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您当前的位置 : 临海新闻网 >> 人文 >> 历史风情
字号:    [打印]

青团香如故

作者:项 伟  来源:临海新闻网  时间:2021年04月16日

  “寒食青团店,春低杨柳枝。”在江南,每逢清明时节,人们就将嫩艾草切碎捣汁,和在糯米粉中,包上馅料,放蒸笼里蒸熟,作为祭祖、春游的时令小吃。因艾草色青,故称“青团”,也叫“艾团”,或“清明果”。青团油绿如玉,香糯可口,细细品来,那一份淡淡的清香和糯韧绵软的滋味,让人瞬间感到春的鲜活气息在唇齿间弥漫开来。

  青团做为江南较为盛行的清明节令小食,相传最早是为了纪念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民间自发地在寒食节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而诞生的产物。而据考证,青团最初起源于唐代,流传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在古代,江浙一带几乎家家户户每逢清明必做青团以祭祀,《吴门竹枝词》中写道“相传百五禁烟厨,红藕青团各祭先。”便是人们在清明节吃冷食青团,并用红藕、青团祭祀祖先的情景。

  而如今在网上搜“青团”,有个随处可见的典故,话说有年清明节,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被清兵围困于山区,没有吃的东西。有同情起义军的农民,将艾草榨汁揉进糯米粉内,做成青色米团,置于青草筐里,挑进山去。因米团和青草色近,故瞒天过海,躲过了哨兵的盘查。李秀成吃了青团得以保命,脱困之后,在军中力推青团做法以御敌自保,吃青团的习俗因此广为流传。如此说来,青团还有做为“野战口粮”的光荣历史呢!

  青团糯韧绵软、香而不腻,是一款天然绿色的健康小吃,自古以来就深受食客的青睐。据说当年白居易经过一家青团店,对着那绿油油胖乎乎的青团垂涎不已,品尝后写诗赞道“寒食青团店,春低杨柳枝。酒香留客在,莺语和人诗。”宋朝《琐碎录》也有记载:“蜀入遇寒食日,采阳桐叶、细冬青染饭,色青而有光。”清代美食评论家袁枚在《随园食单》中这么描述青团:“捣青草为汁,和粉作粉团,色如碧玉。”绿油油的颜色,胖成圆团的身材,不说味道了,脑补一下就觉得秀色可餐。

  青团好吃也好做,最常见的做法是:艾草(或绵青、麦青、马兰头等)摘取嫩茎和叶,洗净用沸水焯,焯时可兑碱水,以去掉苦涩味。然后加点水,用搅拌机打碎即可得到艾草汁。再将糯米粉和黏米粉按3:1的比例调好,加入艾草汁和成面团,依个人喜好,加入豆沙或蔬菜馅料,包成拳头大小的团子,大火蒸约20分钟即可出笼,放凉后即可食用。

  青团不仅是时令小吃、果腹佳品,还有很好的营养和药用价值呢!譬如,做为食材的艾草,挥发油含量高,富含矿物质、蛋白质和维生素。《本草纲目》记载: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被称为“医草”。而糯米也含有蛋白质、糖类,多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为温补强壮食品,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止虚汗之功效。

  “彼采艾兮,为做青团”。桃红柳绿时,一颗颗圆圆的团子,披着油绿如玉的色彩,像是浓缩了整个春天。软糯清香,略带点艾草的清苦,从色彩到口感,每一口都是春的滋味。不论甜口、咸口,只为那一抹春意浓浓的翠绿,掬一颗入口,方不负这大好时节!


分享到:
 相关新闻:
 
 微信公众号
  临海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临海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网站律师
临海市新闻网络中心主办 | 浙新办[2006]31号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6 | 浙ICP备06040867号 | 法律顾问:浙江全力律师事务所 李宏伟
临海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联系方式:电话:0576-89366753 电子邮箱:lhswg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