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您当前的位置 : 临海新闻网 >> 人文 >> 教育
字号:    [打印]

对传统村落改造为乡村度假综合体的思考——以江南街道岙底罗村为例

作者:徐佳佳 陈文凑  来源:临海新闻网  时间:2020年09月01日

  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传统村落迎来了一个提升发展的战略契机。临海历史悠久,山清水秀,传统村落资源丰富。截至2020年6月,我市一共有国家级传统村落18个、省级传统村落15个。每个传统村落都各有特色,是很好的乡村旅游开发资源。如何通过整体化改造与度假化利用,将传统村落打造成为高品质的乡村旅游度假综合体,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课题。笔者以江南街道国家级传统村落岙底罗村为例,进行了相关调研思考。

  一、乡村度假综合体开发的意义。

  城市的拥挤喧嚣、环境的不断恶化,人们迫切渴望逃离人造空间,到丛林山谷、自然乡野。因此,深处交通不便、偏僻原生态的乡村逐渐成为人们的出游热门之地,也催生了乡居度假旅游产品的开发。高端化的度假乡居,创新和优化旅游产品结构,让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转型,为高端小众提供更具品质的旅游生活。这种模式,更加符合小众旅游的对于多样化品质化需求,是当前一段时期旅游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

  二、岙底罗传统村落的特色优势和劣势。

  (一)村落生态优良。岙底罗村环境幽静,村庄海拔80米,四面环山,东有殿前岗、南有大天门山、西南有杨梅岗、西与北有大平头山环抱,海拔均在500米以上,从山顶俯视,村在岙底,形如大箩(一种四周高中间低的器具),与市区仅30分钟车程,路况良好,最重要的是原生态的乡村味道浓郁。这种天然的、保存良好的乡土气息恰恰是度假乡居模式开发的重要前提。

  (二)房屋空置率高。部分房屋空置是度假乡居模式开发的重要条件。闲置的农宅减少了项目前期的工作难度,容易进行资产流转,并易于对房屋进行改造升级。岙底罗村民在市区香年新村内新建村民住房,因此房屋基本空置并且保存完好。

  (三)建筑风貌良好。岙底罗村整体保持了清至民国时期的建筑风貌,全部传统建筑占全村建筑面积的百分之八十以上,由于种种原因,老屋倒塌严重,至今保存比较好的还有八座传统建筑:外透、下倒地、桥头、下卢、新屋里、后透、李景庆故居、大透里、李氏宗祠等。建筑多为两层,最主要的建筑特点是就地取材,采用当地山中开采的条石作为原材料。有的直接以溪坑里的天然石头用作墙壁,远远看去,石壁墙中如同嵌着鹅卵石,很是美观。许多老屋两层均为石头屋,少数第二层为青砖。四合院为穿斗式木结构,由立柱、木架梁枋组成,构架采用榫卯、斗拱,木板构隔,用材以杉木为主,兼柏木、松木、梓木等,覆以瓦片,楼上间构谷栅、踏木楼板,均为硬山顶、二披檐,磉子均为素面,窗以石窗为主,有的屋巉头饰以图案。

  但整体化改造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村集体资金匮乏与传统村落整体改造费用缺口较大,政府补助的项目资金有限,后期还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进行基础设施的提升改造和旅游景观开发;二是该村和我市也没有相关民宿整体开发成功的经验,仅凭该村现有的管理人员、资金和技术,不能指导岙底罗村的开发、营运和管理;三是村民对开发是否成功持怀疑态度不愿搬迁,导致民房回收较困难。

  三、岙底罗传统村落综合改造的对策思路。

  整体思路是根据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制定的“一轴一带一心六区”功能来进行保护与开发。

