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2024年1月9日 星期二
您当前的位置 : 临海新闻网 >> 人文 >> 历史风情
字号:    [打印]

台州俗重“正月十四”与“和头羹”

作者:陈学诚  来源:临海新闻网  时间:2024年02月29日

  临海古时属华胥国、瓯越地,域内丹邱仙迹众多,早在黄帝时期,灵江一带已出现超前文明,巾子山华胥洞是为代表之一,民众自古就有崇仙尊道思想。临海乃至台州“俗重正月十四”已有多种版本,笔者在民间走访中,对“正月十四”起源问题有新的感悟与见解,这里先从“和头羹”说起。

  “和头羹”源于敬神寓意在“和”

  “乐此桑麻俗最醇”,台州人正月十四吃“羹”早已成俗。“羮”因状如酒糟,临海城区人称“糟羮”;沿海片习俗羹成首供“灶龙火君”(灶神),故也称“灶羹”,然后一家人围在一起吃“和头羹”,意为“一家团聚和睦”。

  从吃“羹”意义上讲,“羹”由多种食物放在一起调熬成“和”的形态,含有“和”的寓意。

  “三礼”(《仪礼》《周礼》《礼记》)记载,古人把“太羹”“和羹”用作敬天地、敬祖先、祭神明,是首推珍馔,故又作“和头羹”,这里的“头”是“头等”“第一”的意思。

  从厨艺上讲,这种做法大都称“渗羹”,主要由米粉、川豆片、芥菜、肉末、冬笋等,其他食料由各人所好添加调和煮成,故也称“糊豆羹”。

  因遇“正月十四”迎财神、供财神之时,人们又俗称“发财羹”。

  临海人崇“和”,还表现在新婚第三日,主家请大小叔伯来家里吃一碗“和头羹”,取其“和”之意,希望新妩娘能融入新家庭过和睦幸福日子。因是三日吃羹,意味着娶亲日子过去,所以俗称“洗厨羹”。古代“和羹”喻宰辅之职,用以比喻大臣辅助君主综理国政,所以新婚第三日请叔伯吃“和头羹”,也带有辅助小夫妻建家立业、过幸福生活之意。

  民间最早写“和头羹”是南宋台州诗人舒岳祥《阆风集》卷六《正月十四日小园偶坐》诗:

  天地元从雪后新,开帘闲坐看回春。

  谢公梦觉池生草,杜老羹成涧有芹。

  正是泰和嘉气象,好调寒暖养精神。

  花前不着多忧客,百舌何妨报事频。

  可见正月十四与羹,早在南宋之前已形成风俗。

  俗重正月十四源于纪念伏羲

  伏羲为三皇之首,亦为五帝之青帝,为春之神及百花之神,即太昊,司掌东方、春天。创造了太极八卦、文字,教民结绳作网,捕鱼猎兽,创制琴瑟,婚姻嫁娶以俪皮为礼,尝百药而制九针,发现了火的利用,创造了龙图腾。神话传说伏羲与女娲创造了人类,故我们都是华胥氏后裔,华夏龙之传人。民俗的传承不是单纯纵向线状流传的,有时也有横向空间扩展。

  与伏羲有关的理由与踪迹:

  一是临海巾山有华胥洞和皇华真人(华胥之子伏羲)升仙故事。神仙之国——“古华胥国”确实令人神往。

  《台州外书·遗闻》云:“华胥洞在巾子山两峰交界山腰”。巾子山华胥洞今尚在,传为华胥子隐居遗迹,洞口有“华胥洞”摩崖石刻。《嘉定赤城志·山水门》载:“金鸡石在皇华亭下,濒江根,有两足,巨潮冲突不动,即皇华真人上升处。”民间有皇华道人升仙,帢帻巾掉落山上的传说。

  据临海文庙陈良玫老师说:皇华真人升仙的故事,原来项士元先生有《杂记》记之,她看过的印象是:古时有一正月十四子夜,巾山脚下的民众忽然听到有鹤叫声,又有华胥道人的声音,人们觉得好奇,便纷纷提灯出来看个究竟,只见天空一片祥云,华胥道人乘鹤上天。有的民众急忙打起铜锣呼喊:“皇华道人回来!皇华道人回来!”

  皇华真人戴着帢帻巾在空中回头一看,“帢帻巾”掉落山上,后人称此山为“巾子山”。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皇华真人升仙的日子,在“帢帻巾”掉落的地方刻“遗巾处”,金鸡岩头建立“皇华亭”,还在每年正月十四夜举行盛大的纪念活动,金鸡岩传为仙迹而成为风水宝地。民谣:

