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您当前的位置 : 临海新闻网 >> 视觉 >> 摄影
字号:    [打印]

古城近代建筑掠影

作者:何 流/文 郭斯甫/摄  来源:临海新闻网  时间:2022年03月25日

耀明电灯公司旧址

临海机械厂老厂房与烟囱

红楼

  临海,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无论是城市、集镇和乡村,都蕴藏着一批近现代重要建筑文化遗产,其中不少建筑物具有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形式及特色,留住这些建筑物,就是留住历史,可避免城市建设及建筑史出现断层。因此,精心呵护一批重要建筑物,不仅可以研究建筑发展史,而且对研究社会发展史、重大历史事件、教育青少年等方面也能发挥一定的作用。

  国务院颁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已于2008年7月1日起施行。这里,根据有关史料,记录了临海部分近现代有代表性的重要建筑物的现状,不难发现,一处重要建筑物,就是一个行业的始发地;一处重要建筑物,就是记录着一段社会发展史……

  哲商小学内的四照楼

  在中国名校——哲商小学校园里,有一座鲜为人知的木结构二层楼房,名为四照楼。此楼镶嵌在高楼之中,从外到内,一切都显得平庸无奇。但是,翻开它那深厚的文化史迹,却让人惊赞不已……

  四照楼,系台州试院所在地,是台州选拔秀才的考场,始建于乾隆十年(1745)。咸丰十一年(1861)太平军入境被焚毁。同治二年(1863)知府韩承恩、三年(1864)知府刘璈,筹款重建四照楼。

  四照楼,顾名思义,就是四面采光,八面通风。此楼始建时高达三层,巍巍耸立,气宇不凡。时为台州府城最高的楼房之一。登上四照楼,近观东湖,碧波荡漾,心旷神怡。远眺巾山,草木葱茏,群塔峥嵘。多少文人墨客,登楼远眺,留下了许多赞美巾山的篇章,如清代李元澄在《四照楼望巾子山赋》中这样写道:

  登四照楼而望之焉,山色空濛,山光跌宕,雨洗层峦,霞飞叠嶂,排列岫如伯仲,后先无滕薛之争;罗两峰若儿孙,左右效夷齐之让。不数才人学士,吮笔长吟;几多星使词曹,临风畅望。云山依旧,风月常新。远望之则地多浮瓂,近望之则境绝纤尘;俯望之则势摇山岳,仰望之则气引星辰……

  那么,四照楼的名字是谁取的呢?阮元在《定香亭笔谈》自序中写道:“台州试院在城北龙顾山之麓,有楼巍然,高出林表,虚窗四敞,云山相围,余置榻其上,留连浃旬。昔济南试院有四照楼,为施愚山所题,余极爱登眺,遂复以名此楼,书榜悬之。”从中可见,四照楼是阮元夜宿台州试院,登楼有感,特取名并书赠之。

  阮元(1764-1838),字梁伯,号芸台,江苏仪征人。得中进士后,授翰林院编修,后任兵部侍郎、礼部侍郎、浙江巡抚、工部侍郎、漕运总督、两广总督、云贵总督。晚年时,拜协办大学士、体仁阁大学士、会试总裁加太傅。

  阮元在浙江任职间来台州督学,住在四照楼,通过台州试院的人才基地发现人才,并重视各方面人才的培养。如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台州出现了不少成就斐然的学者,在《清史稿》“儒林”“文苑”二传中,台州入传者6人,其中临海的洪坤煊、洪颐煊、洪震煊三兄弟占了3人。清嘉庆二年(1797),阮元来到台州,发现临海的洪颐煊、洪震煊兄弟两人,日夜攻读,卓有成绩,就亲书“鄂不馆”额,赠送之,以资鼓励,并送洪颐煊、洪震煊兄弟两人(时洪坤煊已英年早逝)到杭州诂经精舍深造。

  辛亥革命时期,又有杨镇毅、杨哲商等以四照楼为光复会在台州的秘密议事厅。民国时期改为杨哲商烈士祠。临海解放以后,1952年至1954年4月,为临海县人民委员会在临海城关的第二个驻地,县长鲁川等在此办公。在以后的日子里一直由哲商小学使用。

  四照楼,不仅是清代的试院,而且也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处重要基地。

  恩泽医局主楼

  在原台州卫生学校校园的北高处,有一块古老而奇特的场地。数株百年以上树龄的樟树,根深叶茂,郁郁葱葱。八口深邃的水井,散布在两座砖木结构的二层楼的四周,可见当年这座楼房中的用水量非同寻常。其中,朝南的一座二层楼房依山而立,中间为门厅,两边各有三间楼房和一条楼梯。门厅的上方砖壁上镶嵌着“恩泽医局”四个正楷凹体汉字。这就是建造于100多年前的“恩泽医局”的主楼。主楼的一层楼时为各科的门诊部,二层楼为住院部。另外,在主楼的西南面,还有一座附属二层楼。这两座楼房,虽经百年风风雨雨,但仍比较完好地保存着。

