烈而欢喜的仪式,吮吸着某种精神的浆汁。有老人们的慢慢教习,有全村所有青少年的参与,哪有办不成的事?果真,他们舞龙灯的动作一天天娴熟起来,最终个个成为行家里手。那次,我站在他们习龙的广场边,看到数不清的村庄后生们一个个孔武有力、春风满面,这使我又想到了麻园,想到了麻园里新长出的麻苗。心情有多迫切,脚步就有多快,我再次走进小钵乱的麻园。没错,一切还和从前一样,麻苗在浩荡的春风下,呈现出的依旧是那种欣欣向荣的景象。


分享到:
 相关新闻:
 
 微信公众号
  临海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临海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网站律师
临海市新闻网络中心主办 | 浙新办[2006]31号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6 | 浙ICP备06040867号 | 法律顾问:浙江全力律师事务所 李宏伟
临海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联系方式:电话:0576-89366753 电子邮箱:lhswg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