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您当前的位置 : 临海新闻网 >> 新闻 >> 临海新闻
字号:    [打印]

注意!这样的承诺不可信

作者:王晏莹 通讯员卓书逸  来源:临海新闻网  时间:2025年07月25日

  “投入1500,回报15万”——这样的诱惑让市民鲍先生陷进骗子段某某的圈套,栽了跟头。近日,段某某因伪造银行信息、冒充国家安全机关人员实施诈骗,被市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两年三个月,并处罚金2.5万元。

  2022年11月至2024年3月间,段某某抓住鲍先生的贪利心理,接连编织谎言设置骗局。先是谎称陷入离婚官司急需用钱,随后又冒充国安系统人员,承诺为鲍先生安排工作。为让骗局更逼真,他用P图技术伪造银行余额短信截图,谎称账户内有2000万元资金。

  在逐步获取鲍先生的信任后,段某某抛出了更具诱惑性的诱饵,那就是“投入1500,回报15万”的承诺。鲍先生对此深信不疑,先后向段某某转账8万余元,可直到钱转出去,所谓的“好处”始终不见踪影,他才惊觉被骗,随即报警。

  案件办理中,承办检察官梳理出此类诈骗的典型套路:一是利用高仿真P图技术伪造银行信息,制造“有实力”的假象;二是冒充国安人员,通过“恐吓话术”“隔离操控”等手段对被害人施加心理压力;三是以“低投入高回报”为诱饵,诱导被害人持续转账。正是在段某某抛出“离婚官司急需用钱”“安排工作需打点”“投入1500,回报15万”等谎言后,鲍先生昏了头脑。在此,检察官提醒市民,凡是自称国安人员要求你转账汇款的,极有可能是诈骗分子,应立即报警核验;面对“先掏钱得厚利”的诱惑,务必保持警惕,牢记“不转账、多核验”。


分享到:
 相关新闻:
 
 微信公众号
  临海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临海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网站律师
临海市新闻网络中心主办 | 浙新办[2006]31号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90050 | 浙ICP备06040867号
临海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联系方式:电话:0576-89366753 电子邮箱:lhswg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