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您当前的位置 : 临海新闻网 >> 时政 >> 浙江新闻
字号:    [打印]

浙江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综述:锚定高质量 跃迁正当时

作者:  来源:浙江新闻  时间:2021年09月16日

  小到产品品质,大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高质量已成为人们追求的极致目标。

  自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首次提出“高质量发展”表述,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以来,浙江在这条征途上,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爬坡过坎。

  今年上半年,浙江GDP达到34556亿元,同比增长13.4%。高于全国平均的总量增长率背后,无论是14.6%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30.6%的进出口增速、14.9%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还是数字经济的高歌猛进、研发投入的大幅增长、高新技术企业的加速集聚,都折射出——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浙江已稳健起步,为再次跃迁积蓄力量。

  用好“优势论”

  形成高质量发展趋势

  “八八战略”的“优势论”,是浙江谋求高质量发展的“确定之锚”。浙江厚植发展优势,打造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定海神针”。

  高质量发展要集众智。浙江充分发挥高端智库、优秀人才集聚的人文优势,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9月16日,第三届浙江省高质量发展智库论坛在湖州德清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校教授、优秀企业代表齐聚一堂,组成“豪华阵容”,共同探讨浙江深入实施打造数字变革高地,高水平推进现代化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路径和对策举措。连续三年举办高端智库论坛,也在全社会凝聚起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广泛共识。

  数字化改革,成为拉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今年2月18日,全省数字化改革大会吹响全面推进数字化改革的号角。萧山生动诠释了这种动力。为解决工业用地亩均税收低的突出问题,杭州市萧山区以“亩均论英雄”大数据平台为基础打造的低效企业整治提升数字化平台,从亩均效益、绿色发展、创新融合等方面全面评估企业效益,构建起科学评价指标体系,对低效企业精准施策。

  数字经济作为浙江“一号工程”培育多年后,全省逐渐将产业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如今,两种优势已经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浙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为3960亿元,同比增长17.6%,占GDP的比重提高到了11.5%,比去年同期提高1.5个百分点。

  在实践中,浙江不断将发展优势转化为发展趋势,厚积薄发,为高质量发展打开新局面。从发挥区位优势到深度融入长三角,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从发挥生态优势到建成全国首个“生态省”,形成一批包括GEP、“两山银行”等在内的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从发挥山海资源优势到率先构建新发展格局,通过“义新欧”班列、义甬舟开放大通道等提升对内对外开放能级……

  推动“三强一制造”

  构建质量变革新格局

  浙江举办中国质量(杭州)大会,进一步让“高质量”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早在2004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就作出了“振兴浙江质量,打造品牌大省”的重要指示。17年来,历届省委、省政府一张蓝图绘到底,淬炼质量建设“硬核”实力。

  走进浙江企业,常能看到一方如红色印章般的“品”字。2014年,浙江省办公厅印发《关于打造“浙江制造”品牌的意见》,对符合高标准、高品质要求的浙江产品进行“浙江制造”认证,构建起代表“浙江制造”的区域品牌形象标志——“品字标”。

  “这为浙江制造提供了更为严格的标准,推动企业通过标准化,提升管理质量和产品质量。同时,‘品字标’本身也成为市场‘通行证’,推动浙江制造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浙江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说。

  截至目前,全省累计发布“品字标”标准已达2533项,培育“品字标”企业2326家。近年来,浙江通过联动推进“三强一制造”,即质量强省、标准强省、品牌强省,打造“浙江制造”品牌,初步形成了具有浙江特色的质量变革新格局。

  质量建设,有力度更有温度。今年8月,数字化改革应用“浙江质量在线”上线,并推出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目前,“一站式”服务平台新增注册主体已突破17万家,约占全省制造业企业的近30%。

  各地因地制宜的实践,让浙企质量建设如鱼得水。湖州南浔区积极对接G60、长三办、上海松江、江苏吴江等地市场监管局,以服务本地企业为起点,打造面向长三角的“线上+线下”质量综合服务新体系。自今年4月以来,已为企业提供线上服务670次,满意率达100%。

  作为质量强省的主力军,浙企为质量建设源源不断地注入内生动力。西子联合控股集团自2009年进入航空领域后,董事长王水福对航空制造品质与精益的严苛要求有了更深的体会。

  “我们在实践中形成的西子质量管理模式,培养出众多具有国际视野、掌握先进工具的管理人才,提升了西子联合各业务板块的质量和效益。”他介绍,如今,西子航空已经成为民营民用航空制造业的翘楚。王水福也成为入围第四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建议名单的唯一浙商。

  从推进“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到打好“三强一制造”的组合拳,从多次召开全省质量大会到连续制定质量提升行动计划和“十三五”“十四五”专项规划,从政府引导支持到企业自主奋斗,浙江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推动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据了解,浙江已连续5年获得国家质量工作考核A级,稳居全国第一方阵;7个设区市和12个县(市)获批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数量也是居全国第一。

  强产业补短板

  共同富裕成为发展提质新动力

  随着浙江被赋予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历史使命,发展质量的要求随之提高。今年以来,几场高规格的大会为浙江下一阶段的发展定了调——提升发展质量永无止境。

  “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浙江,要在农业上寻求突破。8月,全省农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传递出一个清晰的信号:实施农业“双强行动”,大力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将成为浙江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和鲜明标志。

  这个首次以“农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召开的大会提出了浙江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亩均产值、农民年收入、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都要实现大幅增长等四个农业发展关键性牵引指标。

  “一条条硬杠杠增长目标,体现了浙江农业农村领域高质量发展推进共同富裕的决心和‘十四五’浙江变革农业生产效率的决心。”浙江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说。

  一周之后召开的全省新一轮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推进大会,旨在下大力气解决影响和制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亩均税收低、产业集聚度低、新增项目难落地等突出问题,为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扫清障碍。

  “浙江的制造业必须向更高、更精、更尖迈进,培养更多‘小巨人’、隐形冠军企业,它们是浙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盘。”浙江省经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工信部最新公布的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中,浙江有308家企业入围,数量居全国第一,在三批遴选中,浙江共计470家企业入围,总数量同样居全国第一。

  除了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围绕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协调、全面的要求,浙江不断补齐发展短板——

  山区26县能否实现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取得标志性成果,事关现代化先行和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全局。7月19日,浙江省委召开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暨山海协作工程推进会,明确提出实施牵引型重大项目建设行动,加快建设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重大产业项目和重大社会事业项目。

  不到一个月,2021年全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在此次活动中,山区26县均有项目参与,总共130个项目占全省总数的33.5%。

  共同富裕美好社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一种更高级的社会形态。时隔多年再次召开的省委文化工作会议,聚焦人的全面发展。接下来,浙江将充分发挥文化铸魂塑形赋能的强大力量和功能,让红船精神、宋韵文化等有浙江味的文化“金名片”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加快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构建起以文化力量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新格局。

  高质量发展,还看今朝!以奋进之姿奔跑在高质量发展跑道上的浙江,正着力打造共同富裕省域范例,他未来的模样,令人期待。


分享到:
 相关新闻:
 
 微信公众号
  临海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临海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网站律师
临海市新闻网络中心主办 | 浙新办[2006]31号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6 | 浙ICP备06040867号 | 法律顾问:浙江全力律师事务所 李宏伟
临海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联系方式:电话:0576-89366753 电子邮箱:lhswg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