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您当前的位置 : 临海新闻网 >> 临海专题 >> 灵江评论 >> 言论
字号:    [打印]

关于职业教育发展的调研与思考

作者:蒋友辉  来源:临海新闻网  时间:2021年08月03日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阵地,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上作出重要指示,为新阶段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职业教育战线的重要政治任务。为深入了解和掌握我市职业教育发展现状,我们组织人员深入调研,广泛听取意见,形成了调研报告。

  一、我市职业教育现状。

  我市现有中等职业技术学校9所(其中公办2所),另有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学点2个(桃渚中学、上盘中学),在校生1.96万人,其中公办职校8618人,占比为43.91%。共有教职工1187人,其中专任教师1058人,“双师型”教师411人,拥有省特级教师2人、名师名校长9人。全市职校占地面积76.83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40.6万平方米,拥有计算机5251台,图书69.82万册,教学、实习仪器设备值达1.31亿元。建成国家级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省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各1所,省级以上示范和骨干专业12个、实训基地10个,“省中职教育质量提升行动”建设项目20个,省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项目1所、专业建设项目6个,基本形成了涵盖加工制造、旅游服务、土木水利、医药化工等13大类27个专业的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

  二、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措施与成效。

  (一)加大投入,提升职教办学品位。我市公办职校起步较早,2008年前2所公办职校均已完成整体迁建,我市成为拥有2所国家级重点职校的县级市,走在全省前列。近几年来,我市全面开展民办职教达标行动,各民办职校投入7000多万元,台运交通技术学校、江南职业技术学校和东湖职业技术学校相继迁址办学,豪情汽车工业学校、华海技术学校和海商职技校先后跻身省等级职校行列,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得到了整体提升。

  (二)加强扶持,完善经费保障机制。近年来,我市先后出台了《关于促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实施意见》《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举措,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每年设立500万元职业教育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公共实训基地建设、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等。坚持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向民办职业学校倾斜,2020年下发民办职业学校专项资金补助414万元。

  (三)拓宽渠道,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拓宽职校教师的选聘渠道,允许专业对口的非师范类大学优秀毕业生和企业优秀专业技术人员担任专业教师,放宽具有技师以上技术等级技能人才的学历和年龄限制。扩大职校用人自主权,职业学校可将20%-30%编制数用于学校自主聘用高技能人才和专业兼职教师,市财政按编制内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平均薪酬水平核拨经费;民办职校聘用具有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人员,市财政按编制内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平均薪酬水平一半给予补助。支持专业技术人员、企业高管、技术业务骨干和各类能工巧匠到学校兼职,支持学校优先聘用具有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人才,5年及以上工作经验且获得省职业技能比赛二等奖及以上的技术技能人才,按高技能人才进行引进。三年来,我市共破格引进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25人。

  (四)优化设置,打造职教专业品牌。我市从区域经济实际出发,结合产业结构,围绕主导产业,不断优化专业设置,打响专业品牌。近两年来,我市针对现代制造业基地的发展趋势,重点建设机械制造、建筑工程、汽车制造与维修、制药技术等重点专业,并在师资配备、教学设备、实验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给予倾斜,同时撤销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新设置新能源汽车维修、无人机操作与维护等新专业12个。目前,全市共建成省级以上示范和骨干专业12个、实训基地10个,“省中职教育质量提升行动”建设项目20个,省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项目1所、专业建设项目6个。

  (五)深化改革,提升职教发展水平。创新多元办学模式,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全市9所职校中,其中3所为企业办学,分别是临海市豪情汽车工业学校(吉利集团举办)、浙江华海技术学校(华海药业举办)、台运交通技校(台运集团举办)。同时,全市职校与市内外100多家中大型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建成校企合办校内实训基地8个、校企合作实训中心12个、校外实训基地68个,建成全省首批产教融合型试点企业2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开展“学分制”教学,我市共开设自由选修课程379门、限定选修课程434门、地方课程3门,开发校本课程61门,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被评为省首批学分制试点职校、省首批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基地。我市被确定为省现代学徒制试点县市,全市共有3800多名学生作为学徒进企实习,建成台州市中职学校现代学徒制示范项目7个。近年来,全市共有50余名师生在省级及以上各类大赛中获奖。每年为社会输送3000多名生产一线技术工人和管理服务人员,学生初次就业率达100%。2020年,升入高校学生达1900多人,其中考取本科院校35人。

  (六)强化职能,推进社会培训工作。坚持就业导向,拓宽目标人群培训覆盖面,精准服务,积极开展各类社会培训。2020年,我市开展社会培训27475人,其中企业职工16534人。19个镇(街道)成人文化技术学校通过移址新建、原址扩建等方式,办学水平大幅提升,建成省现代学校1所,实现省标准化成校全覆盖。2020年以来,各镇(街道)成校开展社会培训147242人,其中技能培训3806人,老年培训81675人。社会培训成果信息存入学分银行信息数达到203411人,占我市常住人口的19.3%。