  上咕咚,

  下咕咚。

  西湖岩头洗马桶,

  金鸡岩背沐春风。

  后经几千年历史演变,形成了以临海为中心的“正月十四”民俗活动圈。

  二是台州一带,远古时属“华胥国”。临海历史悠久,在涌泉凤凰山麓灵江流沙中发现了人类头盖骨化石,据专家考证表明在距今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已有人类在灵江两岸繁衍生息,到数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的活动范围已拓展到临海境域各个地区。临海域内20多个地点,发现了数千年前的新石器文化遗存,其中小芝峙山头遗址距今达7000年以上。据《民国临海县志·纪遗》记载,“华胥国,《列子》载:黄帝游于华胥氏之国,在弇[yǎn]州之西,台州之北,不知离中国几千万里,盖非舟车足力之所及,神游而已。”“张湛注云:‘不必便有此国’(国,应释义为“地方、地域”),且引《淮南子语》,以为正西曰弇州,西北曰台州。”但弇州的临海、天台、黄岩、仙居等地却有黄帝神话传说。说不定弇州(今江苏太仓)、台州这一广阔地域还真是黄帝时代传说的“华胥氏之国”。

  三是临海及周边县市有伏羲同年代神话人物的踪迹。古籍多处记载了黄帝与台州的故事:唐代王瑾《广黄帝本行记》有黄帝“藏丹经于委羽山,最后息驾反真,乘龙升天为太一君”等记载。宋陈耆卿《嘉定赤城志》,何奏簧《民国临海志》载:“龙符山在县东一百七十一里海中,本名覆釜。”按《舆地志》云:“章安县东五十里海际有覆釜山。”《太平御览》卷四十引《郡国志》及《临海记》《寰宇记》云:“东海有山,形似覆釜。”《吴越春秋》云:“吾得覆釜书,除天下之灾”桃渚镇晚稻岙村有山确似“覆釜”的山,与记载的“章安县东五十里”比较相符。“唐天宝六年遂改现在名。山有巨迹,相传‘夸父逐日’所践云”。夸父就是不少文献中与黄帝并称的炎帝。《史记·晋语四》称:“昔少典娶于有蛟氏,生黄帝、炎帝。”《临海记·东刊山》载:“山极高远,盖禹随山刊木,因以为名。”

  四是伏羲诞辰日是正月十四。伏羲母亲是华胥,燧人氏是伏羲氏与女娲氏之父,生伏羲于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市),定都在陈(今河南淮阳,即后来的颍川郡),燧皇陵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境内。甘肃天水一带称伏羲为“人宗爷”,伏羲庙有塑像,每“正月十四”都要举行祭祀活动。

  五是华胥国神话人物活动踪迹与台州正月十四活动圈相符。华胥、伏羲、夸父、轩辕黄帝、夏帝等在台州一带活动史迹地方志记载得较丰富,巾子山华胥洞应该是活动的中心位置。民国《临海县志·纪遗》载,临海属会稽东部。陆长倩《题广轩》诗云:为是会稽东部国,不教更号小蓬莱。

  孙绰《天台山赋》:“天台者,盖山岳之神秀也,涉海则有方丈蓬莱。”“仍羽人于丹丘,寻不死之福庭。”李清照来台州的诗句为“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等。可见方丈、蓬莱地在台州海边。临海还有瀛峙、小瀛洲、大瀛洲,清代台州知府刘璈立的“大瀛洲”碑还在桃花岛(江南灵江边)。据《嘉定赤城志》记载,“丹丘”一词在台州最早记载是东汉时赵炳在章安丹丘山练丹的地方。此文献记载的高道高僧近100人。从以上这些文稿记载可发现,临海海岸一带历史上曾称为海上仙岛,乃蓬莱、瀛洲之地。

  六是台州历史上二次人类大迁入,带来了中原文化与土著文化的碰撞融合。首先是西晋永嘉五年的“永嘉之乱”;其次是北宋末年的“靖康之变”。这二次战乱的人员迁入,直接影响到临海的人口构成与文化的交错融合。八王混战,长达16年,造成中国由此进入大分裂时代,胡人势力壮大,逐步进入中原。至“永嘉之乱”时期,有大量中原人口迁入台州各地。历史上来到台州的文化名人有三国时的屈晃,晋代的孙绰、谢灵运,唐代的顾况、骆宾王、郑虔等。

  北宋末南宋初,“靖康之变”又给临海带来了第二次人口大迁入,康王赵构逃到临海章安,南宋宗室、官员及家族有许多迁入台州府城。南宋定行都于临安(今杭州),台州称为“辅郡”,有“文化之邦”“东南小邹鲁”之美誉。

  台州人口各大姓氏始祖及历史文化名人有大批来自伏羲定都所在河内,作为有古华胥洞、仙人座、金鸡石、遗巾处、皇华亭遗迹和“正月十四”皇华真人飞升故事的台州府城,以正月十四纪念“人宗爷”——伏羲的民俗极有可能。

  “和头羹”取“和”之意,从敬天地、敬神明,演变为民间婚俗、元宵节日之佳馔合乎府城之民意。民俗文化在历史长河中会形成纵向的、横向的交融,累积沉淀随俗为变。形式上在传承中变异,变异中传承;时间上具有民俗的约法性而保存下来,形成当今传统的、程式化的台州府城“正月十四”文化现象。


分享到:
 相关新闻:
 
 微信公众号
  临海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临海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网站律师
临海市新闻网络中心主办 | 浙新办[2006]31号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6 | 浙ICP备06040867号 | 法律顾问:浙江全力律师事务所 李宏伟
临海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联系方式:电话:0576-89366753 电子邮箱:lhswg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