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您当前的位置 : 临海新闻网 >> 人文 >> 历史风情
字号:    [打印]

书法,别样的人生 ——近看远观卢乐群

作者:禾 睦  来源:临海新闻网  时间:2021年08月13日

  这是我所有作品中写作时间最长的一篇人物印象记,没有之一。由于因缘和合,我较早与台州一些书画家有所接触,从上世纪70年代的卢乐群、李文宽、林月中,到80年代的项春晖、徐三见、冯质彬、王及、张直生、冯燕平等。1970年认识卢乐群时,我在读初中二年级,当时,他在“十伞巷”的那两棵400多岁的银杏树附近,与他人一起创办“巾山纸箱厂”,而我就住在一巷之隔的四顾巷,平时到南门粮站买米、买粉、买杂粮,都要经过该厂。远望近观,几番接触,卢乐群浓眉俊秀、低调平和、喜欢安静,平常对话多一问一答,颇有古代文士之风,特别是他的一手好字,深深印入脑海。

  “字是头碗菜”是临海老话,而我的字偏偏很差。从小学到大学,一直没有受过正规的书法训练,从此落下写字歪歪斜斜的后遗症,因此,对字好者特别羡慕,或者说是对书法家打心底里崇拜;加上喜欢钻故纸堆,对墨香中带有书卷气的文人、学者更是私心仰慕;同时,作为“老三届”边缘人,曾经社会变革之沧海,一夜之间从红孩儿划归“走资派”子女,对忍辱负重、自强不息者敬重有加;而卢乐群乃好字、文气、自强三者齐全,自然,从认识始,我辄引以为榜样、私心学之。

  我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单位和宿舍就在北固山麓,与卢乐群的“听涛阁”直线距离不到千米。2000年以后,我的“禾睦山房”与卢乐群的宅院又同处一个街道,走动也方便。卢乐群成了我接触时间最长、走得较近、彼此间能理解、会懂得、好交流的一位书家长者。

  一晃,与卢乐群相识已半个世纪。

  5年前,我退休了,重拾对文学的兴趣,凡游山玩水,读书观影,把酒言欢,遇事逢人每有感触,就动笔写些诗文,或叙事、或议论、或抒情。这时在心里的某个地方总有一个声音在不时提醒:写写卢乐群。

  卢乐群性格内向,讷言敏行,晚年更趋淡泊宁静,韬晦其事,养志写意,不求外奖,屡屡婉拒采访宣传,私事亦多不为外人所知。大有知足不辱,知止不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老庄味道。凭我的接触,资料不够丰满,了解只在浅表,于是,一拖再拖。好在卢先生理解,为我开方便之门,去年才着手整理思路。

  此刻,我轻轻打开面前一份历史资料,顿时,从《临海撤县设市“30年30人”推荐表》中优雅地飘出一阵沁人心脾的墨香:

  卢乐群,1942年8月生人,出身于重庆一个书香门第。幼承庭训。6岁时,经营织布厂、印刷厂的父亲随着做生意的合作伙伴去了台湾,他与一姐一妹跟母亲回到祖籍地临海,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家道中落,他于窘迫之中跟爷爷学书法,朝临夕摹。15岁那年,毕业于临海振华初级中学,成绩优异却因家庭出身问题,只能到办在县城隍庙旧址的一所民办的城关补习中学读高中。翌年,学校易名龙巉中学,搬迁到海边的桃渚,他又被有海外关系而婉拒上学。作为社会青年,卢乐群没有灰心丧气,反而穷且益坚、忍辱负重,用了半年时间在家自修高中课程。此后,又跟钱绍贤学二胡,砥砺前行、孜孜矻矻,准备走器乐艺术道路。两年后,意气风发、负笈金陵,报考全国仅招一名二胡专业的南京艺术学院。一起参加的老乡有报考琵琶专业、现为著名琵琶演奏家的傅丹。毕竟是全国招生,群雄逐鹿,最后两人都没能如愿,但二胡依然一直陪伴着卢乐群。

  21岁时,卢乐群又向满腹经纶的乡绅沈敦五、陈绍奏、许良其等学诗词、文史。期间,曾在“劳力调配所”排队“挂号”,谋求打零工的机会。常在担沙、挑砖之余,用自制棕箬笔蘸水在石板地上练笔;自学自修传统“六艺”,被时人称为“才子”。倘若一时没有揽到活儿,就上山打柴、换钱糊口,还因此取了笔名“卢樵”,以为存念。后来自谋职业,在三门、章安的小学当了三年代课老师。

