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您当前的位置 : 临海新闻网 >> 人文 >> 文学
字号:    [打印]

盛放在岙底罗的“君子兰”

作者:卢彦彤  来源:临海新闻网  时间:2023年10月27日

  岙底罗原名岙底卢,是临海市江南街道康平村的一个自然村,因四面皆是高山,村庄基地凹下去,形似锣底而得名。

  岙底罗村已有800多年历史,2016年11月被评为国家级古村落。该村文化院落主题鲜明,每个院落都有其独特的魅力。竹器制作文化大院、农耕文化大院、家风家训馆目前处于建设阶段,诚义文化大院(即李景庆故居)与婚庆文化大院(即周家大院)已建设完成。

  2021年1月1日,我从崇和门出发,同行的还有卢老师、小张,经小溪到岙底罗村。车子沿着山路盘旋而上,大约过了半个小时,周围的气温开始下降,我抬头望向窗外,香年溪正静候我们的到来。在文化礼堂附近停好车子后,我们下车漫步。

  始建于1882年左右的周家大院位于上村头,村前有一座七孔石桥,用石板与砾石修缮而成,桥面平坦,桥下的香年溪映出远山,如碧玉一般透亮。香年溪起源于双尖山,它柔婉曼妙的风姿,将岙底罗的山、石、树、桥、民宅融为一体,铺出一幅清新恬淡的古村画卷。

  “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香年溪以水之气凝聚天地,与周家大院两两相望,晴朗的天空湛蓝湛蓝的,将溪水衬得愈发清明,饱经风霜的周家大院,吸引着我们前去感受它的“温厚”。

  周家大院是一座四合院,保持了清至民国时期的建筑特点。台门上的牌匾写着“周家大院”四个大字,两边的楹联为:“雎鸠鸣对青山绿水一生证,并蒂成双古俗村风万代传。”牌匾下方是一扇原木色的木门,门上挂着绸布大红花,门墙由毛石堆砌而成。门前有一对抱鼓石,鼓顶的瑞兽是貔貅,圆形的大鼓上有荷花等浮雕,鼓钉在大鼓侧面排成一个圆圈,小鼓前雕刻如意,大小鼓为如意抱,层层相抱,圆圆相连,寓意着富贵圆满。这一对礼制的文化符号为古朴庄重的建筑增添了高贵活泼的气场。

  进门后,古拙而喜庆的气息扑面而来,石头砌就的四合院,上下两层,主要以山中开采的条石、砾石、青砖、原木为材料,走廊通道开阔,东西各有厢房,抬头可见二楼那一串串高高挂起的红灯笼,每一个上面都写着“周家大院”四个字,它们仿佛一只只红色的柿子,呈现着“事事如意”的喜人气氛。简约复古的石墙上有规律地挂着一张张古时定婚、迎亲等传统中式婚礼习俗的图文解说。抬头随处可见的大红绸,为灰调的建筑增添了花开的富贵喜庆。

  院内走廊的竹筛盘上,晒着各色农作物:花生、板栗、柿子、菊花、辣椒、茴香、瓜子、萝卜丝、橘子皮、洛神花等,原来这是周家大院的晒秋活动。晒秋是农家喜庆丰收的盛典,承载了古人对五谷丰登的期盼。四合院中间种植着各种花草,青石板上放着一个谷桶,上面写着:“丰衣足食”。简短的几个字,道出了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热忱与向往。

  参观了周家大院主人周小军的书房后,他十分客气地请我们喝茶。茶桌旁有一副醒目的对联:“烟锁池塘柳,鸫栖萳苝中。”此对联书写得苍劲大气,雍容洒脱。

  “烟锁池塘柳”最早见于明朝陈子升的《中洲草堂遗集》,被认为是历史上的绝对。上联五字均是名词,“锁”字既可以作为名词,又可以作为动词。结构上五个字使用五行作为偏旁,池塘一词是由池、塘组成并列结构的名词,句中烟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雾轻如烟。淡淡的烟雾笼罩在池塘与岸边的柳树上,春色像被锁住了似的。上联的意境清淡幽雅,用词工整,结构巧妙,意境优美,又隐藏了五行,造成下联难配,于是便成了千古绝对。

  看我们的目光都集中在这副对联上,周小军便饶有兴致地与我们探讨起来。他说,此对联描述的画面静中有动,虚中有实,轻烟薄雾似锁非锁,在池塘与柳树之间环绕;鸫鸟或栖息或飞翔,在芦苇与野薤之间徘徊,表达了悠闲自在的意境,映照了自然的景象,衬托了农家的生机,颇有趣味。

  我们一边品茶,一边聊天。据了解,今日的周家大院,坐西南朝东北,是当年香年溪畔的周家菜地,清光绪年间,周小军祖父的主宅距离周家大院五六百米。老人以手艺持家,家道殷实,但连娶两房都没有生下一儿半女,第三房也只生下一女。他的祖父深谙风水之道,在菜地的一处乌龟池建起了院子,随后娶了第四房,生了四儿三女,现在的周家人丁兴旺,子孙满堂。周小军坚持以德来克己复礼,是村里有名的孝子。2014年,周家大院屋顶漏了,在椒江工作的周小军考虑到父母年事已高,便放弃在椒江的工作,回到了老家。2015年,他将破旧的大院进行了修缮。

  历经了百年风雨洗礼,周家大院焕发出新的生机。从小在此长大的周小军对这座院子充满深厚的感情,他打造了以婚庆为主题的四合院,希望更多人能来这里体验传统中式婚礼,感受古代百姓的幸福感。他还收集原生态的食材,打造一个有“周家味道”的农家乐。

  有人曾用“失根的兰花”比喻身处异国他乡的游子。我想,周小军回到岙底罗村,留住了周家的文化,守住了周家大院的根。如果可以把一个院子比喻成一种花,我愿意称周家大院为君子兰,一朵承载文化、寄托乡愁的君子兰,它散发芳香,盛开在岙底罗村。


分享到:
 相关新闻:
 
 微信公众号
  临海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临海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网站律师
临海市新闻网络中心主办 | 浙新办[2006]31号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6 | 浙ICP备06040867号 | 法律顾问:浙江全力律师事务所 李宏伟
临海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联系方式:电话:0576-89366753 电子邮箱:lhswg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