  鸦片战争后,临海和全国一样,广大百姓缺医少药,一旦患病,主要靠中医中药和草药治疗。西医伴随着宗教传入中国,光绪六年至二十六年(1880-1900),英国传教士兼医生白明登与韩涌泉,先后分别在台州府城的炭行街(今紫阳街南段)和板巷口(今继光街北段)设点行医,开创了台州西医的先河。

  光绪二十七年(1901),白明登在城关望天台首创“恩泽医局”,收治病人。起初收治一些无家可归的患者,予以免费治疗,后来慢慢地收治一些愿意接受西医治疗的患者。

  民国二十二年(1933)7月30日,邑人陈省几购买了恩泽医局的产权,二十九年(1940)11月7日,更名为恩泽医院,成为当时临海规模最大的医院。时有职工50余人,其中医师5人、护士8人,设外科、内科、产妇科、调剂室、割症室、药械房、病理室等10个科室;普通病房50张,头等病床20张,特殊病床2张,并附设戒烟病房、医校,还有专职会计、文化教员、清洁工、花木工等。

  新中国成立以后,陈氏家族遵照陈省几的遗嘱,将医院的产权无偿献给人民政府。1952年6月,该院改建为省立台州医院疗养部。

  百年风雨沧桑,百年磨砺奋进。100多年来,从恩泽医局,到恩泽医院、省立台州医院,与民族同命运,与时代同前进。如今,台州医院已成为闻名省内外的三级甲等医院……

  耀明电灯公司旧址

  长期以来,人们常用的照明器具主要有油灯、灯笼、蜡烛、汽油灯……直至20世纪50年代,社会上还留传着一句对美好生活追求的口头禅:楼上楼下,电灯电话。

  这里说一下电灯,临海何时亮起电灯?这就要追溯到耀明电灯公司。

  当人们穿过西门街,走进后山路,来到一座爬着几根黑油油的何首乌藤的高达4米多的夯土墙外时,只见墙面上嵌着一扇紫褐色的古石窗,窗的下边无规则地砌着几块印有“耀明公司一九五○年”字样的砖块,表明1950年耀明公司曾特制一批砖块,对围墙和内墙进行了一次大的修复。围墙内的主要房屋坐北朝南,台门朝东,门的整个框架是用砖头砌成的。逢人推门进去,一只黑乎乎的铁门环在破旧的门板上总会发出轻轻的响声。这就是当年耀明电灯公司的旧址、临海电力的始发处。

  民国十六年(1927),临海城关五洲药房老板罗俊才、县督学方俊心、阜城过塘行老板雷鹿城、退职县长李且之等有识之士,向省建设厅申请办电厂,初名为华明电灯公司。翌年,定名为耀明电灯股份有限公司。这家公司原定集资500股,每股银圆100元。实际上,当时仅24人、245股、银圆2.45万元。租西门屈庄路(今后山路130号)陈小橘家楼房5间、约200平方米。同时,自建机房3间,计120平方米。从上海购进德国产立式65匹马力柴油机1台,配德国产45千伏安发电机1台,电器仪表1套,单相升压变压器1台,容量7.5千伏安。配置输电线约2公里,分布于现西门街、东门后街、紫阳街等处。当年8月开始发电,仅有16瓦灯500余盏,每夜发电5小时。当时,李且之为董事长、罗俊才为经理,配有工人18人。由于技术落后,管理不善,仅1929年至1930年,就亏款银圆1万余元。

  抗日战争期间,海运受阻,柴油昂贵,为摆脱困境,罗俊才、章永炎等18人决定,重组股东,改为承包经营,从而成为当时临海首家工业企业承包单位。承包以后,一切从简。他们利用括苍山的木炭资源,将柴油机改为木炭机,这样,承包的当年就扭亏为盈。后由于日寇侵扰,海运受阻等影响,该公司供电时断时续。临海解放初期,年发电量仅有2.4万度,高低压线路总长不到4公里,供电范围仅限于现西门街、东门后街、紫阳街的部分地段,照明电灯600余盏。1951年11月,耀明电灯公司转为公私合营临海电气公司。1953年1月,公私合营临海电厂成立。从此,临海的电力逐步发展壮大,除火力外,还有水力发电、风力发电。

  西门自记水位台

  最近,翻阅了《临海二千年自然灾情志》,通篇灾情,令人落泪。此志在《编者话》中指出:“临海地属亚热带季风区,夏秋高温干旱,又多台风暴雨,旱涝灾频繁,尤重水患。源于天台、仙居的始丰、永安两溪,汇于城西三江村,洪峰既阻于狭窄的庙龙江港口,又遇灵江潮水顶托,往往水满城郭,泛滥成灾。”因此,观察、记录、研究灵江、始丰溪、永安溪的水文资料,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

