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朱支国时,高高瘦瘦的他正在接待一位来访群众,只见他认真又耐心地倾听,时不时地做记录。
63岁的朱支国在白水洋镇上官村当了17年的村委会主任,退休后仍发挥余热,一口答应了白水洋镇政府的返聘邀请,从去年开始在镇里当起了一名信访代跑员。
朱支国的这份工作很繁杂,大到土地、山林等复杂纠纷,小到夫妻不和、邻居吵架等细小琐事,村民们都会来找他。来信访的群众大多带着情绪,态度不好,朱支国接待时也不生气,先给端杯茶、递根烟,等对方情绪缓和一些,才开始做工作。
当了20多年的村干部,朱支国因为人缘好、又热心,在当地有着一定的威望,大家有矛盾、有困难,首先想到的调解人就是他。正因如此,朱支国平日里没有工作日和休息日之分,只要群众有诉求来喊他,即使是周末他也没二话,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对于村民的合理诉求,他认真了解核实后,积极与相关职能部门对接,力争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努力让群众在当地就可解决信访诉求。对于一些信访积案,比较棘手,不是三言两语甚至几天就能解决的,他也有自己的办法。近一年来,朱支国和同事们一起化解处理各类矛盾纠纷、涉信访案件百余件。
作为信访代跑员,朱支国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同时,作为一名已连任四届的市人大代表,他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为人民要担当”的诺言,多年来积极倾听基层群众的诉求,感知百姓冷暖,就广大农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建言献策,先后在美丽乡村建设、农民住房保障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建议。
“群众通过信访渠道提出诉求,也寄托着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和期望。老百姓选我当代表,是信任我,让我为他们反映心声,我当然不能辜负他们。”朱支国说,今年“两会”,除了结合自己工作实际,在全市信访工作处理方面提出建议外,他还准备将农村老百姓的农医保缴费问题作为议案提交。
“农医保缴费金额逐年增加,这对于农村收入不高的群众来说,费用有些高,缴纳存在着一定困难,大家的呼声反响比较大,希望政府考虑农村这部分弱势群体,帮助解决这个难点问题。”朱支国说,此外,受此次疫情影响,白水洋很多老百姓对今年杨梅、桃子的销路有点担心,他也将把老百姓这个焦虑担忧的问题带到“两会”,希望政府重视,通过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举措,增加农副产品产业链,突破销售“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