  (一)路径选择上整体化与多元化结合。一是村集体统一整合开发。村集体通过自筹资金的形式,将闲置农宅集中流转,将村里闲置的农宅流转过来,进行统一的整合开发、整体打造,保留农宅外观,满足高端度假需求,构建具有一定规模的度假区域。核心区以居住和展示、手工制作为主,周边以四季农田观光体验、露营为主。目前村集体已经统一回收空置民宅约150间,还剩余约180间民宅待新村建房落实后回收,后续要加大回收的力度和村民思想工作。截至2020年6月,该村利用政府补助资金2000万元,对停车场、公共厕所、雨污管道、文化礼堂、周家大院、李景庆故居、百姓广场等重要节点基础设施进行了改造。二是村集体与专业市场主体共同开发。村集体通过引入外来资金的形式,与专业的旅游开发公司合作,对村里的闲置资产进行统一的整合开发。这种开发形式解决了资金的问题,并且开发建设相对专业,能够更好的把握市场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发产品。村集体可与专业旅游公司组成旅游合作社,通过合作社负责资源整合和统一开发。随着市场的开拓,岙底罗村打算与有影响力的浙旅集团合作。三是村民参与方式营造。度假乡居模式,根植于乡村生活,村民的参与必不可少,通过村民房产、土地入股,返聘村民为员工等多种方式,促进村民就业,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旅游的热情,实现原住居民的持续参与。

  (二)特色塑造上乡土化与时尚化结合。一是乡味保留与展现,最大程度展现乡村风貌。建筑材质乡土化:度假乡居的改造讲求文化性、乡土性,外表古朴陈旧,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不突兀,不张扬。改造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使用当地材质,如石材、木料、稻草等,尽力呈现传统民居形态,营造浓郁的乡味建筑。旅游体验乡土化:旅游体验虽是度假乡居的软性资源,却涉及深入内心的情感反馈。在旅游体验活动的开发中,要最大限度地利用村落中的乡土资源,如农田、果园、乡村家禽等小动物,以及生产生活工具、场景等,配套现代休闲理念,形成极具乡土性的乡村体验产品,提升游客的度假情致。每年四季都有不同的场景和体验,比如春季的采茶工艺、夏季的果园采摘、秋季的游步道、冬季的年味活动。度假氛围乡土化:度假乡居,以“乡味”为氛围基底。一方面展现乡村原生态景观,古树老井山花、石磨草屋篱笆,营造出浓郁的乡土意境;另一方面,最大限度地保留乡村原有的生活状态和生活气息,将乡村居民的生产生活状态作为重要的无形资产,耕种的村民、喂家禽的农妇以及房前屋后休息的老人,都是乡村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岙底罗村将有一部分的原住民继续生活在这里提供服务和人气。二是高端品质度假,最大程度提供舒适奢华体验。满足度假功能,是度假乡居模式的重要特征,也是乡村旅游升级的重要表现。在追求乡土、质朴的同时,兼顾度假的品质与舒适。对于闲置农宅的改造要求文化性、乡土性与品质感兼顾,突出外旧内新、外土内洋、外朴内雅的效果,提供优质的度假体验,塑造独特的度假品牌。比如,周家大院作为示范建筑进行了改造升级,成为网红打卡宿地。

  (三)运营管理上规范化与现代化结合。一是村集体统一运营管理。村集体可以通过合作社的形式,对度假乡居进行统一经营规范管理。由合作社统一进行结算,统一分配客源,在利益分配上以逐年递增的形式,为入社的闲置农宅合作社农户分配红利和租金,从而防止恶性竞争。一方面,让农民充分参与其中。优先考虑本地现有居民以及返乡居民就业,并积极组织农民培训,调动农民的积极性;项目开发充分利用乡村现有资源,在力求不改变居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基础上,为农民带来收益。另一方面,让农民真正获得收益。从农民角度出发,制定切实能够满足农民利益的相关政策,进而激发农民参与旅游开发的热情。二是专业公司运营管理。在对闲置资产进行统一整理和开发的基础上,可以引进专业的酒店运营管理公司进行运营管理。这类公司对酒店有着专业的运营管理理念,可以有效、专业的管理乡村酒店,以获取相应的收益。短期见效慢,但是远期对于整体管理和效益的提高是持久的,推广远。运营管理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度假品牌培育和塑造,力求以成功特色的项目开发完善的运营管理,打造乡村旅游度假品牌,并逐渐实现品牌延伸和品牌输出,在一定区域内进行品牌复制。


分享到:
 相关新闻:
 
 微信公众号
  临海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临海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网站律师
临海市新闻网络中心主办 | 浙新办[2006]31号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6 | 浙ICP备06040867号 | 法律顾问:浙江全力律师事务所 李宏伟
临海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联系方式:电话:0576-89366753 电子邮箱:lhswg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