  1966年,24岁的卢乐群与蒋迺忠合作,在紫阳街创办了誊印店,接受謄写、文印、广告业务,在钢板上刻蜡纸,爬铁架做广告。誊印店也因此成了当时台州书法爱好者的聚集地、联络处。

  “文革”期间,卢乐群家中收藏的两大皮箱明清字画,当代齐白石、徐悲鸿、沈尹默等珍贵墨宝被焚毁。28岁时,卢乐群与他人筹建戴着“红帽子”的镇办企业“巾山纸箱厂”。翌年与杨文京结为伉俪。育有一子。1978年,36岁的卢乐群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出任临海市包装装潢厂厂长。

  书法是中国文化的根、是华夏文明的脸面、传统技艺的精髓。书法是美丽的,学书的过程是苦涩的。康有为论书法妙语云,“书法亦佛法,始于戒律,精于定慧,证于心源,妙于了悟。”卢乐群童年习书,斗室青灯、心摹手追、砚耕墨舞,长年潜心、精进不懈,在有所心得和收获后,依然挥笔到深夜,为创作作品无数次不知东方之既白。功夫不负有心人。1979年,上海书画社举办全国首届群众书法比赛,卢乐群行书作品《天安门诗抄》荣获二等奖,同时获奖的有王冬龄、邱振中等……

  此后,卢乐群“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以凝重有韵致,浑厚苍茫,恣肆老辣的书风在书展上连连折桂、声誉鹊起。中国书法兰亭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中国书协第三届副主席刘艺说:卢乐群可贵的地方,在于他是从甲骨文开始学,有深厚底蕴。之后他掌握了沙孟海字的要领,并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而且不停留在一种风格上面,即便是相同的书体,比如说行草,他就用不同的笔,写出不同的风格。相同的书体,不同的处理,形成不同的风貌,几乎令人看不出这出自同一个人的手笔,这种探索的精神和创造的精神是很可贵的。

  卢乐群先后被评为台州首届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出任台州地区书协主席、台州市书协主席、台州学院客座教授、浙江省书协副主席、中国书协创作委员会委员,当选浙江省人大代表、台州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台州市文联主席、中共浙江省第11次代表大会代表,荣获中国书协授予的德艺双馨书法家荣誉称号……在当代书法复兴中,脱颖而出,引领风骚;在书界的大浪淘沙中,中流击水、凤凰涅槃。

  看着眼前这份简历演绎出的卢乐群艺术人生,我为之动容。一段孟老夫子的金句,不知什么时候在耳边悄然响起:“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卢乐群在特殊年代的际遇,他的初心不仅是如何生存,而且是要争取更好地发展,让书法成为自己第二生命。苦涩的日子,他无一天不写字,凡有帖辄临,生活磨练和处世经验点点滴滴渗入笔墨;同时,激发出他对未来书法的丰富想像和高远展望。上世纪80年代,在回答好友李辰提问时,他说道:“我认为书法创新可以摆脱文字的束缚。比如,用一些抽象符号,用一些拼音字母,用一些错杂的章法去破除原有的汉字字形构筑形态,这也许可能成为未来书法的一种有趣类型。”此想法大胆、前卫,可爱、可敬,且不管是否有可能实现,我已从中窥见了卢乐群浪漫气质、创新情怀。

  历史上许多人就是这样在“生于忧患”的环境中“逼”出成就的:“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卢乐群一直以司马迁的《报任安书》自勉自励,在荆棘密布、冷嘲热讽的打压中奋起拼搏,赢得生存的权利,谋取发展的空间,激发出创业创新潜力。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环境“逼”出了卢乐群的鸿鹄之志、强大的心理定力、求生求发展的核能量。劳力糊口,不忘诗书;春风得意,未改初心。

  终于,他从一个受别人白眼和歧视的“另类”,成为大家身边一个鲜活、自信、自强、自立的榜样;从一个糊纸盒、做纸箱,作坊式的小企业合伙人,不屈不挠地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成功人士、临海市良生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从一个蘸水在地上写字的青年,成为当代中国“新文人”书法的代表性人物、浙江书法界的一面旗帜。


分享到:
 相关新闻:
 
 微信公众号
  临海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临海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网站律师
临海市新闻网络中心主办 | 浙新办[2006]31号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6 | 浙ICP备06040867号 | 法律顾问:浙江全力律师事务所 李宏伟
临海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联系方式:电话:0576-89366753 电子邮箱:lhswg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