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您当前的位置 : 临海新闻网 >> 人文 >> 文学
字号:    [打印]

不随时流发苦吟

——孟郊的《自惜》诗

作者:陈大新  来源:临海新闻网  时间:2021年09月10日

  中唐诗人孟郊,在现实生活中是一位不随时流的寒士,他的诗作也呈现出不随时流的独特风格。明代杨慎《升庵诗话》评孟郊诗,认为他与李贺都是“祖骚宗谢”,取法屈原和谢灵运,而孟郊是唐代有名的“苦吟”诗人,与屈原正是“离骚”对“苦吟”。孟郊有《自惜》一诗,突现了诗人的风骨与情怀,值得细品。其诗云:

  “倾尽眼中力,抄诗过与人。

  自悲风雅老,恐被巴竹嗔。

  零落雪文字,分明镜精神。

  坐甘冰抱晚,永谢酒怀春。

  徒有言言旧,惭无默默新。

  始惊儒教误,渐与佛乘亲。”

  这首诗,大约是在诗人编选自己作品时,偶发感慨而成的。他“倾尽眼中力”,要把平生苦吟之作抄与友朋和知音。而所谓“风雅老”,是说自己坚持诗歌传统,但这样做于今显然不合时下“巴竹”口味,是难免被人讥嘲的。巴竹,指民间歌谣,《竹枝词》是巴、渝一带的民歌,北魏时即有《巴东三峡歌》,宋人郭茂倩《乐府诗集》载:“《竹枝》本出巴、渝。唐贞元中,刘禹锡在沅湘,以俚歌鄙陋,乃依骚人《九歌》,作《竹枝词》九章,教里中儿歌,由是盛于贞元、元和间。”“风雅”与“巴竹”是审美取向上的不同,站在今天更为开阔的文化视野上看,完全可以兼容并包,无需去分高低优劣。孟郊这里表现出的是一种孤芳自赏,不随时流的心情。从他对“巴竹”的批评中,可以理解何以时人要说他“矫激”了。

  “零落雪文字,分明镜精神。”进一步宣示了诗人坚守“阳春白雪”,不做“下里巴人”的意志。孟郊在《赠崔纯亮》一诗中有“兰死不改香,镜破不改光”之句,可以参看。

  “坐甘”一句,则将诗人古心自鞭、坐甘冰抱的形象淋漓尽致地刻画出来。孟郊在《寓言》一诗中称:“谁为碧山曲,不废青松直。谁言浊水泥,不污明月色。我有松月心,俗骋风霜力。贞明既如此,摧折安可得?”这可看作他守节如玉、立身做人的坚定信念。

  “徒有言言旧,惭无默默新。”是说自己只有这些直言的旧作,而无载道的新篇可以奉与诸君。直言曰言,见《诗经·大雅·公刘》:“于时言言。”默默:《庄子·在宥》有“至道之極,昏昏默默。”

  最后一句“始惊儒教误,渐与佛乘亲。”值得注意。如单看字面,容易误以为诗人要弃儒从佛了,但实际上诗人感叹“大雅”之不作,世俗早将儒家传统丢弃了,这并非儒教之误,而是世人之误。孟郊目睹现实情形,不免意冷心灰。反倒“渐与佛乘亲”了。其实,在尊儒复古上,孟郊是与韩逾一致的,他二人诗史称“韩孟”,不仅文学理念一致,在思想观念上也是同道。孟郊与韩逾都有“兼济天下”的志向,他们提倡复古,正是坚持儒教的精神。元和十四年(819),宪宗迎佛骨,韩逾上《论佛骨表》表示反对,被贬潮阳。孟郊能说出“渐与佛乘亲”,足见他对世风不古的深深失望,但并不能作为他弃儒从佛的依据。

