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您当前的位置 : 临海新闻网 >> 人文 >> 文体
字号:    [打印]

香包寄深情

作者:徐成龙  来源:临海新闻网  时间:2020年06月11日

微信图片_20200611091050

  同事送来两只香包,让我惊喜,欣然接过香包,不由得闻了闻,一股熟悉的香味直抵心底。久久地凝望,香包一红一黄,小巧玲珑,锦缎刺绣,图案栩栩,仿佛两个典雅的古代美女,内慧外秀,穿过历史的隧道,款款向我走来。

  香包,久违的香包,又来到了我的身边。眼前的香包,缀着红丝带,在风中轻轻飘荡,散发出阵阵的幽香,熏醉了我,思绪不由自主地荡漾开来。

  记得小时候,在家乡,到了端午节,家家户户的女人都会穿针引线,精心缝制香包,然后虔诚地将香包戴在孩子的胸前。孩子们佩戴着长辈做的五花八门的香包,高兴得东奔西跑,乐颠颠地互相比美。

  母亲心灵手巧,是缝制香包的高手,拿出绸布、五彩丝线、棉絮等材质,用绣花针绣上各种图案,内装雄黄、熏草、艾叶等芳香型中草药,色彩绚丽,形状奇异,有菱角形,有金锁形,有心字形。摸一摸,绵软光滑;闻一闻,芳香浓烈;看一看,赏心悦目。拴根红丝带,挂在我的脖子,我就外出向小伙伴炫耀去了。

  香包又叫香囊,也叫馨香,是古代汉族劳动妇女创造的一种民间刺绣工艺,以男耕女织为标志的古代汉族文化的产物,有着悠久的历史,可追溯到战国时期。古代由于科学不发达,缺医少药,人们就把具有杀菌作用的雄黄、艾草、菖蒲研成粉末,用布包起来戴在胸前,驱散夏天病菌的侵扰,这就是香包的起源。屈原《离骚》中曰:“椒专佞以慢慆兮,樧又欲充夫佩帏。”佩帏即香包。《礼记·内则》记载:“男女未冠笄者,鸡初鸣,咸盥漱,栉縰,拂髦,总角,衿缨,皆佩容臭,昧爽而朝,问何食饮矣。”容臭亦香包也。

  唐朝诗人崔澹在《赠美人》一诗中写道:“怪得轻风送异香,娉婷仙子曳霓裳。”说的是唐代仕女佩戴香包的情景,婉约美丽,楚楚动人。骆宾王在《咏美人在天津桥》中云:“美女出东邻,容与上天津。整衣香满路,移步袜生尘。”一位窈窕淑女,轻快地走着,不时抖动着衣衫,洒下一路的芳香。“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秦观把情感的暧昧写得入木三分,古人的表白是那么的文艺。我们可以想像,闺阁里的美女子,认真地缝制香包,举手投足、眉目传情,风姿绰约,情意悱恻。香包一旦走进诗词歌赋,便生动曼妙起来,成为文化的标配。香包在民间经久不衰,历久弥新,虽不耀眼,却温暖人心。

  佩戴香包,为的是提神、驱虫、辟邪,保佑孩子健康平安、长命百岁,是对美好生活的憧憬。祛邪祈福,是香包文化的永恒主题。香包一针一线,严丝合缝,布局精巧,寄托着千丝万缕的情意,送给亲朋好友,无限的牵挂和希冀绵延流长。

  时代在变迁,香包的功能也在扩大,赋予不同的涵义,尤其体现在男女爱情上。香包是传情达意的信物,因其所绣的不同形象而意蕴丰富。香包心形的最多,一个香包就是一颗心,暗香浮动,情意缱绻。在悠悠岁月中,几乎每个风花雪月、才子佳人的故事里,都有香包的影子,见证无数的欢乐和悲伤,充满了神圣和神秘。

  《红楼梦》里,林黛玉曾为贾宝玉精心绣制过香包,将自己的一腔痴情倾注,把少女难以启齿的情愫凝结在香包上,只愿君心似我心,不负香包情。有一回,写林黛玉误会贾宝玉把她送他的香包送了人,赌气地把还没做完的另一个香包剪了。可见,香包小小,情意绵绵,林黛玉是多么的在意和看重。“红绶带,锦香囊,为表花前意,殷勤赠玉郎。”这是男女情事的浪漫描写,更是情感的细腻表达。这种带着远古气息的生活呈现,有了香包的元素,真心永驻,让人说不出来的欣喜。

  两千多年时光的流泻,香包从外形、材料到内在的寓意、象征,无不丰富多彩。在端午节的习俗中,最富于美感和温馨的,自然是制作和佩戴香包了。

  香包带着乡土气息,越千年而不变,浓缩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不仅是单纯的驱虫、避瘟、防疫的赠品,还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饱含着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美德。


分享到:
 相关新闻:
 
 微信公众号
  临海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临海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网站律师
临海市新闻网络中心主办 | 浙新办[2006]31号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6 | 浙ICP备06040867号 | 法律顾问:浙江全力律师事务所 李宏伟
临海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联系方式:电话:0576-89366753 电子邮箱:lhswg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