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您当前的位置 : 临海新闻网 >> 临海专题 >> 灵江评论 >> 言论
字号:    [打印]

群众安好 便是晴天

作者:临海市涌泉镇 童长献  来源:  时间:2021年08月02日

  近年,极端天气频发,南方地区遭遇60年来最严寒冬天、河南遭遇千年一遇的暴雨袭击、江浙沪地区遭遇台风“烟花”带来的大范围强降雨影响,平均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3000亿元。如此次河南洪水灾害,共有139个县(市、区)1464个乡镇1144.78万人受灾,因灾死亡63人、失踪5人,直接经济损失达700多亿元。

  针对近期一些地方在防汛救灾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在26日发布了《关于加强城市重要基础设施安全防护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按照最严酷的极端天气情况完善应急预案。坚持“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原则,一旦出现极端天气等情况,可以及时启动最高等级响应。该停工的停工,该转移的转移,该停运的停运,做到“不死人、少伤人”的防御目标,尽最大可能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各地政府针对本地区可能会出现的突发性自然灾害都建立了应急预案,术业有专攻,如沿海地区建立的防汛防台应急预案就会比较专业全面,北方地区建立的防冻抗寒应急预案就会比较切合实际。在全国建立一个中央、省、市、县四级联网的应急互动平台,统筹协调全国各地专业性、操作性强的应急预案互通有无,建立共享和互助机制,一旦某地出现了本地区从未有过的突发性自然灾害,就可以通过该平台开展有针对性的响应,而富有实践经验的地区就可以通过该平台为受灾地区提供专业性的指导意见和建议。

  面对这轮极小概率的超极端灾难天气,政府和人民群众都猝不及防,一度陷入了短时间的混乱。而随着政府应急抢险机制的唤醒,随着各方专业驰援力量的到位,秩序迅速得到恢复。现有的预警技术已经很发达,有能力提前预警,而相应公共部门也应具备及时对预警作出反应并疏散群众,以最大努力将损失降到最低。与此同时,家庭预防机制也不容小视,应急部门应充分汲取各地应对各类极端灾害的经验和教训,在家庭人员转移、应急物资储备、紧急电源储备、紧急通讯设备、求生救生用品、日常卫生用品、防灾减灾事项等方面编写详细的防御指南,教科书式的指导群众自救,且列入各大学校的必修教学。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互帮互助向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此次河南千年一遇的灾害中,除了当地党委政府、武警官兵、基层党员干部等救援力量,还有不少全国各地前来支援的民间力量。他们有的经过专业训练,在抢险救灾过程中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有的属于临时自发的群众组织,能够帮助受灾群众解决最基本的生存保障。回顾在历次自然灾害,民间救援组织同样发挥了巨大作用,灾害面前,没有人是孤岛,我们应当鼓励发展民间救援组织,唯有齐心协力,才能挽救更多的生命,才能把损失降低到最低。


分享到:
 相关新闻:
 
 微信公众号
  临海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临海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网站律师
临海市新闻网络中心主办 | 浙新办[2006]31号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6 | 浙ICP备06040867号 | 法律顾问:浙江全力律师事务所 李宏伟
临海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联系方式:电话:0576-89366753 电子邮箱:lhswg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