  孟郊(751—814),字东野,湖州武康(今德清)人,生于苏州昆山,父亲孟庭玢为昆山尉,早逝,由母亲艰辛抚养,少年苦读,成年后在外游历,一生多穷困,时靠友人接济,晚居洛阳。孟郊一生,幼遭父丧,中年去官,老年失子,是唐代寒士苦吟的突出代表。他的挚友韩愈对他评价极高,称他的诗“横空盘硬语”,苏东坡则有“郊寒岛瘦”之说,认为孟郊“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南宋严羽《沧浪诗话》说,读孟郊诗“使人不欢”。孟郊诗苦,与他的人生经历有关。他曾多次应试落第,据范新阳的考证,自建中元年(780)至贞元十一年(795)16年间,他6次科场失利。贞元十二年,当他终于中了进士时,写下了平生唯一一首“快诗”《登第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令他大失所望的是,几年苦等后,他只得到了一个“溧阳尉”的小官。但毕竟有了功名,可以养家了,于是他迎母亲于溧上,又写下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游子吟》)的著名诗句。孟郊虽然官场失意,却结交了同样有复古主张的韩愈,并与他一道推动唐代文学的复古运动。如果说韩愈成为了文章复古的宗师,那孟郊则是诗歌复古的巨擘,因此时人将“孟诗”与“韩笔”并称。

  孟郊的诗独树一帜,其为人也不随时流。两唐书《孟郊传》皆称他“性孤僻寡合”,他自己则称“万俗皆走圆,一身犹学方”(《上达奚舍人》)。孟郊在溧阳尉任上的表现即是一例。贞元十六年(800)春,孟郊到任,据《唐元典》可知,县尉职事是“亲理庶务,分判众曹,割断追催,收率课调”。实际上政务皆出县尉。按说孟郊有“以公道养天下”的政见,为民谋福的愿望,他该有所作为才是,但实际上,他却放任山水,纵情吟诗,不理政务。溧阳县南五里有投金濑,传为韩信投金报漂母处,濑南几里许,又有平陵城旧址,林木荫茂,积水成潭,景色佳甚。孟郊时常坐于大栎树下苦吟至日落而还,因此曹务多废,县令不得不“以假尉代之,分其半俸”。一位想干事,能干事,怀有济世理想的诗人,为何如此消极呢?这大致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孟郊素有大志,其《百忧》诗称:“长策苟不立,丈夫诚可羞。”而县尉显然不足与谋国家大政,这让他心灰意冷。另一方面,孟郊不愿成为暴政的执行者,县尉直接面对百姓,官府的不仁之举要由他亲派,这是他难以接受的。但事情弄到“以假尉代之”,则实属罕见,只此一事,即可见孟郊不合世事、率性而为的性格。

  对孟郊诗的评价,宋明清都有一些,但不很系统和深入,有些评论以偏概全,时而还将他的“寒士”精神误读为“寒酸”。1933年,陈柱先生在无锡作《孟郊诗》讲演,对孟郊高度评价,认为孟郊当与杜甫、韩愈并列,有侠客风,是唐人中少有的“雅”派。闻一多也指出,孟郊“最能结合自己生活实践继承发扬杜甫写实精神,为写实诗歌开出一条新路”(见郑临川记录、徐希平整理《茄吹弦诵录——闻一多、罗庸论古典文学》)。尤信雄教授在《孟郊研究》中谈到孟郊诗“多写现实之社会人生,于时代家国多所关怀,盖于一己之贫困,而联想到社会民生之疾苦。”这些评论,给予孟郊在诗歌史上应有的位置。

  “零落雪文字,分明镜精神”。一首《自惜》,充分体现了孟郊这位“诗苦词哀”(钱大成语)的诗人特立独行的孤高风貌。韩愈在《送孟东野序》的开头说:“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而孟郊的《自惜》正是他的不平之声,也是他不随时流的真实写照。


分享到:
 相关新闻:
 
 微信公众号
  临海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临海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网站律师
临海市新闻网络中心主办 | 浙新办[2006]31号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6 | 浙ICP备06040867号 | 法律顾问:浙江全力律师事务所 李宏伟
临海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联系方式:电话:0576-89366753 电子邮箱:lhswg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