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您当前的位置 : 临海新闻网 >> 临海专题 >> 灵江评论 >> 调研文章
字号:    [打印]

汛桥镇关于倡移风易俗树文明新风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屠娟娟  来源:临海新闻网  时间:2022年01月25日

  近年来,汛桥镇聚焦婚丧嫁娶大操大办、封建迷信、薄养厚葬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重难点问题,积极开展抓根本、抓主体、抓流程,新格局、新风尚、新成果的“三抓三新”专项整治工作,形成“一人带一家,一家带一片,一片带一村,一村带多村”特色乡风文明培育之路,让一幕幕文明剪影从“风景”变为“风尚”。

  一、主要做法。

  (一)建章立制抓根本,同心共筑乡风文明新格局。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镇一级,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形成“主要领导全面抓,分片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协助抓”的工作格局,成立以镇主要领导任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办负责人为成员的镇婚丧礼俗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制定工作方案,明确责任分工。村一级,各行政村全部设立红白理事会,由村党支部书记担任会长,推选威望高、能力强且热心肠的“两委”干部、退休教师、老党员担任成员,切实管好婚丧嫁娶事宜。二是突出制度建设,健全整治体系。出台镇级《喜事新办“十个不准”、丧事简办“十个一律”》,对婚丧礼俗事宜操办标准、规模、地点、人情大小予以上限控制。明确“事前宣传引导、签订承诺,事中实时监督、强化管理,事后全面梳理、主动公示”三步法,实现红白事全链管理,破除陈规陋习。出台临海市首个镇级生态葬奖励办法,在镇公墓建设完成两处树葬区,鼓励将逝者的骨灰入葬树葬区。三是完善配套建设,提升硬件设施。鼓励各行政村对文化礼堂、老年活动中心、村办公楼等公共场所进行提档升级,为村民简办婚丧宴提供免费场所。本村人免费使用村家宴场所,非本村人使用10桌以下支付1500元/场,10至20桌支付2000元/场。同时,制定家宴管理办法,配备管理人员,实行家宴逐级申报备案、现场检查制度,促使家宴服务工作规范有序。

  (二)盯标明责抓主体,暖心同育乡风文明新风尚。一是典型示范强引领。健全完善公职人员、党员干部、“两代表一委员”操办婚丧嫁娶事宜事前、事后“两报告”制度,要求率先垂范,自觉签署《汛桥镇文明办婚丧承诺书》,主动报备《汛桥镇操办婚丧情况报告表》,带头控制宴请范围和酒席规模,抵制大操大办婚丧和奢侈浪费歪风,以自身行为引导周边人员共同推进“喜事新办、丧事简办”新风尚。二是引导群众广参与。积极向广大村民以及个体工商户发放倡议书、告知书,提倡厉行节俭、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坚决不搞封建迷信活动,弘扬时代新风。主动与乡村厨师、风水先生、红白事操办者等签订承诺书,引领他们规范自身行为。三是源头治理重防范。紧盯“关键少数”,全面检查婚丧用品摊点,一旦发现有违法违规行为,立即查处整顿,切实规范婚丧用品经营行为。不断加强对乡村厨师、婚丧用品店主等相关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和管理,引导他们更新思想观念。对红白事操办者,严格执行婚丧礼俗报告制度,要求操办者红事提前1个月、白事确定日子必须向村红白理事会报备,经由红白理事会审核后报备给镇纪委。

