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您当前的位置 : 临海新闻网 >> 人文 >> 历史风情
字号:    [打印]

驿路行歌——唐诗中的台州官员们(之八)

作者:陈引奭 郑 虔  来源:临海新闻网  时间:2021年11月05日

  《嘉定赤城志》卷十二“司户参军”条下记载:“唐郑虔至德中以谪至,今州城东偏犹以户曹名巷,有庙在焉。”

  民国《台州府志》记载:郑虔,荥阳人。玄宗爱其才,为置广文馆,以虔为博士。尝自写其诗并画以献,帝署曰“三绝”。迁著作郎。安禄山反,伪授虔水部郎中,因称风缓,求摄市令。潜以密章达灵武。贼平,贬台州司户参军。至则选民间子弟教之。大而婚姻丧祭之礼,小而升降揖逊之仪,莫不以身帅之。自此民俗日淳,士风渐进。今州城东犹以户曹名巷,有庙在焉。

  可见宋代时候,郑虔就已为临海人立庙祭祀,并以郑虔的官职“户曹”作为巷名以为纪念,且延续至民国时期。明清之后,郑虔被尊为“台州文教之祖”。

  据《集异记》和《开元天宝遗事》等记载,安史之乱平息后,郑虔、张通、王维并囚系,三人皆善画,崔圆使绘斋壁,因为祈解,得贬台州司户参军。

  据《楼观祠斋壁记》等记载,至德二年(757)寒冬腊月,郑虔以老弱残身,长途跋涉来到台州。时“台州地阔海冥冥”地处荒僻,文风未开,郑虔衣冠言动,不同时俗,有诗曰:“一州人怪郑若齐,郑若齐怪一州人。”郑虔自叹:“著作无功千里窜,形骸违俗一州嫌”。继又自勉:孔子虽泽加天下,犹有阳春照不到阴崖,“夫君子过者化”,我今谪此,当有教化之责。遂大阐文教,以地方官员身份首办官学,选民间优秀子弟教之,“大而冠婚丧祭之礼,少而升降揖逊之仪,莫不身帅之”,一时郡城“弦诵之声不绝于耳”,“自此民俗日淳,士风渐进焉。”大约在乾元二年(759),郑虔逝世。

  《郑氏宗谱》录宋陈公辅之《祝文》:“维公才过屈宋,道出羲皇。德尊唐代,化被台邦。时台俗陋,公不鄙夷,教以正学,启以民彝。人始知学,去陋归儒,家家礼乐,人人诗书。呜呼,公生也既有功于台,殁也诚宜食报于台。”戚学标《风雅遗闻》载:“吾台界山海间,自唐以前为灵仙窟宅,文人稀见。迨郑著作虔贬台州司户,于是文教兴焉。至宋元明,遂彬彬诗礼之壤,号‘小邹鲁’矣。相传虔始至台,嫌州俗乔野,选民间子弟亲教之。一日,与弟子林元籍辈郊行,举一语令对曰:‘石压笋斜出,’元籍应声曰:‘谷阴花后开。’虔大喜,谓:‘台人聪敏易教’。今吾郡人俎豆司户,犹潮州人之于昌黎也。”

  户曹巷,又名捏儿巷、若齐巷,位置大致在今继光街的中段一侧。陶宗仪的《辍耕录》和民国《临海县志》三十三卷古迹部分宅第篇目中的“郑虔宅”中都曾记载,元朝时,集贤院待制黄岩人周仁荣(月岩),在府城捏儿坊郑虔故宅原址买地建义塾,开挖基础时曾出土砚台两方,据其款识,为唐郑虔故物,所以命名其义塾为“双砚堂”。这也可知广文先生当年寓居台州,即住在此地。

  杜甫称郑虔先生,和郑虔是好朋友,他写给郑虔的诗作多达20余首,其中有许多是郑虔贬台之后所作。

  杜甫初来长安是在唐玄宗天宝五年(746)。当时他35岁,刚结束了长达十几年的漫游,来长安求仕。郑虔因为唐玄宗的赞誉,已在广文馆博士的任上。虽然“诗书画三绝”的名声很大,但现实中却颇为困顿。杜甫当时写给郑虔《醉时歌》一诗就反映了郑虔真实的生活状况:“诸公衮衮登台省,广文先生官独冷。甲第纷纷厌梁肉,广文先生饭不足。先生有道出羲皇,先生有才过屈宋。德尊一代常坎轲,名垂万古知何用。杜陵野客人更嗤,被褐短窄鬓如丝。日糶太仓五升米,时赴郑老同襟期。得钱即相觅,沽酒不复疑。忘形到尔汝,痛饮真吾师。清夜沉沉动春酌,灯前细雨檐花落。但觉高歌有鬼神,焉知饿死填沟壑。相如逸才亲涤器,子云识字终投阁。先生早赋归去来,石田茅屋荒苍苔。儒术于我何有哉,孔丘盗跖俱尘埃。不须闻此意惨怆,生前相遇且衔杯。”

