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把这批物资打包,扫描掉!”“有点重,快过来帮把手!”……由于新冠肺炎的肆虐,管制后的杜桥镇空旷冷清,路上车流稀少,难见人影,但踏入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浙江省临海市分公司杜桥支局的邮件处理场地时,却有截然不同的繁忙景象。
杜桥支局局长金鹏告诉记者:“防疫物资收件高峰是从2月5日开始的。随着疫情形势越发紧张,本地的民营快递基本已经停业了,加上全市实施全面通行管制,目前只有我们邮政全力保证寄递通道畅通。”
考虑到杜桥是全国最大的眼镜生产基地之一,金鹏立即针对防护镜等物资的收寄、运输环节提前做了安排,但在人员安排上,他犯了难。“出于员工健康考虑,我们执行了轮班制度,但是,2月5日,防疫物资收寄高峰的这一天起,我们支局的全体揽收员便坚持每日到岗,内勤人员、专投人员以及员工家属纷纷自告奋勇加入战斗,大伙都想为抗击疫情出一份力。”金鹏说。
由于收寄的物资来自500多个大中小型企业客户,为了保证当日物资在日终前及时收寄与发放,他对现场作业流程做了进一步细化,每日现场专设2辆邮车,高峰期时6名揽收员在支局现场揽收,完成收件后4人直接装车,减少中间场地堆放环节。其余人员机动安排,在现场收寄压力减少后再组织揽收员前往限制通行的客户处揽收。据了解,在4天不间断的高强度战斗中,杜桥支局累计收寄护目镜等防疫物资5241箱,发运8.6米邮车5车次、6.8米邮车4车次、4.2米邮车1车次。
“对于当天收寄的邮件,我们保证当天发运出去。这几千箱护目镜体积都不小,轻的十多斤,重的七八十斤,每天搬到晚上最后一班车发出也没有一个人叫苦喊累的。”金鹏颇为感动地说,“疫情就是命令。抗击疫情,为人民服务,我们邮政人义不容辞。”
截至2月10日,金鹏已经在支局员工宿舍住了8天7晚。连续多日的奋战,戴着口罩依然挡不住他憔悴的面容,原来其妻子店里的员工3日当天从温州回到临海,由于温州疫情严重,村里立即对他的家人进行了隔离观察。面对摆在面前的两个选择,金鹏果断选择了回单位。“进了家门就要被隔离观察14天,那抗疫前线的战斗怎么办,我是支局的指挥员,更是上阵的主力军,关键时刻,我要确保邮政工作做好,我想家里人会理解我的。”金鹏说。
疫情面前,杜桥支局全员拧成一股绳,始终坚守岗位。全市实行管制后,员工们在备好工作证明,做好体温跟踪登记的前提下,每日跟随入村的邮车回到场地以保证邮件的正常处理。陈潘英是一名揽收员,家住距离支局20公里的桃渚镇。她将孩子交给亲戚后,就一直住杜桥镇的娘家。她说:“穿上这身绿制服,就要为人民服务,怎么能少了我呢?”林军是一名投递员,在完成当日的邮件投递后,他总会留在支局协助收寄,有人让他早点回去照看家里的孩子,他手一挥,咧着嘴笑开了:“特殊时间,我想多出一份力嘛。”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杜桥支局众志成城,以必胜的信心和决心,以“国家队”的担当和责任,全力支持抗击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