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从汇溪镇获悉,5月6日,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授予汇溪镇“中国古建筑工匠之乡”称号。值得一提的是,该镇是全国首个获此“国字号招牌”的乡镇。
去年,汇溪古建工匠在尼泊尔兰毗尼建设的中华寺,还获习近平总书记点赞,被誉为“中尼宗教文化交流的标志”。
近年来,汇溪镇深入实施“古韵汇溪生态小镇”发展战略,全力谋划“古建筑工匠之乡”建设思路,努力探索实施一系列鼓励发展和传承的政策措施,建立集古建工匠培训、古建技艺展示、古建产业发展为一体的古建传承基地,让汇溪传统工匠建造技艺和保护技法得以传承和发扬。目前,该镇从事古建筑行业的人数达到3000余人,占全镇劳动力总人数的近20%,有13名“汇溪古建人”被国家文物局誉为“中国传统建筑名匠”。另据不完全统计,“汇溪古建人”所参与、主持修建的古建筑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200余处,各地市标志性建筑50余处,国外标志性文化建筑10余处。
为了将古建文化“留下来”“传下去”,该镇建立了古建博物馆、古建技艺学堂及古建创意产业园,并特聘古建大师黄大树先生为首席讲师,13名中国古建名匠为特邀讲师,常态化开设青少年兴趣培养班、古建技艺传授公益班、古建文化传承班,手把手向社会各界爱好古建人士传授古建技艺。
下一步,汇溪将继续挖掘古建文化内涵,全力打造集古建装配、工匠培训、体验旅游等功能为一体的古建特色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