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您当前的位置 : 临海新闻网 >> 人文 >> 历史风情
字号:    [打印]

一代海外交通名著赵宋皇族传世之作

作者:郑瑛中  来源:临海新闻网  时间:2022年02月25日

  临海人、南宋海外交通地理学家赵汝适(音kuo)撰写的我国首部海上丝绸之路志书《诸蕃志》,是名垂地理学史的一代名著。然而,赵氏的生平事迹却早已失传,几百年来讲法不一。1983年,临海县开展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在大田区岭外乡岭外村(南宋钱氏后裔聚居地,著名的吴越王钱镠金书铁券曾藏于此)农民钱元璋家中发现了赵汝适墓志,墓志高99厘米、宽67厘米、厚5厘米。志文为赵汝适长子赵崇缜所撰,共21行,满行36字,楷书阴刻,字体严谨挺秀。志石文字除少数剥蚀外,余皆清晰。赵汝适墓埋于岭外村北一里赵岙山(即赵家坟山),原属宋重晖乡,已早毁,墓志现藏临海市东湖石刻碑林。至此,赵汝适生平的许多悬案昭然若揭。

  赵汝适(1170~1231),字伯可,本籍开封,宋太宗赵匡义八世孙。2016年黄岩出土的浙江省内唯一没有被盗的南宋墓棺赵伯澐墓,其丝绸衣物震惊了考古界,墓主人赵伯澐则是宋太祖赵匡胤的七世孙。赵汝适祖父赵不柔随宋室南渡,始寓居台州,赵不柔曾任潮州通判。《台州府志·赵不柔传》载:不柔“每悼其父死靖康之难,不乐仕进。绍兴初,秦桧当国,避地天台,招之不出。”“天台”是台州的通称,非今天台县。从赵汝适墓志云其娶临海陈氏推断,其祖父不柔很可能寓居临海,但赵不柔在台州居住多久?晚年是否一直寓居台州?尚不得而知。汝适之父赵善待“当绍兴甲戌之岁(绍兴二十四年,公元ll54年),监四明(即宁波)作院,秩满。因寓居焉。”尔后,赵善待虽复仕多年,曾任岳州知州,但最后仍“复还曩时所寓”,卒后“安厝于鄞县桃源乡黄岙山之原”(据宋袁夑《絜斋集》卷十七《赵善待墓志铭》)。可见赵善待晚年一直寓居于四明,汝适出仕以前无疑亦随父所寓。

  汝适之迁居临海,志石未载,《台州府志》谓在“嘉定(1208—1224)中”,从墓志叙述的履历来看,汝适自21岁(绍熙元年,公元1191年)踏上仕途,至62岁(绍定四年,公元1231年)病卒,步步递升,并无停顿,宦海生涯,绝少闲居。其间唯嘉定十一年四月至嘉定十三年因“丁卫国(其母卫国夫人)忧”未任职。因此,其迁居临海推定在嘉定十一年(1218)左右。这已是其父卒后近30年的事,是时汝适48岁。其寓居临海大概是因为他娶大族陈氏的缘故。陈氏出自临海名门,其父广寿(南宋兵部、邢部侍郎),祖良翰(南宋兵部侍郎、太子詹事)均属显宦,与赵汝适祖父辈极可能有交往,且门第高于汝适家族。

  根据墓志的叙述,赵汝适在嘉定十七年(1224)于南剑州知州任上“九月除提举福建路市舶使,宝庆元年(1225)七月兼权知泉州,十一月兼知南外宗正事(治所均在泉州),三年(1227)六月除知安吉州,未上,改知饶州。”据此可知,汝适提举福建路市舶使计两年9个月,同时兼泉州知州一年又11个月、兼知南外宗正事一年7个月。南宋时期,泉州是主要海外贸易港口,又是赵宋王朝外居皇族的聚居地。赵汝适在这3年不到的时间里,先后一身兼三职,既担任一路(省)之市舶提举,又代理一州之知州,且掌管一方外居宗室之要职,可知南宋朝廷对他的倚重。

  泉州港崛起于唐代中期。其时,泉州己与扬州、广州、交州并称为中国四大对外通商口岸,成为中国与亚洲国家海外贸易的重要港口。人口是古代一个地区开发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在开发初期更是绝对的指标。唐代泉州的人口就已经超过福州的人口,位居福建首位;如,唐开元年间泉州50754户,福州31067户;元和年间泉州35571户,福州19455户。北宋中期的地理总志《元丰九域志》记载,宋初的泉州仍延续唐五代时期的人口规模,即使析出了兴化(莆田),即使那时的福州还包括宁德等地,但泉州的户数人口依然比福州多。由此可见,唐至元代的泉州是全国当之无愧的中心城市之一,可谓风华绝代。

