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您当前的位置 : 临海新闻网 >> 新闻 >> 临海新闻
字号:    [打印]

誓叫荒山换新颜 ——市林场精神系列报道之艰苦创业

作者:金晓欣  来源:临海新闻网  时间:2021年04月13日

  树,是林场的精魂。从“初代”护林员到如今的多层次人才队伍,市林场里的“种树队伍”一直在扩大。与之成正比的,是荒山不断增大的绿化面积。截至目前,市林场经营总面积达5.7万亩,森林蓄积量为2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93.5%。一个个绿色数字的背后,是林场人们鲜活的焕绿故事。

  “种树,可比养孩子费心思”

  1970年,市林场“植绿”激战正酣。76名临海籍知青先后背着行囊,怀揣着希望,爬坡过坎,支援荒山绿化。随后,一批批年轻人如春水般涌入,这里成为了开垦“绿色梦”的热土。

  “当年造林主要是为了满足社会对木材的需求量。盖房子离不开木头,但是临海的用材主要还是依赖进口。所以即使山上造林条件十分艰苦,我们也拼了命埋头苦干,为临海人民造一个自己的木材生产基地。”回忆起当初的造林时光,市林场兰辽分场退休职工张宁福的语气里难掩激动。跟着张老,我们的报道团队也重走了一次“兰辽造林路”。

  从分场的护林房出发,我们先在原始竹林里穿行了近20分钟。走在这里,脚下是湿软的黄泥,中间要跨过一道半米宽的溪涧,全程得时时提防被青苔滑倒。小心翼翼地走出竹林,我们忍不住舒了一口气,张宁福却笑了:“去林区的路,这才刚刚正式开始呢。”一路上,他始终大步地走在我们前面,腰间别着一把柴刀,见到路边杂草就利索地削去。在茶园的泥石小道上,我们踩着他的脚步艰难前行,他却轻车熟路;紧接着的是一段林间小路,算不得陡峭,也说不上好走,我们跟在张宁福身后不知重复了多少次“上坡、下坡”,不一会儿背后的衣服就变得有些潮湿;小路遥遥不知尽头,正当记者走得有些喘不上气时,迷迷糊糊间听到前面说了一句“到了”。抬头只见满目深绿浅绿,树木参天,遮天蔽日,一股树林特有的凉意幽幽袭来。

  “老伙计,我又来看你了。”张宁福亲热地拍了拍身边一颗粗壮的杉树,边说边拿出皮尺给它量了量“腰围”:“38厘米,不容易啊。想当初,这些树刚种下去的时候都还没我们的一根手指粗。种树,可比养孩子费心思。”张宁福边说边带着记者在林子里转了转,放眼望去,像刚才那样粗壮的树比比皆是。张宁福说,20岁那年,他来到了兰辽,在老前辈的带领下,立志要造一片“有用的林”。杉树是优质速生大径材树种,也是当时他们大面积种植的主要树种之一。然而在低海拔地区长势良好的杉树上了山却出现“水土不服”。一旦长到了一米多高,它就不再长了,气温一下降,原本长好的嫩芽便全冻坏了,树也变得“病怏怏”的。张宁福等人心里着急,脑子转个不停。一开始,大家以为是土壤不够肥沃,便在最短时间内进行整地工作,将无关的杂草、树根全部都清理掉,同时进行施肥育土,但是效果依然不理想。

  “我们就每天都蹲在树旁边观察,后来才发现这片林子刚好是迎风坡,风又大又冷,树是被‘吹伤’了。白天我们和老同志一起在林子里实地考察,晚上就回护林房在书里找方法。最后大家商量决定试着用套种短叶松的方法,来调节山上的小气候。”张宁福说,当时他们在杉树的标准种植间距里种上更加抗寒的松树用于保温,几年后等杉树生长稳定了,再通过间伐抚育的方式为其留下足够的生长空间。就这样一点点将这片1500亩的林子“拉扯大”。 (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听着张宁福的讲述,记者感受到了当时造林的艰难,不禁问他:“那为什么不改种其他适应高山气候的树种?”张宁福不假思索地回答:“用材上来说,杉木的质量是比较好的,而且老百姓用得起。即使自然条件再恶劣,我们也要把林子造出来。”

  进入新世纪,林场性质逐渐转向生态公益。因为种树人的用心照料,这片早已成材的杉树林也一直被保留了下来,成为了青山绿水间宝贵的财富。

  “我们发过牢骚,抱过怨,

  但手里活没停过”

  莺啼婉转,溪水潺潺,柔软的晨光跃动在叶与叶之间,落下光影点点。林间偶尔兴起一阵微风,行走其间,不经意就与春天撞个满怀。这里,就是林场人引以为傲的“宝贝”——括苍山上,被评为“浙江省最美森林”的1500多亩高山引种针叶林。

  “当年我们来的时候,这里几乎都是杂草,哪有现在的好风景。”说话的人名叫冯济杰,今年69岁,市林场临海知青队伍里的一员。在兰辽分场熟悉了3年工作后,他被调往了大岙分场继续开荒造林。上世纪70年代,大岙分场里最多的是杂草,最少的是电和路,甚至有时还将面临粮食缺乏与野兽袭击的风险。据冯济杰回忆,有一年他和3名同事住在三十六口缸林区测量林地,由于交通不便,半个月里大家靠山吃山,依靠土豆果腹。那段时间,他们解锁了土豆的“花式吃法”,现在一想起土豆,他都忍不住胃里一阵抽搐。同时,由于护林房简陋,他们也好几次与毒蛇猛兽擦肩。有一天早上,他无意间在床底发现了一条一米多长的五步蛇在摇头晃脑,当场吓出了一身冷汗。