  (三)评议督查抓流程,善心合固乡风文明新成果。一是组建评议机构。围绕婚丧喜庆事宜,积极开展“党员月评议、行政村季评议”。在镇一级,建立以班子成员、各办负责人、“两代表一委员”、企业代表、乡村厨师代表等30人组成的文明评议会,每季度对各行政村开展评议;在村一级,建立由村“两委”班子、村民代表、老年协会等人员组成的文明评议组,每月对党员开展评议。二是健全评议机制。落实“双向评议”机制,对照《喜事新办“十个不准”、丧事简办“十个一律”》要求,每月由村级文明评议组对党员本人、党员直系亲属及党员联系户在婚丧嫁娶事宜中的表现进行评议,再由镇级文明评议会自上而下对各行政村婚丧整治工作予以评议。三是强化问责追责。将移风易俗工作纳入党员“十二分制”考核,与村干部及行政村年度考核相挂钩。通过评议,对先进典型和优秀人员进行宣传鼓励,并积极向上级推荐为“时代新人”,激活党员干部参与的内生动力。对落后人员和违规事件予以曝光、处置,扣除党员“十二分制”分数,并进行约谈、整改;对累计三次评议排名末位的行政村,取消年度评优对象,倒逼工作落实。

  二、工作成效。

  (一)节约经济成本。依托现有的家宴服务中心、文化礼堂、祠堂等固定场所举办宴席,并严格落实婚事一桌在800元以下,丧事不超过600元/桌的限额规定。这样,对一个普通家庭来说,办一次喜事能节约5至6万左右,一次丧事大约能少2至3万元支出,从而大大为群众“减负”。

  (二)打破陈规旧俗。提倡移风易俗后,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接受并践行文明节俭的婚丧观念。如今,汛桥村民在婚丧事过程中燃放烟花爆竹等扰民行为不见了,电子屏幕车送殡、腰鼓队参与丧事表演等排场行为没有了,公共场所搭设灵堂灵棚,送葬过程中搞路祭、做道场等封建迷信活动消失了……原有的陈规陋习逐渐改变,婚丧礼俗呈现新风貌。

  (三)转变思想观念。通过政府引导,越来越多的村民能够积极响应政府倡导的厚养薄葬观念,开始了树葬、草坪葬等节地生态安葬方式。

  三、深化移风易俗的启示和建议。

  婚丧礼俗整治是一场持久战,只有深入结合本地的人文风俗因地制宜、有破有立,并在宣传、监管、奖惩等方面常抓不懈,才能让好的婚丧习俗得到传承、让婚丧新风得以倡树,也让婚丧陋习最终失去产生的土壤。

  (一)持续加大宣传力度,在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婚丧礼俗整治就要大力宣传陋习的危害,宣传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的好处,加大正反两方面典型案例的介绍与宣传,比如,零彩礼典型,集体婚礼、纪念婚礼、旅行婚礼等文明节俭的婚礼形式,还有那些因婚丧嫁娶大操大办而导致家庭贫困甚至欠债的典型,以此切实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自觉摒弃陋习、摒弃“面子观”、弘扬婚丧嫁娶新风。

  (二)继续完善治理体系,在执行上有人抓有人管。婚丧嫁娶看似群众的个人私事,实则反映着一个地方的风气和文化,事关整个社会的文明风尚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幸福。政府要不断强化职能、落实责任、全面推进。同时,也要进一步完善红白理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具体参与管理群众的婚丧嫁娶事宜。只有真正形成从上到下的治理体系,婚丧嫁娶才能沿着符合大多数群众意愿的方向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才会更加幸福美好。

  (三)建立完善奖惩办法,在导向上树典型倡新风。婚丧嫁娶中陋习的产生有着深厚的土壤,常常存在“抓得严就好转,抓得松就反弹”的现象。因此,要进一步完善惩戒办法,持续对婚丧陋习保持高压打击态势,对天价彩礼、大操大办者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处罚;对“零彩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者在就业、创业、评优选先等事项中给予优待。只有这样,才能让大操大办沿袭陋习者产生敬畏心,让践行婚丧嫁娶新风者更加有荣誉感、获得感,从而让越来越多的人崇尚新风、践行新风。


分享到:
 相关新闻:
 
 微信公众号
  临海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临海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网站律师
临海市新闻网络中心主办 | 浙新办[2006]31号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6 | 浙ICP备06040867号 | 法律顾问:浙江全力律师事务所 李宏伟
临海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联系方式:电话:0576-89366753 电子邮箱:lhswg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