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坚持区分层次,及时指导,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防止走过程和形式主义。”“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是一句易懂的俗语,“锁”是指问题,“钥匙”是指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广大党员干部在处理复杂形势、复杂矛盾、繁重任务时,要学会把握任务的轻重、分清矛盾的主次,利用调查研究找准“锁”,通过统揽大局探寻“钥匙”,精准施策、对症下药,才能做到“精细作为”。
利用调查研究找准“锁”,切忌走马观花、浮于表面。不少干部对于调研工作流于形式,下基层拍两张照片就当调研完成,调研报告多是在办公室中闭门造车出来的,这种“走秀式”调研不仅得不出正确的决策,更拖累了基层、妨碍了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调查研究的过程就是科学决策的过程,千万省略不得、马虎不得。”广大党员干部要提高调研能力,就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多到情况复杂、矛盾集中、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在具体工作中把准问题的“症结”,同时也要注重调查研究的深度,必须坚持问题导向,针对性地开展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找准问题的“症结”。只有这样才能找准“锁”,保证工作方向不偏不移,真正做到解决问题不走形式。
通过统揽大局探寻“钥匙”,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基层工作千头万绪,面对纷繁复杂的工作,一些干部做事不分轻重缓急,有时“捡了芝麻丢了西瓜”,造成上级的政策方针难以真正落实到基层。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自觉从大局看问题,把工作放到大局中去思考、定位、摆布,做到正确认识大局、自觉服从大局、坚决维护大局。”广大党员干部要树立大局观念,坚持系统性思维,做到统揽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以大思路、大格局谋划工作,才能破解难题、赢得主动。同时,要善于“纲举目张”,不能简单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应该把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坚持整体推进、分类指导的原则,在摸清现状的基础上精准施策、对症下药。
学会在精微细致中“打开锁”,不可敷衍了事、得过且过。现实中一些党员干部抓落实不细致,存在“大而全”的毛病。认为干工作是给上级看的,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习惯于“大致”“可能”“也许”,满足于“差不多”“还凑合”“能将就”,凡此种种,都会为未来工作埋下隐患。所谓“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从精准扶贫消除了中华民族千年来绝对贫困的问题到精准防疫保障了数十亿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都蕴含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致广大而尽精微”的理念。广大党员干部工作要有“绣花”精神,精准描绘,力求细致极致、精益求精。在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上,不能有差不多的侥幸心理,也不能马马虎虎、大而化之,应从点滴做起,确保工作中每一环节均规范细致,方能积小胜为大胜,以实际行动提升群众的认可度与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