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您当前的位置 : 临海新闻网 >> 生活 >> 健康
字号:    [打印]

如何健康吃柿子

作者:市一医院消化内科 燕 飞  来源:临海新闻网  时间:2025年11月07日

  在金秋时节,漫步于街头巷尾,总能看到色泽诱人的柿子挂满摊位。为什么柿子总是在秋天上市呢?这和它独特的生长特性以及与人体需求的契合度密切相关。

  秋季吃柿子的益处

  润肺清燥:秋季气候干燥,空气湿度降低,许多人会感觉嗓子干痒、发紧,时不时咳嗽几声。柿子中含有丰富的水分和多种生物活性成分,食用柿子后,其汁液能在咽喉部位形成一层滋润的保护膜,缓解咽喉的干燥不适,对减轻秋燥带来的种种症状很有帮助。

  帮助通便:现代生活中,由于饮食结构的改变和运动量的减少,便秘问题困扰着不少人。柿子中富含膳食纤维,这种膳食纤维就像肠道里的“清道夫”。它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却能在肠道内吸收大量水分,使粪便变得松软,同时促进肠道蠕动,增加排便次数。

  补充能量:经过体力劳动或者剧烈运动后,人体消耗了大量的能量,需要及时补充以恢复体力。柿子含糖量较高,其中包含葡萄糖、果糖等单糖以及蔗糖等双糖。这些糖分能够快速被人体吸收进入血液,迅速提升血糖水平,为身体提供能量。

  对心血管有益:心血管健康是人们关注的重点。柿子中含有丰富的多酚类物质,如黄酮类化合物、花青素等,这些多酚类物质具有强大的抗氧化作用,能够清除体内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从而保护血管的健康。此外,柿子中的钾元素含量也相当可观。钾元素在维持心脏正常节律、调节血压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能够促进钠的排出,降低血管内的压力,有助于控制血压,对心血管系统起到全方位的保护作用。

  美容养肤:对于爱美的女性朋友来说,柿子的美容养肤功效也不容小觑。维生素C是一种重要的抗氧化剂,柿子中富含维生素C。它能够抑制黑色素的形成,减少皮肤暗沉和色斑的产生,使皮肤更加白皙光滑。同时,维生素C还能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增强皮肤的弹性和光泽。在秋天适量吃点柿子,无疑是为肌肤注入了一份天然的滋养。

  柿子全身都是宝

  中医理论源远流长,对柿子的药用价值有着深入的研究。中医认为,柿子味甘、涩,性寒,归心、肺、大肠经,具有清热润肺、生津止渴、健脾益胃等多种功效。

  鲜柿子:鲜柿子本身就具有清热润肺、生津止渴的功效。在秋季,由于气候干燥,很多人容易出现秋燥症状,如干咳、咽喉干痒等。适量食用鲜柿子,其清凉的性质和丰富的汁液能够滋润肺部,缓解呼吸道的不适,起到很好的润肺止咳作用。

  柿饼:柿饼是由鲜柿子经过加工制作而成。在加工过程中,既保留了柿子的大部分营养成分,又减少了涩味,口感更加醇厚。中医认为柿饼味甘、性平,具有润肺化痰、健脾涩肠、止血等功效。对于燥咳吐痰、脾虚食少、腹泻、便血等症状,柿饼都能发挥一定的治疗作用。例如,对于一些慢性咳嗽患者,在秋季食用柿饼可以起到润肺化痰的效果,减轻咳嗽症状;对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的人,适量食用柿饼有助于健脾开胃,增加食欲。

  柿霜:柿霜是柿饼表面所结的白色霜状物,它其实是柿子在制作过程中析出的糖分和水分结晶而成。柿霜味甘,性凉,具有清热生津、润肺止咳的功效。《本草纲目》中记载:“柿霜乃其津液,生津化痰,清上焦心肺之热,治咽喉口舌疮痛。”这充分说明了柿霜的药用价值。当出现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等症状时,取适量柿霜含化或者用开水冲服,能够起到清热泻火、缓解疼痛的作用。

