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杨梅迎来成熟季。今年,白水洋杨梅产量攀升,品质实现飞跃。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市民可品尝到鲜甜可口的本地杨梅。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白水洋镇上游村的海慧家庭农场,只见郁郁葱葱的杨梅树铺满山岗,红彤彤的杨梅挂满枝头,色泽诱人。果农手持竹篮穿梭林间,忙着采摘。一旁,刚摘下的杨梅被迅速包装好。不少外地客商专程赶来抢购。
“今年杨梅果子比往年大,产量预计达1.25万公斤左右。”该农场负责人罗昌海介绍,农场内种植的杨梅以东魁杨梅为主。今年杨梅的产量和品质均超越去年,最大单果重量达40多克,个头比乒乓球还大一圈。
罗昌海自2022年引入大棚栽培技术,是上游村首批种植大棚杨梅的果农之一,目前种植规模达16亩。大棚内,智慧控温控湿系统与自动滴灌系统协同作业,精准模拟杨梅生长的最佳环境,既降低肉葱病发病率,又大幅提升果树坐果率。
罗昌海说,近几年来,他不断优化种植技术,在反复实践中摸索更科学的果树管理方法,着力提升杨梅品质。为汲取先进经验,他曾多次去金华兰溪、丽水青田等地学习,将外地的种植良方与自家果园实际相结合。如今,这份坚持终有回报。“今年来买杨梅的客户反馈都很不错,果子的甜度、个头都得到了认可。”看着树上颗颗饱满圆润的杨梅,罗昌海脸上难掩喜悦之情。
位于白水洋镇灵溪村的果语农场也是一番忙碌的景象。农场负责人林科丹介绍,该农场种植的500株露天杨梅已进入采摘期,今年首批成熟的杨梅单果克重达35至40克,较去年同期明显增大。随着采摘工作全面展开,预计整体产量将比去年增长10%左右。
据悉,白水洋镇是全国最早开展杨梅统防统治的乡镇,曾获“浙江省杨梅特色农业强镇”称号,全镇杨梅种植面积达5万余亩。近年来,该镇党委坚持“红色引领绿色发展”理念,通过建立党员示范岗、组建技术帮扶队等方式,持续优化“科技链”,有力推动白水洋杨梅品质和产值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