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您当前的位置 : 临海新闻网 >> 生活 >> 旅游
字号:    [打印]

尤溪山里的“麦鼓头”

作者:金晓欣  来源:临海新闻网  时间:2023年11月03日

  当风里有了桂花的气息,田野里的橘子和稻子渐次金黄,属于乡村的新一轮忙碌正式开启。在尤溪镇,人们在此时的吃食上有着心照不宣的默契——麦鼓头。新磨的小麦粉团包裹着应季的食材,不仅慰藉了辘辘饥肠,也让人们脸露今秋丰收的喜悦。

  “山海风味”尽在其中

  一只小小的麦鼓头,肚子里却是大有乾坤。肥瘦相间的肉臊、爽脆的咸菜、油滋滋的腊肉、鲜香的虾皮,再搭配一把现薅的小葱。寻常的农家食材,却将山与海的味道都囊括其中。

  要想做好一只麦鼓头,不止口味上要有“三鲜”,饼皮更要做到“三光”。

  舀两勺今年新磨的小麦粉,按比例依次加入适量的清水,经验丰富的农妇们以手成拳反复揉搓捶打,在时间和外力的催促下,小麦粉的形态不断固化。原本星星点点地沾在盆壁和手上的面糊团结地抱成一个整体。盆光、手光、面团光,所谓“三光”。经过力度考验的面团,韧劲十足,能将满兜兜的馅料牢牢裹住。

  扯出2两面团,用祖传的擀面棒来回抻压成双手大小的面饼。一勺、两勺、三勺,山里人总是客气得很,在面饼里将馅料压得实实的才依依不舍地封口。

  此时灶台也烧得微微冒热气,将鼓囊囊的麦鼓头放在铁锅上小火慢烙。不用刷油,只需简单地翻个面。饼皮开始出现金黄纹路,麦鼓头也如同吹气的气球,慢慢“鼓”了起来。满肚子的蒸汽再添最后一棒热度,将食材快速煨熟,不过几秒钟,鼓起的饼皮又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快速瘪下去。这就可以出锅了。

  在农忙时,上手简单,分量又足的麦鼓头是割稻人坐在田埂上最丰盛的午餐。刚出锅的麦鼓头,饼皮韧劲弹牙,一口下去还不一定能咬得断。牙齿微微用力,内里的“咸、鲜、香”瞬间缠绕舌尖。大家说说笑笑,大方地分享自家的手艺。伴着暖阳打来的秋风,带起稻浪荡漾,山野的快乐大到天地都知晓。

  一代代鼓出“百年传承”

  如今,这抹“山海风味”在城区也能吃到。金花嬢麦鼓头,是尤溪镇义城村里几代人熟悉的味道。在紫阳街319号,来往的游客们尝过这口“尤溪好味”之后,毫不吝啬地夸赞:“你们临海人是会吃的。”

  金花嬢家的麦鼓头好吃,故事也好听。追溯临海麦鼓头的起源,大约在清朝年间的尤溪镇岭脚金村(现义城村)。古时的岭脚金是客商们往来于临海、黄岩与温州之间唯一的官道。从前车马慢,因为生活而奔走在慢慢山路上,“餐否”“衣暖”是家人心头最大的牵挂。为了让远行的人吃得饱又吃得好,聪明的妇人就以面皮为口袋,将四季时蔬和家的味道都装进去。几只麦鼓头,足以让赶路人吃上四五天。

  后来,一位名叫黄大莲的母亲,将这门祖辈技艺传承发扬,并在1983年注册了专门售卖麦鼓头的营业执照,在村口支起了一个小摊。农忙时的村民、上学的孩子、赶路的客商以及游玩的外乡人,他们都曾守在铁锅前等待过一只热腾腾的麦鼓头。

  不久前,金花嬢麦鼓头被评选为首批“台州府城老字号”,受邀落户紫阳街。店长朱莲青也说不清自己到底是第几代传人了。她说,“跟着麦鼓头一起‘鼓’起来的还有我们一代代越来越好的生活,我就想着把这门手艺再传下去。

  一口就能咬出的乡愁

  “我还记得在外地工作时,吃到妈妈托人寄来的麦鼓头,那一口真的是热泪盈眶。”金世娇是土生土长的尤溪人,家乡的麦鼓头是她吃不厌的美食。在她的讲述中,我们能清晰地感知到麦鼓头在尤溪孩子心中不可撼动的地位:是家的味道,是具象的乡愁。

  在金世娇的印象里,家里的女性长辈个个都是做麦鼓头的好手。明明都是跟着奶奶学出来的手艺,但是各人做出来的味道都有自己的特色。

  如同食饼筒之于临海人民,麦鼓头也是家中聚餐时少不得要吃的。一家人围在一起,为了一餐饭食忙活着,热闹又温馨。美食入腹,眼前浮现的却是儿时在乡间野蛮生长的自由时光。有时也会想到那些熟悉长辈,想到他们躬身在一亩三分地里的背影,想到他们因为孩子长大而欣慰的笑脸,想到他们偶尔对着秋日的稻田慢悠悠吐出的烟圈。

  被时光推着长大,远方的故乡逐渐成为了被虚化的人生背景。再吃这口跋山涉水而来的麦鼓头,心里是说不出的而又沉甸甸的情感。

  “走到哪里,都忘不了家的味道。”金世娇说,吃着金花嬢麦鼓头,她好像又回到了老家的灶台前。


分享到:
 相关新闻:
 
 微信公众号
  临海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临海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网站律师
临海市新闻网络中心主办 | 浙新办[2006]31号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6 | 浙ICP备06040867号 | 法律顾问:浙江全力律师事务所 李宏伟
临海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联系方式:电话:0576-89366753 电子邮箱:lhswg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