  柿蒂:柿蒂虽然常常被人们丢弃,但它其实是一味良药。柿蒂性平,味苦、涩,归胃经,具有降逆下气的功效。在中医治疗中,柿蒂是治疗呃逆(俗称打嗝)的要药。呃逆是由于胃气上逆动膈所致,柿蒂能够调节胃气的升降,使上逆的胃气恢复正常,从而缓解呃逆症状。无论是因饮食不当、情志失调还是其他原因引起的呃逆,柿蒂都能发挥一定的治疗作用。

  柿叶:柿叶也可入药,具有独特的药用价值。取嫩柿叶用开水泡后代茶饮,能够起到软化血管、降低血压、防止动脉硬化的作用。这是因为柿叶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如黄酮类化合物、三萜类化合物等,这些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调节血脂等作用,能够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同时,柿叶茶还能清热健胃、助消化,对于改善胃肠道功能有一定的帮助。

  柿子的食疗禁忌

  空腹吃柿子:空腹时,胃里没有食物来中和胃酸,此时胃酸浓度较高。而柿子中含有一定量的鞣酸,在酸性环境下,鞣酸的活性增强,会与胃内的胃蛋白酶等物质快速结合,形成不溶于水的“胃柿石”。这些块状物轻则会引起胃胀、胃痛、恶心等不适症状,重则可能堵塞胃幽门,导致胃出血、胃溃疡等严重后果。特别是肠胃功能较弱的老人、小孩,以及有胃病的人群,他们的胃黏膜相对脆弱,空腹吃柿子的风险更高。因此,建议饭后1小时再吃柿子,且每次食用量不超过1个(约150g)。

  与高蛋白或者寒性食物同吃:柿子本身性寒,如果再与寒性食物同食,就会寒上加寒,加重对胃部的刺激,引起胃部不适。同时,柿子中含有大量的鞣酸,当与牛奶、鸡蛋、海鲜等高蛋白食物相遇时,鞣酸会与蛋白质结合形成不易消化的复合物。这种复合物不仅会影响蛋白质的消化吸收,降低食物的营养价值,还可能引起胃肠道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腹胀及腹泻等。所以,吃柿子前后2小时应避开高蛋白食物。

  连皮吃或者啃未熟的柿子:柿子果皮中单宁含量是果肉的10倍之多。未成熟的青柿中,单宁含量更是超高。如果吃柿子皮或者吃未成熟的青柿,大量的单宁进入胃中,会与胃酸和蛋白质结合,生成“胃柿石”的风险大大增加,从而引发胃肠不适。因此,一定要去皮吃全熟的软柿子。如果喜欢硬柿,也可以通过脱涩技术处理后再食用。比如,软柿常用熏蒸、混果或乙烯利法,硬柿多采用温水、石灰水或二氧化碳法进行脱涩。

  糖尿病患者贪食:柿子的升糖指数GI=37,并不算高,但是它的含糖量较高,每百克柿子中含有约18克的糖分,主要是双糖和单糖。这些糖分容易被人体快速吸收,使血糖水平迅速上升,影响血糖控制。因此,糖尿病患者食用柿子需要格外谨慎。建议每次食用量不超过100克至200克,避免摄入过多糖分。同时,食用柿子应计入每日总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中,以确保血糖控制在目标范围内。推荐在两餐之间或运动后食用,此时血糖水平相对较低,有助于减少血糖波动。避免在餐后立即食用,以免加重胰岛负担。

  柿子作为秋天的特色水果,不仅美味可口,还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然而,在享受柿子带来的健康益处时,我们也要了解其食疗禁忌,合理食用。只有这样,才能让柿子真正成为我们秋季养生的好帮手。


分享到:
 相关新闻:
 
 微信公众号
  临海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临海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网站律师
临海市新闻网络中心主办 | 浙新办[2006]31号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90050 | 浙ICP备06040867号
临海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联系方式:电话:0576-89366753 电子邮箱:lhswg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