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您当前的位置 : 临海新闻网 >> 人文 >> 历史风情
字号:    [打印]

文脉接地气,贤留台州府

——诗书画三绝的郑虔

作者:马曙明  来源:临海新闻网  时间:2021年11月19日

  微风从远处带着热浪吹来,树上的知了依旧再叫个不停,夏日将去,初秋已经渐渐来临。灞桥外,郑虔最后回望了长安一眼,踏上了地阔海冥之路。官军收复两京后,安史之乱暂告平定,郑虔以从贼三等罪被流贬台州司户参军。

  郑虔(691-764),字趍庭,又字若齐,河南荥阳人。盛唐时著名文学家、诗人、书画家。荥阳郑氏乃五望七姓之一,“累数世而屡显,终唐之世而不绝,簪缨门第,诗礼传家”。郑虔少年时聪明好学,勤奋刻苦,唐李绰《尚书故实》和《新唐书文艺传郑虔传》分别有载其“柿叶练字”的故事。相传,郑虔曾借居长安慈恩寺,因学书无钱买纸,见寺内几间房屋贮有大量柿叶,经僧人同意,遂日取红叶做练字所用,日久终有所成,遂为士林一段佳话。后郑虔以弱冠之年进士及第,其才华获得了主考官和文苑的一致肯定。

  唐朝是一个精彩的时代,安定繁荣促进了文明生长,因而生出伟大的盛唐气象。诗的落英、歌的缤纷,盛唐,是从众多诗人的诗歌中走出来的盛唐。诗歌不仅被供奉在高雅的庙堂中,也普遍存在平常人的生活里。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需要吟诗唱和来装点:故人相逢要唱诗,朋友聚会要唱诗,送别友人要唱诗,出门旅游要唱诗,更不用说谈情说爱、畅抒理想的时候了,诗歌在各种场合吟唱已是常态。

  这是个能把酒喝成诗的国度。长安,一帮文人雅士正聚在一起,少不得饮酒酬唱。“一曲新词酒一杯”,这原是文人素爱之事,曲水流觞,杯停诗出,对于诗人们来说,那个地方是滋生灵感的天堂。著名诗人杜甫在长安期间,在这样的氛围里,结识了郑虔,并一见如故。二人虽相差了21岁,却没妨碍他们成为忘年的莫逆之交,常把酒言欢,席间诗词唱和,每每佳句成章。杜甫对郑虔非常尊重,以“郑老”“老画师”相称,还写了许多有关和郑虔交往的诗,如《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醉时歌》《送郑十八虔》等,尤以《醉时歌》最为感人。诗曰:

  诸公衮衮登台省,广文先生官独冷。

  甲第纷纷厌粱肉,广文先生饭不足。

  先生有道出羲皇,先生有才过屈宋。

  德尊一代常坎坷,名垂万古知何用!

  杜陵野客人更嗤,被褐短窄鬓如丝。

  日籴太仓五升米,时赴郑老同襟期。

  得钱即相觅,沽酒不复疑。

  忘形到尔汝,痛饮真吾师。

  清夜沉沉动春酌,灯前细雨檐花落。

  但觉高歌有鬼神,焉知饿死填沟壑?

  相如逸才亲涤器,子云识字终投阁。

  先生早赋归去来,石田茅屋荒苍苔。

  儒术于我何有哉,孔丘盗跖俱尘埃。

  不须闻此意惨怆,生前相遇且衔杯!

  该诗以杜甫对郑虔的不幸并联系到自己的遭遇,写下了对当下时局的愤懑,又表达了朋友间的惺惺相惜和肝胆相照。诗评家对这首诗推崇备至,说“清夜以下,神来气来,千古独绝”“清夜四句,惊天动地”。

  郑虔不但有诗才,在绘画和书法上也有极高的造诣。除创作大量诗歌外,还写有《天宝军防录》《胡本草》《荟蕞》等截然不同学科的专著,并在长安、洛阳等地遍留壁画、人物水画和书法等作品,备受世人推崇。知识已臻于融会贯通境的郑虔,把才艺发挥得淋漓尽致,据《大唐故著作郎贬台州司户荥阳郑府君并夫人琅琊王氏墓志铭并序》载,郑虔“主司拔其秀逸,翰林推其独步。又工于草隶,善于丹青,明于阴阳,邃于算术,百家诸子,如指掌焉,家国为之一宝,朝野为之三绝。”

  郑虔在任宫廷文艺总管时,公务之余,曾收集一些社会趣闻逸事,写成了八十余卷的初稿,还未成书,却遭人密告“私撰国史”。郑虔闻之,恐慌之下焚烧了所有的书稿,但还是没有逃脱朝廷的追责,被外贬十年,不得回京。

  天宝五年的夏季特别炎热,不过在清晨,太阳还没升起的时候,夜凉笼罩着寝宫的地砖,让人感觉分外清爽。宿酒醒来的唐玄宗,望着不远处的大明宫,那日日欢歌散去的迷茫,纸醉金迷后的落寞,不由地叹了口气,要是李白尚在就好了。把盛唐唱得熠熠生辉的李白,挥挥衣袖,头也不回地离开,使得大明宫里再无新词新歌的装饰,让酷爱诗词音律的唐玄宗怅然若失。阳光斜射到寝殿中,让靠在榻上的唐玄宗不由地眯起了双眼。忽然,一个温文儒雅的人影回旋在脑海里,郑虔。对,郑虔!召郑虔回京!

