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文物局批复《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在这最新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中,台州府城墙作为“中国明清城墙”联合申遗城市之一,继续成功入选,再次拿到“入场券”。
风雨千百年:任尔东西南北风
台州府城墙,又称江南长城。始筑于东晋,扩建于唐朝,定型于宋朝,完善于明清,是北方明长城的“师范”和“蓝本”。构造之独特,形制之规范,保存之完好,为全国罕见。
台州府城墙全长6286米,现存4730米。东起揽胜门,沿北固山山脊逶迤至烟霞阁,于山岩陡峭间直抵靖越门,面朝灵江,延伸至巾山西麓,有瓮城、马面、城门、好汉坡、双层空心敌台、望天台、城隍庙、烟霞阁等景点。
马面是指城墙突出部分的半弧敌台,台州府城墙马面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一半弧形一半方形。历史上灵江泛滥,冲击城墙,马面设计成弧形正是为了减缓水流的冲击力。这也是台州府城墙独有的一个建筑构造形态,被“万里长城第一人”罗哲文先生赞誉“可称得上是一个伟大的创造,全国罕见”。
在文旅融合发展的当下,以台州府城墙为核心,连同一山四塔-巾山塔群、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紫阳街、台州园林之首-东湖等景点构成了台州府城文化旅游区。
朝代更迭,岁月变迁,台州府城墙一砖一瓦凝集的历史气息未变,古城里的人间烟火味依旧。触摸台州府城墙,便能感受古城墙“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千年笃定。
多年申遗“长跑”,再次拿到“入场券”
2001年,台州府城墙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由台州府城墙等组成的“中国明清城墙”首次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25年是台州府城墙申遗“长跑”的第十三年,“台州府城墙”再次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台州府城墙是台州府城珍贵的文化载体,是中国为数不多、保存较为完整的府城城墙,对于研究古代中国城市建设、军事历史、防洪设施、建筑艺术和传统文化等具有重要价值。
从台州府城墙兴善门南眺,千百年来,四季更替,滚滚灵江水绕城而过;北望紫阳古街,古城肌理一览无余。近处,古城之中“一山有四塔,一城藏八寺”,人文古迹汇聚。远处,山海相依,人水相亲,景城交融,古今交汇。
按照《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规定,列入《预备名单》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先决条件,这意味着“台州府城墙”离申遗成功又近了一步。
近年来,随着旅游潮的愈加火热,台州府城墙也被越来越多的游客喜爱,不少游客被其磅礴、壮观、古老的一面深深震撼。
参观台州府城墙大多选择从揽胜门上,这里也是江南长城游览经典路线的起始点,入口牌坊上刻着“雄镇东南”四个大字,如巨人般气势雄壮,爬过198级台阶的好汉坡,便可参观顾景楼。
百步峻是整座江南长城地势最为陡峭的一段,相传唐朝时尉迟将军来此修筑城墙,修到此处由于地势过于陡峭而数次被毁。某日清晨,有梅花鹿沿山脊奔跑留下脚印。于是,他便下令沿脚印修建,竟然真的成功了,“百步峻”由此得名。此后,临海也被称为“鹿城”。
经过百步峻到达最高点白云楼,可俯瞰台州府城的美景。一路游览,打卡城隍庙内的千年古樟树、望天台、烟霞阁等众多特色景点,沉浸式感受古城岁月的留痕。
城隍庙始建于唐朝,掩映在墙下林间,很是幽静。庙内有一棵1400多岁的古樟树,隋朝时种下,上世纪70年代遭受雷击,树干仅剩下一小半。当时,不少人都以为古树不会再重生,但它却奋力生长,直至今日枝繁叶茂,绿荫参天,被誉为“树中之冠、古城一宝”。
江南长城现共有8座双层空心敌台。双层空心敌台是明将戚继光镇守台州府时所创立的,共有两层,兼具士兵瞭望和储备修整功能。戚继光离开台州府后,把这一建筑应用到北方明长城,开启了北方明长城大规模修筑敌台的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