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您当前的位置 : 临海新闻网 >> 人文 >> 文学
字号:    [打印]

郭沫若的台州之行

作者:何达兴  来源:临海新闻网  时间:2022年05月20日

  1996年9月27日下午,我与时任台州市档案局副局长的张振才同志通电话,寻找有关郭沫若来台州的历史档案,他说:“我们馆里就存有一幅郭沫若写给台州地委的手迹,欢迎你来看!”

  郭沫若(1892—1978),字鼎堂,四川乐山人。中国现代杰出作家、诗人、剧作家、书法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历任全国文联主席、中国科学院院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是我国现代史上一位难得的百科全书式人物。

  当时得知后,我兴冲冲地跑到台州市档案馆,真的看到了郭沫若的手书,这幅手书书写在一张长138厘米、宽68厘米的宣纸上,从右到左,竖直行草,共11行,其内容是录于毛泽东同志1962年12月26日写的《七律冬云》。即:

  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

  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

  这首诗,占了八行。第九行的下半部分至第十行的内容为:“一九六四年夏,书为台州地委补壁”。第十一行,署上“郭沫若”三字,尔后,在名字下面盖上“郭沫若”印刻篆体红色印章。

  综观这幅手迹,我们不难看出郭老当时的心情极好,整幅行草洋洋洒洒,波涌起伏,气势磅礴,苍劲有力。

  当我全神贯注、如痴似醉地欣赏郭老手迹时,张振才说:“这幅郭沫若手迹,是1964年夏写的,如何送到市档案馆至今仍是一个谜。”原来1973年,他们在整理馆内档案时,发现一个角落里丢着一张卷成筒状的破草席,摊开后发现里边藏着一张折起来的字。展开才发现原来是郭沫若给台州地委的题词!谁也想不到湮没了14年之久的墨宝,竟藏在一张破草席里。于是,台州市档案局立即把这幅郭沫若手迹列入一号全案,3号目录,编入64年147卷,作为永久保存的史料。”

  当时听了张振才这番富有神奇色彩的叙述,顺着“一九六四年夏”的线索,我拜访了当年在台州行署行政科、公安处,临海县委办公室及天台县工作的朱崇虎、陈传攀、项汤林、徐子清、陈希镯、阮群胜等同志,寻找郭沫若留在台州天台、临海的足迹……

  1964年5月12日,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郭沫若从宁波来天台国清寺访问。在天台县委领导和国清寺寺僧的陪同下,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寺内弥勒殿、雨花殿、安养堂、大雄宝殿等建筑;观赏了国清寺第一任住持章安法师所植的隋梅;翻阅了藏经阁的大量藏书,欣赏了文物室陈列的珍贵历史文物……在清心亭,应副县长沈士美的要求,郭老欣然提笔,写下了一首五言绝句:

  塔古钟声寂,山高月上迟。

  隋梅私自笑,寻梦复何痴。

  诗中的“塔古”是指寺旁森森古木中的隋代古塔。“山高”是指寺周围八桂、灵禽、祥云、灵芝、映霞五峰耸崎。这两句描写国清寺的秀丽风光。后两句中的“笑”,从字面讲,是笑当时社会上一些老人,相信迷信,到寺内伽蓝殿中过夜,祈求能得一梦,去获知自己将来的福祸得失。但当时国家正处困难时期,趋于战备状态,郭老可能在诗的后两句中蕴藏着更深的含义。此诗四句二十字,无华丽的词藻,无深奥的典故,状景写意,平中显奇。

  这幅作品不仅诗好,法书更妙。在中国现代史上,有两位书法大师将北碑笔法和行草书结合得天衣无缝,一位是国民党元老、创立标准草书的于右任先生,另一位就是郭沫若。从这幅作品中,我们可以清楚看到郭老以北碑笔法驾驭行草的娴熟程度。书家的逸气在畅游后流露于纸面,去潇洒畅快之中。通过参差不齐、错落有致的线条,能够强烈感到作者那种诗人特有的激情。欣赏这幅作品,就如同去朗读他那篇《凤凰涅槃》新诗一般,让人激动不已,在艺术家的生命灵性贯穿下,书与诗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此作融佳景好诗妙书于一体,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墨宝,现珍藏于天台档案局。

  5月13日下午,郭沫若副委员长一行离开天台来到古城临海,下榻在原台州地委内部招待所(即原回浦路183号院子内)。这是一座坐北朝南的木结构二层楼,共五间。院子内石板铺地,绿树成荫,环境优美。屋前还有一口清冽且甘、久旱不涸的古井。院子的北边有一座坚实的围墙,使这个院子变得格外幽静、安全。当时,郭老就住在二楼东边房间,这个房间的设备极其简朴,一张床铺、一张办公桌,还有一张旧沙发,也是1962年从国清寺转过来的。栗裕、彭绍辉等将军来临海时,也住在这里。

  郭老得知临海历史悠久、风景秀丽,于是,第二天(5月14日)清晨,在有关人员的陪同下,来到地处北固山麓的东湖烈士墓,沿着石级慢慢而上,观看了烈士纪念碑的碑文。接着,他游览碧波荡漾的东湖,并对湖心亭提出了整修意见。

  郭老用过早餐后,信步来到楼下小会议室。这时,小会议室里已站了不少人,他们都想一睹这位副委员长的书法风采。

  磨墨,是写字的第一关。郭老对磨墨者要求极严,先顺磨,再倒磨,又顺磨……要磨得慢、磨得细、磨得稠和。听闻,当时替郭老磨墨的有陈传攀、陈希镯等同志。

  当时,有人提议,请郭老给“台州大众”报题写报名,郭老欣然动笔,写了几幅“台州大众”报名。写着,写着,在场的领导同志,见郭老手中的毛笔有些别扭,落笔、运笔不很自然,于是,就取来几支毛笔,让他选了一支。

  这时,郭老脸露笑容,请在场的台州地委书记周一萍,副书记陶振民,地委常委、副专员、公安处长于克家等同志,每人都报出自己的姓名,郭老根据各人名字的特点赋诗一首。

  郭老下江南前的3月31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编辑部发表了八评苏共中央的公开信——《无产阶级革命和赫鲁晓夫修正主义》一文。郭老针对当时国际、国内形势,写给周一萍书记的诗,就是巧妙地选用了“八评”中引用的两句古诗:“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这是两句唐诗,是赠给周一萍书记的,其实也是一句鼓励台州人民克服困难、走向胜利的箴言。在场的同志看到郭老文思敏捷、才华横溢,无不感到敬佩。

  接着,郭老给台州地委题写了毛泽东的《七律冬云》。

  5月14日上午,郭老挥毫题词后,就和在场的台州地委、行署领导依依握手话别。随后,由朱崇虎等同志陪同,途经黄岩县,并为黄岩九峰风景区写下了“九峰公园”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后驱车前往浙江著名风景区雁荡山。


分享到:
 相关新闻:
 
 微信公众号
  临海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临海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网站律师
临海市新闻网络中心主办 | 浙新办[2006]31号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6 | 浙ICP备06040867号 | 法律顾问:浙江全力律师事务所 李宏伟
临海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联系方式:电话:0576-89366753 电子邮箱:lhswg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