  就这样,郑虔提前结束了流贬,风尘仆仆地赶回了京师。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天宝九年的一天,郑虔闭门数日,凝聚心神。把藏于胸中的丘壑,蘸笔挥毫,挥就一幅以沧洲为主题的山水大画,并应景赋诗一首,用一手漂亮的书法题写于画上。次日,进宫献于唐玄宗,唐玄宗展卷观之,笔笔入妙,画中有诗,诗中有画,良久方道:“好!好!好!”并欣然提笔御署“郑虔三绝”四字于画上,交付宫人收藏。

  此事过后不久,唐玄宗下诏,特置广文馆于最高学府国子监,诏授郑虔为首任博士,从此广文博士为世人所知,郑虔三绝扬名天下。天宝十三年(754),郑虔迁为著作郎,掌撰朝廷碑志、祝文、祭文等。生活安逸下来的郑虔,创作了大量的书法绘画和诗歌。索求者络绎不绝,门庭若市。郑虔诗书画的遒健朴茂,是来自文人敏感的天性与豁达的胸襟,虽历经磨难,却依然保持着如故的初心。郑虔传世书画极其稀少,原迹仅一幅书法《敦煌残札》却存于俄罗斯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历代美术史家对郑虔的评价,都认为他与王维一样是中国文人山水画的开创者之一,其草书方面的成就,也不亚于张旭、怀素两大书家。

  时事变幻,风云莫测,看似如日中天的大唐帝国,早已暗流涌动,危机四伏,各种问题,陈陈相因,所有前期的积累,在此时也已消耗怠尽。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爆发。被唐玄宗极度宠信的安禄山起兵造反,相继攻陷了洛阳、长安。一朝繁华失尽,来不及撤走的一些官员被安禄山掳去洛阳,郑虔也是其中一员。安禄山在洛阳自立为帝,伪授郑虔为郎中之职。郑虔未曾忘却大义,托病未就,潜以密章致唐肃宗李亨,以表忠心。但两京平复后,还是没有得到肃宗的谅解,被流贬台州任司户参军。

  至德二年(757)腊月,天空飘落的雪花,将整个临海都笼罩在一片白色的世界中。一艘小船,慢慢停靠在渡头上,上来了几个人,带着行李,从西门进入台州府城。

  郑虔以老弱残身,长途跋涉来到台州。台州府所在地临海,负山枕江,虽地处荒僻,但民风淳朴。自西汉始元二年(前85)置回浦县以来,虽人渐有聚集,但文风未开,基本保留汉代习俗。郑虔的到来,其衣着言行的不同,让当地人甚是好奇。郑虔也觉得此地民风大异于中原,台州人与郑虔相互感觉对方的怪异,有“一州人怪郑若齐,郑若齐怪一州人”的说法;郑虔也曾自叹“著作无功千里窜,形骸违俗一州嫌”,继又自勉:孔子虽泽加天下,犹有阳春照不到阴崖,“夫君子过者化”,我今谪此,当需有教化之责。

  次年,春暖花开。郑虔以地方官员身份首次在台州办官学,大阐文教,以教化台州百姓为己任。郑虔把教学的地点,选在台州司户厅衙门里,也是他居住的地方,后人为纪念他,称此地为户曹巷。宋《嘉定赤城志坊巷》:“户曹巷,在州东一里,以唐郑虔为户曹日居此,故名。”设帐于此,大大便利了学子们的学习和交流。官学的创办,仿佛燃起的一朵绚丽的烟花,点亮了府城沉寂的夜空。从此,台州开始了一个文化启蒙的时代。大到冠、婚、丧、祭之类的礼仪,小到升、降、揖、逊之类的礼节,没有不以身作则的,一时郡城“弦诵之声不绝卜于耳”,使得从此以后,台州的民俗日趋淳朴,士风逐渐奋起。

  上元至宝应年间,朝廷下诏“大赦天下”,给了外贬和流放官员们一个回归朝廷和家园的机会。郑虔闻诏,心情久久不能平复。傍晚,他策杖登上了西门城楼,城下的灵江,水波荡漾,远处的月亮清辉,扫尽天边最后的浮云,他凭栏望着长安的方向,回忆十年来的情景,残躯漂泊,备尝艰苦,想到有生之年,还能回归故里,郑虔不由得百感交集,老泪纵横。

