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在《百忧集行》里回忆说,儿时老家的院子里有两棵枣树,到了秋天,果实就挂满枝头,嘴馋正长身体的他,哪经得住诱惑,于是动不动就爬树摘鲜枣吃。巧的是,50多岁的杜甫携家带口,漂泊到四川夔州的时候,在他居住的草堂门前,也有两棵枣树。枣树高大,到了八九月间,绿叶丛中就结满了红彤彤的鲜枣。那时候,杜甫家的西边住着一位无儿无女的老妇人,老伴故去多年,因为经常饿肚子,她偶尔会到杜甫家门前打枣来充饥。杜甫看到后从不干涉,有时还会帮着打几下,所得自然都归老妇人。
后来,杜甫将草堂让给一位姓吴的远房亲戚,一家人搬至十几里外的东屯。这位吴姓亲戚倒也不含糊,搬来草堂的第一件事,就是在枣树的周边插上了篱笆,虽未明说,其实就是防着邻居尤其是老妇人前来打枣。待到枣子成熟的季节,老妇人因此少了一个可充饥的食物来源,又气又恼,拄着拐棍,走了十几里山路,来找老邻居杜甫诉苦。杜甫听完之后,好言宽慰,并给了些食物,还专门为这事给他的吴姓亲戚写了封诗信。这就是为后人所熟知的《又呈吴郎》:“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杜甫在信中说:我以前住在那边草堂的时候,附近邻居,包括西边的那个老阿婆,都经常过来打枣,我从来不管。那阿婆,她就是一无儿无女的寡妇,一个可怜人,没啥经济来源,经常吃不上饭,要不是肚子饿得难受,她怎会做这种招人耻笑的事情呢?你在院子里插篱笆这事,或许是为了防止陌生人的骚扰,我能理解,但说实话,这多少显得有些较真和防备了,枣子又值几个钱呢?这些年,战乱加上苛捐杂税,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但相比那些经常饿肚子的人,我们的生活条件多少还是要好一点,所以碰到身边有困难的人,咱们能帮一把是一把吧!就算帮不上啥,有些事也不必过于较真,您说呢?
杜甫的这封书信到了吴郎手里之后,他作何反应,有没有听从杜甫的劝告,史书并没有记载,我们也无从得知。但有一点可以确定,杜甫作为老妇人曾经的邻居,他尽力了,他践行了信中所说的“能帮一把是一把”的做人原则。
有人自己淋过雨,所以总想替别人撑把伞。杜甫这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和底层人民生活在一起,因此,他深知乱世中百姓的艰难与悲惨,更饱尝饥饿的滋味,他有一个孩子就是在“安史之乱”中因为饥饿导致营养不良而不幸夭折的。甚至于在四川的好些年,饿肚子依然是常态。“入门依旧四壁空,老妻睹我颜色同。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这几行记录在《百忧集行》里的诗句,用写实的笔法描述了杜甫栖居成都草堂时家徒四壁、小儿因为饥饿而啼哭不止的惨状。但就算是自顾不暇,他还念念不忘要“帮人一把”。
这个世界破破烂烂,却总有人在缝缝补补,杜甫或许就是那个纵使自己的生活过得千疮百孔,却依然想着为他人缝缝补补的“傻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