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您当前的位置 : 临海新闻网 >> 人文 >> 文体
字号:    [打印]

“希望有更多人去了解葫芦丝的艺术之美” ——访国家一级演奏员李春华

作者:李萍娟  来源:临海新闻网  时间:2020年12月25日

  有一种音乐人是天生的乐者,艺术是他们发自内心的要求,音乐是他们生命最出彩的一部分。著名葫芦丝演奏家、作曲家李春华就是这么一位求大美于心,不断思索并前行的艺术家。现代人做事流行高效,到处寻捷径,而李春华在攀登艺术高峰的过程中,执守自我,不断探索创新,让传统民间乐器葫芦丝绽放时代华彩。

  近日,记者借着我市举办的“丝韵临海”台州府城葫芦丝新创作品赏析音乐会,有幸走进这位葫芦丝艺术大师,听李春华分享他的“葫芦经”。

  记得法国艺术家杜尚曾说过,艺术是一种瘾,类似吸毒的瘾。自幼酷爱民族音乐的李春华,与大多数音乐人一样,从小就染上了这种“瘾”。幼年时他就跟随祖父和父亲学习民族乐器的演奏。在昆明师范学校读书时的他,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了葫芦丝,当即被葫芦丝演奏出来的美妙音色吸引,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当时一个葫芦丝要80块钱,我一个月的零用钱只有5块,攒了大半年才花了50块钱买了一个跟葫芦丝同类的巴乌。”回忆最初学习葫芦丝时的窘迫,李春华嘴角却掩不住一丝笑意,那份发自内心快乐和幸福,是时间对逐梦人的最好褒奖。在昆明师范学习期间,李春华师从著名作曲家、音乐电教板发明者王绍禄先生学习音乐理论及葫芦丝、巴乌演奏,后考入云南艺术学院继续深造的他又得到了民族管演奏家杨建生副教授、哏德全先生、李贵中副教授的悉心指导。

  “正是对葫芦丝的这一份感情,才让我走到了今天。”多年来从事葫芦丝教学的李春华还将自己的学习和教学心得整理成书,在1999年,编著了第一部葫芦丝教学作品《葫芦丝巴乌实用教程》。此后又陆续编著了《超七孔葫芦丝入门》《超七孔葫芦丝基础教程》《葫芦丝拓展教程》等教学作品。

  李春华告诉记者,葫芦丝虽然简单好上手,不过,上手虽然容易,但是学起来,还是需要专门的教材和专业老师指导。随着葫芦丝被更多的人所了解,很多葫芦丝爱好者不再满足于演奏一些简单乐曲。李春华应广大学习者的要求,又在2002至2005年录制了《怎样演奏好葫芦丝巴乌》《怎样演奏好葫芦丝巴乌经典名曲》《葫芦丝巴乌一点通》等多部教学片,让葫芦丝得到更大范围的推广和普及。

  凭着对葫芦丝的痴爱,李春华在不断提升自己葫芦丝演奏技能同时致力于各种教材的编写和各种公益讲座。他一直相信,真正经典的艺术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的。

  “很多初学者觉得葫芦丝简单,其实越是入门简单的艺术,提升越难。”在跟记者聊天中,李老师为记者展示了两款“超七孔葫芦丝”。“‘超七孔葫芦丝’可以把葫芦丝的音域从原来的一个八度多一个音的狭窄音域,拓展到两个八度以上。”记者仔细观察了一下李老师手中的十孔葫芦丝,在右手小指的位置,较普通葫芦丝多开了一个孔,这样一个变化,小指就可以负责两个音。 “我现在都要求我的学生,七孔、九孔和十一孔葫芦丝都必须会演奏,有难度,才能挑战自己。 ”于李老师而言,这才算是一个合格的葫芦丝教师或演奏者。

  在李春华老师看来,葫芦丝艺术的发展,不能止步于乐器本身的拓展,作品的拓展才是传统艺术魅力的注鲜剂。多年来,他走村串寨,了解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收集民间音乐素材,2005年,创作了第一首原创音乐《打跳欢歌》,此后又陆续创作了《蓝色的香巴拉》《雪莲花开》《断桥残月》《木鼓神韵》《梨花雨》《孤独的黑骏马》《炫动时光》《山之子》《春暖花乡》《赛马变奏曲》《茉莉流香》《醉雨》《茶舞》《美丽的金银滩》《云之南畅想曲》等作品。

  采访中,与记者谈及对临海的印象,李春华说,来临海已经不是第一次,早在10年前他就已经过临海,觉得临海是一个文化底蕴浓厚的千年古城。在那时就萌发了在古城临海办一场葫芦丝演奏会的想法。 “这次的新创作品赏析音乐会就想把最新的作品,最好听的旋律呈现给临海的听众,希望在临海也有越来越多的葫芦丝爱好者来传承这份传统艺术。”

  弘扬民族乐器,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喜爱葫芦丝,让更多的人听到葫芦丝的声音,这便是李春华最大的愿望。


分享到:
 相关新闻:
 
 微信公众号
  临海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临海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网站律师
临海市新闻网络中心主办 | 浙新办[2006]31号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6 | 浙ICP备06040867号 | 法律顾问:浙江全力律师事务所 李宏伟
临海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联系方式:电话:0576-89366753 电子邮箱:lhswg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