  三、我市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我市职业教育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省共建温台职教创新高地建设目标、“双高”(高水平职业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要求及我市产业结构调整、沿海产业集群的发展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职教优质资源不足。我市民办职业学校占比过大。台州市共有民办职校12所,我市占7所。民办职校招生多,2020年,我市民办职校招生数占比达63%,公民办毕业生比例为47:53,远远低于台州市公民办毕业生比例80:20的水平。民办职校办学条件差、办学水平低,近几年虽经迁址、扩建有所改观,但全市7所民办职校中仅有省三级职校3所,其余4所均无法参评。

  (二)专业建设落后于市场。小部分专业设置仍与产业结构不对应,专业设置缺乏前瞻性,导致我市职教专业设置滞后、专业布点偏多,不利于专业品牌建设。专业建设的投入力度仍需加大,我市职校生均公用经费仅为2500元,为台州市最低,职校生均仪器设备值6682元,为全省平均值的61%,职业学校部分专业由于实训场室、设备及师资配备不足,教学上重理论、轻实践,严重影响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制约专业的发展。

  (三)师资队伍建设仍需加强。职业学校教师队伍总量缺口较大,专业课教师数量不足,“双师型”教师比例和整体素质与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专业建设领军人物缺乏。全市职业学校生师比为18.55:1,低于全省15.2:1和台州市16.33:1的水平。全市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比例为73.66%(其中民办学校“双师型”教师比率仅为30%),低于全省84.8%、台州市88.27%的平均水平。

  (四)“校企合作”仍存在“一头热”“两层皮”问题。企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合作办学,却难以留住适合人才,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校企合作的层次和深度不够,往往停留在学生实习层面,特别是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规范纳入教学标准和内容不及时,以致产教融合不深入,学生对企业认可度不高。特别是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具体化、明细化以及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产业的结构也在不断进行着日新月异的转型和升级,而现阶段有不少中职学校仍停留在传统的专业,人才供给与技能培训还不能完全匹配企业需求,企业获得技术服务收益不高。

  四、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2019年1月,教育部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了加快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7个方面20条政策措施。今年1月,教育部以省部共建的形式,出台《关于推进职业教育与民营经济融合发展助力“活力温台”建设的意见》,支持浙江建设职教新高地,温台地区获批国家职业教育高地建设试点。下阶段,我市将以温台改革试点为契机,以国家“双高计划”为引领,强化职业教育顶层设计,加大试点建设的组织实施和保障力度,全力推进“双高”建设,积极申报国家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办学试点和国家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试点,以产教融合为抓手,深入开展“五个一批”建设,全面提升我市职业教育水平。

  (一)加大投入,扩大职高优质资源。继续深入开展扩容提质工程,把职教项目建设纳入“十四五”建设重点项目,计划投资5.3亿元,新建临海市第三职业技术学校,对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实训楼、学生宿舍楼等进行全面改扩建,构建以公办为主体的职业教育发展新格局。进一步加大职业教育实训设备设施投入,重点用于实训基地维护、添置更新实训设施设备等方面,力争到2025年,全市中等职业教育生均仪器设备值达到8000元以上。深入开展民办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行动,整合民办职业教育资源,大力扶持上规模的民办职业学校,淘汰低、小、散规模职业学校,推动民办职校全面改造升级,实现省等级职业学校全覆盖。主动适应温台民营经济发展新形势,优化职业院校空间布局,支持浙江汽车职业技术学院、临海市豪情汽车工业学校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共建温台职教创新高地,打造在全省全国具有辨识度、影响力的临海职业教育品牌。

  (二)统筹整合,打造特色专业品牌。根据教育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要求,强化专业群发展理念,坚持专业群对接产业群、产业链,不断扩大专业发展方向,统筹全市中职学校专业设置,积极推动专业整合,优化中职学校专业结构,重点提升优势专业群的综合实力,打造一批培养模式先进、就业优势明显、就业质量较高的特色专业和品牌专业。到2023年,建成省高水平中职学校2所,高水平中职专业(群)10个。

  (三)加大力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职教新教师招聘的力度,支持学校优先聘用具有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人才,落实高技能人才和专业兼职教师专项经费。加强教师培养力度,制定教师培育计划,打造具有专业优势的教师队伍。引进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可以特岗特设,在绩效管理中予以适当倾斜。力争到2023年,我市双师型占比达88%以上。

  (四)精准对接,激发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新动能。积极申报国家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办学试点和国家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试点,研究制定支持公办职校与企业深度合作方案。建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负面清单,将产学合作纳入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为社会资本进入职业教育提供政策支持。建立企业利润替代补偿机制,通过政策性补贴、税收优惠、融资支持、教育费附加减免等多种手段,引导民营企业参与和举办职业教育。加大对优质教育品牌民办学校土地划拨或出让使用费的优惠力度,在规划允许情况下,对将新建校舍或公办闲置校舍交由优质教育品牌民办学校办学,给予低租金优惠。支持规模以上骨干企业与职业院校共同组建校企合作职业教育集团(联盟),推进实体化运作。到2023年,建成省级产教融合联盟、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和校企共建创业创新基地建设项目,实施2个以上省级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培育2个以上产教融合工程项目。


分享到:
 相关新闻:
 
 微信公众号
  临海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临海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网站律师
临海市新闻网络中心主办 | 浙新办[2006]31号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6 | 浙ICP备06040867号 | 法律顾问:浙江全力律师事务所 李宏伟
临海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联系方式:电话:0576-89366753 电子邮箱:lhswg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