  这里说一说临海(西门)自记水位台的事。

  西门水位台,始建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6月,由前浙江省水利局设立。当时观测面处设在城东水云塘村灵江段上游400米处。民国二十二年3月,移至江下街轮埠,4月1日开始观测潮水位、降水量、潮流量和水的含沙量。民国二十四年后,因抗日战争爆发,观测中断。民国三十五年8月1日,在小南门中津浮桥(轮埠上游700米处)恢复观测。1956年1月1日起,观测断面处又迁移至小教场(中津浮桥上游800米处),并建立站房。1958年1月1日,观测断面处迁移到朝天门对出的灵江边(即今现址,西门小教场上游300米处),并建立了岛岸结合的自记水位台一座(高7.8米)、降水量观测场一处,负责观测潮水位、降水量、蒸发量、水温等水文监测项目。数十年来,临海(西门)水文站观测的水文资料,为地方的经济建设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科学基础数据,同时它所提供的及时准确的水雨情信息和洪水预报,也在各级地方政府的防汛抗旱工作中起到了很好的参谋作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西门自记水位台150米水域范围为水文保护区,在此范围内严禁取土、采石、挖沙、停靠船舶、倾倒废弃物等违法行为,以免影响正常的水文观测。

  临海机械厂老厂房与烟囱

  从远处望去,一座绿油油的青山与一家小有名气的国有企业紧密相伴。走近企业,映入眼帘的是绿树成荫、环境优美的厂区。这就是临海机械行业的创始者——临海机械厂,其前身就是创建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的利生铁工厂。

  俗话说,穷则思变。当时,正处在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时刻,时为海门恒利电灯公司工人的陈良法等人,为了养家糊口,就利用公司每天只发电五六个小时,白天停机工人休息的空隙,每人集资50元,买了一台旧的皮带传动的八尺车床,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办起了利生铁厂。工厂的业务以修理为主,兼营制造。后来,由于战乱等原因,曾辗转温岭、黄岩等地,惨淡经营,历尽沧桑,几度沉浮。1949年7月,陈良法带着一台车床,搬迁到临海城关。为了招揽生意,他选择了一家靠近轮船码头的南山旅社,在这家旅社内租了半间客房充作厂房,改名“利生(良记)铁工厂”,挂牌开业,以修理为主。

  全国解放以后,社会稳定,人民生活逐步提高。农业、工业也随之发展起来,其修理业务也逐步扩大,除修理轮船机件、碾米机、抽水机外,还修理汽车、织布机。1956年,利生铁工厂转为公私合营临海铁工厂。1959年10月,经温州行政公署批准(时临海属温州地区),改名为地方国营临海机械厂,厂址从育婴堂迁到现临海东郊六角井。

  50年艰苦创业,50年铸就辉煌。20世纪60年代,该厂生产的水轮机就进入国际贸易市场,开创了水轮机首次外销的记录。90年代,被机电部定点生产水轮机的专业厂、联合国国际小水电中心确认为国际小水电网成员、浙江省机械厅的重点企业和省级先进企业。

  “临海机械工业的摇篮”——这是对临海机械厂一句实事求是的评价。从这里派出的骨干,先后创办了临海农造厂、临海轻工机械厂、临海通用机械厂。同时,为保存企业发展史上的重要建筑物,经几任厂领导的呵护,至今,那里还保存着20世纪50年代建造的厂房和烟囱。那支高达30多米的烟囱,弥足珍贵,不仅镌雕着时代的口号——“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八个大字,而且,还是临海机械工业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回浦路上的红楼

  说到红字,一些老临海人就会想到临海城关回浦路上的红楼。

  红楼大约建于1959年,当时是由县政府出资,县建筑公司负责建造的。临海城里建砖木结构的三层楼极少,因此,建这座楼时质量要求特别高,别的三层楼是用一皮砖从底层打到顶的,而红楼的砖墙则是用一皮半砖砌的,因此,墙体非常坚固。

  说此楼涂红的事。当时,建筑公司在建造这座楼房前,曾组织有关人员赴杭州等地参观学习。有一次,在杭州火车站发现了一座红色大楼,无论从哪个角度去观赏,都使人感到这座大楼红光闪耀,别具一格,难以忘怀。因此,临海的红楼就参照杭州红楼的模式建造,后也是因其外貌是红色的,故人们称这座楼为红楼。

  当时,县级机关的房子非常紧张,特别是文化部门的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都挤在东湖的一座旧楼内,对外查阅和展览都有一定困难。县政府就决定将红楼拨给县文化部门,一楼给图书馆,二楼给文化馆,三楼给博物馆。1962年左右,这三馆先后从东湖搬至红楼。后来,又搬出红楼。文化大革命期间,这里还办过“红太阳展览”。

  一座清代的试院,一家百年医院的主楼,一家电力公司的旧址,一座灵江上的自记水位台,一座老厂房与烟囱,一座红光闪耀的文化大楼,都保留了浓浓的文化气息,是临海社会发展史中具有代表性的重要建筑。对这些建筑,我们不仅仅要去关注,而且要好好地呵护,让其在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浪潮下,仍占有一席之地。


分享到:
 相关新闻:
 
 微信公众号
  临海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临海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网站律师
临海市新闻网络中心主办 | 浙新办[2006]31号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6 | 浙ICP备06040867号 | 法律顾问:浙江全力律师事务所 李宏伟
临海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联系方式:电话:0576-89366753 电子邮箱:lhswg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