  郑虔年长杜甫大约20岁左右,以博学多才,杜甫视其为有道长者,常相往还,诗酒之余,也多有请益。如杜甫所作的《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等,大概能说明这些问题。在杜甫后来的记忆中,也有“旧与苏司业,兼随郑广文。采花香泛泛,坐客醉纷纷”这些诗句。而其《戏简郑广文兼呈苏司业》一诗中,还对郑虔当时的落迫之态作过描述:“广文到官舍,系马堂阶下。醉则骑马归,颇遭官长骂。才名四十年,坐客寒无毡。赖有苏司业,时时与酒钱。”

  这首诗中,杜甫称之“戏简”,也可见二人应该是亦师亦友,非常亲近的关系。

  在前人的著述中,也有记载:“虔始为广文馆博士,性嗜酒,不治事,数为长官所诃,怡然不以为意。禄山反,虔于贼受禄山伪署,后窜归,坐免官,故至贫窭。唯苏源明重其才,时时给饷之……”即是说了郑虔不事经营、好酒不羁,以至于潦倒贫困,不时需要他人的帮助才能生活下去。

  因为郑虔陷于贼,并受了安禄山伪职,虽然有说他身在曹营心在汉并向朝廷提供情报,但收复长安后,朝廷仍将其贬谪。

  对郑虔的贬谪,杜甫为之伤怀,虽然不能当面送别,但还是作了一首《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伤其临老陷贼之故阙为面别情见于诗》赠别:“郑公樗散鬓成丝,酒后常称老画师。万里伤心严谴日,百年垂死中兴时。苍惶已就长途住,邂逅无端出饯迟。便与先生成永诀,九重泉路尽交期。”

  之后,杜甫又写了许多怀想郑广文的诗作,以下选录数首:

  题郑十八著作虔

  台州地阔海冥冥,云水长和岛屿青。

  乱后故人双别泪,春深逐客一浮萍。

  酒酣懒舞谁相拽,诗罢能吟不复听。

  第五桥东流恨水,皇陂岸北结愁亭。

  贾生对鵩伤王傅,苏武看羊陷贼庭。

  可念此翁怀直道,也沾新国用轻刑。

  祢衡实恐遭江夏,方朔虚传是岁星。

  穷巷悄然车马绝,案头干死读书萤。

  有怀台州郑十八司户(虔)

  天台隔三江,风浪无晨暮。

  郑公纵得归,老病不识路。

  昔如水上鸥,今如罝中兔。

  性命由他人,悲辛但狂顾。

  山鬼独一脚,蝮蛇长如树。

  呼号傍孤城,岁月谁与度。

  从来御魑魅,多为才名误。

  夫子嵇阮流,更被时俗恶。

  海隅微小吏,眼暗发垂素。

  黄帽映青袍,非供折腰具。

  平生一杯酒,见我故人遇。

  相望无所成,乾坤莽回互。

  所思(得台州郑司户虔消息)

  郑老身仍窜,台州信所传。

  为农山涧曲,卧病海云边。

  世已疏儒素,人犹乞酒钱。

  徒劳望牛斗,无计劚龙泉。

  在这些诗篇中,杜甫详实地记载了他和郑虔之间互相挂念的感情,这是文人相惜的情结。而郑虔对于杜甫那么多的诗,我想也一定会有应和的佳篇。只可惜岁月湮灭,这位多次在杜甫笔下出现的郑虔先生,全唐诗却只留下一首诗《闺情》:“银钥开香阁,金台照夜灯。长征君自惯,独卧妾何曾。”


分享到:
 相关新闻:
 
 微信公众号
  临海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临海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网站律师
临海市新闻网络中心主办 | 浙新办[2006]31号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6 | 浙ICP备06040867号 | 法律顾问:浙江全力律师事务所 李宏伟
临海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联系方式:电话:0576-89366753 电子邮箱:lhswg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