  “条件这么差,我们发过牢骚,抱过怨,但是手里的活没停过。”事隔多年,说起此事,冯济杰依然心有余悸。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林场人始终坚守初心,挥舞着手里的锄头和镰刀,用脚步丈量山林,以勤劳创造绿色,让荒山变林海,让市林场一步步从“无”走向了“有’。

  彼时的括苍山还是老百姓不要的“帽子山”,怀抱着“绿化临海所有荒山”的梦想,冯济杰这些林场职工们大胆尝试,用飞机播种的方式在此培育松树林。慢慢地,他们却发现,这些松树虽然能适应括苍山上的气候,长势却不佳。为了改变“杂草长得比树高”的困境,一年时间里,大家反复研究讨论,最终决定引进冷杉、花柏、扁柏等高山树种进行小规模试种。在护林员们充满期待的注视下,这批引进树种越长越高,越长越壮。“试验成功了!”护林员的欢呼声划破了山间的宁静,随后热火朝天的大批量种植工作拉开序幕。40年风雨守护,曾经小树入云霄,括苍山顶又是一年春和景明好风光。

  林子有了,生态环境改善了,“出走”的动物们也回来了。根据专家对括苍山国家森林公园所做的科考显示,园区内共有维管植物146科564属1012种,兽类16科40种,鸟类共35科160种,两栖类共5科13种,爬行类共8科28种。动植物中,被列为其中国家Ⅰ级保护的有2种、Ⅱ级保护的有44种。新的生命,正在这片绿海中的春天里不断孕育。

  “把所有土地都种上树,

  不留一片荒山”

  经过代代护林员的开拓与坚守,截至目前,市林场森林覆盖率达93.5%。站在绿水青山全新的发展拐点,林场工作逐步从“植绿”向“求富”转变,但是在岩石裸露的山头依然屹立着一抹埋头栽种的身影。

  位于白水洋镇内的大雷山,是远近闻名的“石头山”。山高路远,时代发展的脚步止于山前。海拔1229米的大山,唯一一条黄泥山路还是近几年才修通的。40多岁的护林员贺永军夫妇是与大雷山相处最多的人。

  在坑洼不平的山路上颠簸了近2小时,记者终于在大雷山的山往林区见到了贺永军夫妇。此时,皮肤晒得黝黑的贺永军正在打包下午要栽种的树苗,妻子严聪丹在老土灶前张罗着林区工人们的午饭。今年是夫妻俩在山往林区扎根的第5个年头,也是他们啃荒山“硬骨头”的第5年。5300亩的大雷山分场里有700亩是岩石嶙峋的“难造林”地段,许多来过这里的人都不相信,树能在这里存活。可是贺永军夫妇偏不认输。这5年里,他们拧着一股劲儿,只做一件事——见缝插绿。

  “绿水青山,不种不绿。把所有土地都种上树,不留一片荒山,这是所有林场人的心愿。”贺永军说,他和妻子原本做着承包工程的生意,一年有着十多万元的稳定收入。5年前,他们之所以选择来到林场,就是因为放不下对山林的热爱。消灭最后的荒山,让森林覆盖率实现新突破。这是他作为护林员义不容辞的职责。

  吃过午饭稍作休息,贺永军继续开始了他的“植绿”之行。皮卡车沿着弯弯的山路一路向上,经过20多分钟的行驶,最终停在了一处平缓的山头前,随后,贺永军和工人们挑着打包好的几百株树苗,开始爬坡。在他们的身前,是呈垂直近70度的大雷主峰。沿着山脊蜿蜒向前的防护林带道路通往主峰。这里,由奇形怪状的裸露岩石拼接而成,要达到主峰,必须得踩着这块石头跳到那块石头向上走。登峰的第一个坡,是最平缓的,记者空手只爬了一半就累得气喘吁吁,直不起身子。再看挑着树苗的贺永军等人,他们早已轻松地向下一个坡迈进。

  “刚来的时候,我也不习惯,回到护林房,脚上好几个水泡。后来走多了,也就适应了。”贺永军一边用手舀起岩石间的溪水解渴,一边讲起了他的护林故事。经过1个多小时的攀登,我们终于到达了峰顶。“风大、低温、土层薄。树在这里长不活的。”站在峰顶,这是记者唯一的感受。但另一旁,贺永军和工人们早已熟练地开始运土、载苗。

  贺永军告诉记者,虽然岩石占据了峰顶的许多地方,但是也有一些没有岩石的角落。那他们就先在这些地方见缝插绿。等到这些角落都种满了,那他们就从山下挑土上来,在岩石上“造土地”种树。在树种上,他们也选用了日本扁柏、花柏等抗风、耐寒的树木。只要肯用心,消灭最后一片荒山肯定有到来的一天。

  “从前山上是没有杜鹃花的。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一到春天,山头就红了半边,好看极了。大家都说这里是石头山,花和树是活不成的,你们看,现在花不开得正好吗?”不善言辞的贺永军说起林场里的植物,一反常态地打开了“话匣子”。

  “山上的杜鹃,快要开了。”站在和他们一样大年纪的护林房前,贺永军夫妇笑了。

  誓叫荒山换新颜。这是林场人心照不宣的共同想法。在植绿攻坚的征程中,还有许多故事来不及说。冲锋在前的老场长李昌足、邱培修,护林守业的杭州知青娄国杰,以林为家的护林人杨大年……这些默默无闻的平凡人,用青春换青山,用实干谋实业,以一片林子书写一种精神。


分享到:
 相关新闻:
 
 微信公众号
  临海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临海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网站律师
临海市新闻网络中心主办 | 浙新办[2006]31号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6 | 浙ICP备06040867号 | 法律顾问:浙江全力律师事务所 李宏伟
临海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联系方式:电话:0576-89366753 电子邮箱:lhswg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