  几日后,郑虔准备交接事务归长安,郡人闻之,纷纷前来恳请挽留,言语情深意切,希望郑虔能留下来继续教化民众,郑虔一一相揖称谢,未允未拒。一日公休,郑虔与弟子林元籍等游于西郊八叠岭处,此时春光已去了一半,满目晚春景象。行走间,见有一支竹笋出于石旁,随口出对曰:“石压笋斜出”,身后的林元籍即应答:“谷阴花后开”。郑虔闻言,老怀畅慰,哈哈大笑,言道“好!对仗工整,台州孺子可教也。”回到衙署,郑虔仔细思量一番,如弃台州学子回家,可能断了以后学子学业的进步空间。最后,他决定留在台州,继续教书育人事业。郑虔《进表》上奏皇帝,恳辞复仕,愿遁迹林泉,朝廷复准,郑虔遂留台不归。后人为纪念他,把他当年到过的村庄,改名留贤,即今日西郊的留贤村。

  广德二年(764)秋的一日,几片凌乱的落叶,在空中飞舞,73岁的郑虔,在临海居舍溘然长逝。台人悲痛不已,以厚礼葬郑虔于城东30里白石金鸡山上,“为颂公之德,不忘启蒙之功,特以其故居立祠,以官名地。”唐宋时台州府有户曹巷、户曹祠、留贤村,元有双砚堂(砚为虔故物),明清有广文祠、广文坊、广文书院、若齐巷,近现代有广文坊井、广文路等。

  随着郑虔的离开,开元年间的风云人物已悉数凋零,或丢官或去位,他们的故事也成为历史的一部分。而郑虔在台州留下的读书种子,却流淌在一代又一代人的生命长河里,生生不息。后世之人,尊郑虔为台郡文教始祖。

  郑虔的人文一脉,被台人推崇为典范。薪火传承至北宋,台州官府倡办教育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康定二年(1041),知台州州军事李防于州治后建州学,庙学合一,是为州学之始;景祐四年(1037,)临海县令范师道于先圣庙建县学其他各县先后即庙建县学。南宋时,台州列为辅郡,理学大家朱熹讲学临海、黄岩等地,台州文化教育事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嘉泰元年(1201)“举进士者逾七千”,已有“小邹鲁”之誉。景定三年(1262),台州有县以上书院12处,成了浙东学派的策源地之一。《临海县志稿宅第》引《舆地纪胜》和《辍耕录》载:元,集贤院待制黄岩人周仁荣,在郑虔故宅原址建义塾,曾出土有落款“郑虔”的砚台两方,识为原故物,遂名义塾为“双砚堂”。至治元年状元泰不华即是双砚堂学生,他是蒙古人,随父居台,曾仕台州路达鲁花赤。

  清同治六年(1867),北固山麓建广文书院,继称孝廉堂。十一年(1872)扩建,知府刘璈改为三台书院,院内塑郑虔像,并设孝廉、五贡等课,奉祀广文先生,供考生参拜,以示郑虔是台州“教民立学之始,台郡文教之祖”,故称“广文书院”。清末民国初,移至府学宫东南隅;民国时,三台书院先后改名台州府中学堂、浙江省立第六中学,经不断发展,成为今天的台州中学。

  光绪十八年(1892),台州郑氏集资在大固山重建郑广文祠。院落呈方形,坐西朝东,有正屋三间,北庑屋三间,东南两面砌有高墙,大门横额书“郑广文祠”四字。右款题咸丰二年(1852)杨月,左款题光绪十四年重修。院内设郑广文坐像,边墙嵌明代秦礼谒广文诗,清汪度用杜甫醉时歌韵题郑司户祠碑刻,还有光绪十八年重修碑记,憾毁于1970年,现只存门额和重修碑记。

  自唐以降,历代台州官府、名人学士迎来送往,走马灯似地轮换,但纪念郑虔却从未间断。郑祠集序、祝文、拜谒等诗文流传至今的不下百余篇,充分肯定了郑虔在台州的贡献和体现的人生价值。其中,北宋名臣、徽猷阁待制陈公辅重阳节的祭奠《祝文》一文,恰是对郑虔一生很好的评价:“维公才过屈宋,道出羲皇。德尊唐代,化被台邦……教以正学,启以民彝。人始知学,去陋归儒。家家礼乐,人人诗书,呜呼!公生也既有功于台,殁也诚宜食报于台。”

  


分享到:
 相关新闻:
 
 微信公众号
  临海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临海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网站律师
临海市新闻网络中心主办 | 浙新办[2006]31号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6 | 浙ICP备06040867号 | 法律顾问:浙江全力律师事务所 李宏伟
临海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联系方式:电话:0576-89366753 电子邮箱:lhswg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