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络上大火的酸梅汤是我国最古老的传统饮料之一。《本草纲目》提到:“梅实采半黄者,以烟熏之为乌梅。”它能除热送凉,生津止渴,还能用于治疗咳嗽、霍乱、痢疾。
酸梅汤的原料有乌梅、山楂、陈皮、薄荷、桂花、甘草等。现代研究表明,酸梅中的有机酸含量非常丰富,其中还有一种特殊的枸橼酸,它能有效抑制乳酸,驱除使血管老化的有害物质。身体内乳酸含量过高,是导致人疲劳的重要原因。因此,喝酸梅汤可以起到很好的提神作用,让肌肉和血管组织恢复活力。
另外,酸性物质还可促进唾液腺与胃液腺的分泌,不仅生津止渴,还有避免晕车、醒酒的作用。酸梅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其中维生素B2的含量极高,是其他水果的数百倍。虽味酸,但它属于碱性食物,当肉类等酸性食物摄入过多时,喝点酸梅汤更有助于体内血液酸碱值趋于平衡。
自制酸梅汤流程如下:
1.将以上原料清洗干净并装入碗中,加水泡半小时以上;
2.锅内加5升水,并将浸泡的水和原料一起倒入锅里,最好用过滤袋或者纱布包在一起,防止残渣掉落在汤里;
3.大火烧开后加入适量冰糖,再转小火慢熬1小时。也可加入红糖、蜂蜜(蜂蜜需在关火后再加);
4.熬好后放凉即可饮用。
除了酸梅汤,初秋还有哪些养生要点呢?
“秋燥”伤人,养生方面要注重宣肺化痰、滋阴润燥。秋季处于“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应注重“调和阴阳”进行养生保健。
饮食调养
白露过后,天气虽凉爽,但秋燥未减,此时易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大便干结及皮肤干裂等症状,严重的会导致鼻腔出血。饮食上应多吃梨、枇杷、番茄、芝麻、蜂蜜等柔润食物,还应多喝水,以保持肺脏与呼吸道的正常温度。
秋季人体的精气开始收藏,有利于补品的吸收藏纳,是改善脏腑功能、增强体质的好时机。可选用一些补而不峻、防燥不腻的平补之品,如桂圆、莲子、红枣、山药、枸杞子、黑芝麻、核桃仁等。
穿衣助手
气候逐渐转凉,特别是一早一晚,温度较低,不宜再穿着吊带短裤,宜穿长衣长裤,注意四肢保暖,避免受凉。
起居作息
夜间睡觉不可开窗,以免受凉。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开窗通风时也应注意保暖。另外,不要在晨雾中锻炼,以避免空气污染导致呼吸道疾病加重。
精神调养
秋天主收,此时情绪会慢慢收敛,表现出不亢奋、不郁结的特点。可培养良好的习惯,逐步调节自己的脾气、习性和个性,使情绪稳定。调理身心,注重“气和”,减少忧虑、暴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