  北宋元祐二年(1087)朝廷在泉州设立福建路市舶司(长官称提举市舶使),这标志着泉州的对外贸易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南宋徽宗即位后,解除了与“高丽、日本、大食诸蕃”的通商禁令,批准在泉州实施一系列优惠国内外舶商政策。如果说在北宋时泉州港的对外贸易还屈居于广州港的话,那么从南宋开始直至元朝的200多年中,泉州港的对外贸易已超过广州而跃居为全国最大的贸易港口。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其“游记”中感慨万分地写道:“刺桐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大批商人云集这里,货物堆积如山,的确难以想象,”他把泉州港和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亚历山大港相提并论。另一位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图泰在泉州考察,亲眼看到泉州港是一个“天然之良港”,写道:“由余观之,即谓世界最大之港,亦不虚也。”前几年发现的意大利犹太商人雅各·德安科纳的手稿,记录了元代泉州港的繁华景观,称其为“光明之城。

  当时泉州的海外通商贸易十分兴旺,亚非各国商人大量来泉。赵汝适任内勤办舶务,利用闲暇,遍访当时侨居泉州的蕃商,并于宝庆元年(1225)完成近3万字的专著,分上、下两卷,题名《诸蕃志》。其《自序》云:“汝适被命来此,暇日阅诸番图,有所谓石林、长沙之险,交洋、竺屿之限;问其志,则无有焉。乃询诸贾胡,俾列其国名,道其风土,与夫道里之联属,山泽之蓄产。译以华言,删其秽渫,存其事实,名曰《诸蕃志》。”

  《诸蕃志》是我国首部系统记述海上丝绸之路的志书,它翔实记载了东自日本、西至东非索马里、北非摩洛哥及地中海东岸诸国的风土物产及中国沿海至海外各国的航线里程及所达航期,是宋人了解海外情况与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参考。《诸蕃志》为后来《宋史》外国列传所本,更是今人研究古代中外关系与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文献。其书记载的海外情况与海外交通贸易,比欧洲《马可·波罗游记》早70多年,比元代汪大渊《岛夷志略》早120多年。原书久已佚亡,后人从明代《永乐大典》卷四二六二“蕃”字韵下辑出。19世纪末,《诸蕃志》率先受到西方学者的关注。1911年9月,德国汉学家夏德、美国汉学家柔克义合注的英译本,由俄国圣彼得堡皇家科学院印刷所刊行,轰动了西方史学界,此后“出口转内销”,引起国内学术界的重视。最终,中外文化交流史学家冯承钧利用自己过人的中外文能力将前人的成果加以吸收和整合,与时俱进,踵事增华,使《诸蕃志》的注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使这项跨国文化工程获得了堪称完美的结局。本文仅举例《诸蕃志》记录的五条以泉州为基点,通往南洋、西洋诸国的航线,来纪念这位南宋先贤对海外地理学的贡献,以飨读者。

  一、泉州至东南亚半岛的交趾、占城、真腊航路:从泉州出发,舟行十余日可达交趾。由泉州港启航,通广州,过万里石塘,经交趾,顺风舟行20余日可达占城。占城使臣向宋朝朝贡,多搭乘泉州海商的船到中国。从泉州往真腊,顺风一个来月就能抵达,如从占城启程,大概需要五到七天的时间。

  二、泉州至马来群岛的三佛齐、阇婆、渤泥等国航路:三佛齐在泉州之正南,冬天自泉州港启航,经凌牙门,由马来半岛往南可至三佛齐,或循占城航行往南亦可到达。三佛齐为南海诸国中最大者,扼南海诸番交通之咽喉,舟舶辐辏,万商云集,因物流集散而成南洋最富有的国家。阇婆“于泉州为丙巳方,率以冬月发船,盖借北风之便,顺风昼夜行月余可到。”渤泥“在泉之东南,去阇婆四十五日程,去三佛齐四十日程,去占城与麻逸各三十日程,皆以顺风为则。”

  三、泉州至菲律宾航路:泉州至菲律宾航路有两条,一条从泉州出发,经广州、占城、渤泥,至麻逸;一条由泉州出发,经澎湖、琉求(台湾)至麻逸。由于后一条航路要横渡台湾海峡,风险较大,宋代主要还是走前一条航路。

  四、泉州至印度的蓝无里、故临及阿拉伯半岛航路:自泉州港放洋,经三佛齐,穿过马六甲海峡,沿孟加拉海岸,抵故临。泉舶四十余日可到蓝无里,必须过冬后,等南风到来时才能出发进入波斯湾。大食“在泉之西北,去泉州最远,番舶艰于直达,自泉发船四十余日,至蓝无里博易住冬,次年再发,顺风六十余日方至其国。”

  五、泉州至亚丁湾和东非的弼琶罗(今东非索马里)、层拔(今桑给巴尔)航路:从泉州港出航,经南海、三佛齐、故临至波斯湾;再由波斯湾沿阿拉伯海岸西南行,即可到达弼琶啰、层拔等地。单程顺风需160天,往返一趟大概需要两年时间。

  赵汝适于宝庆三年(1227)改任饶州知州,后代理江东提刑,汝适以疾辞请奉祠,遂主管华州云台观。绍定四年(1231)七月致仕,九月卒,葬临海县重晖乡赵岙山(今大田街道岭外村)。


分享到:
 相关新闻:
 
 微信公众号
  临海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临海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网站律师
临海市新闻网络中心主办 | 浙新办[2006]31号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6 | 浙ICP备06040867号 | 法律顾问:浙江全力律师事务所 李宏伟
临海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联系方式:电话:0576-89366753 电子邮箱:lhswg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