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这一天迟早会来的,现在好了,终于解脱了。”当市公安局刑警将手铐铐在犯罪嫌疑人王某手腕时,他长长叹了一口气,“我一直在等这一天,这个秘密埋在我心底20多年,太痛苦了!”
到底是什么秘密,让王某藏了这么久?
26年前出租车司机惨遭劫杀
时间倒退至26年前。1997年12月18日下午,我市市区,34岁出租车司机李某将车停在路边等生意,旁边还有不少同行。天气冷,大家聚在一起闲聊打发时间。这时,两个年轻人走到李某车旁,说是要去工业园区。李某见来生意了,立即载着两人去工业园。李某没有想到,这次出车竟是他最后一次。
次日早上,大岭关长盘公路上,路过的村民发现山脚下停着一辆红色出租车,好奇地往车里看了一眼,发现座椅上都是血,但没有看见司机,感觉情况不对,他们立即报了警。
接报后,我市公安民警立即对现场开展侦查。为了找到被害人,警方派出大量警力,对车辆位置附近山区进行地毯式搜索。经过搜寻,终于在深山找到李某的尸体和一把带血的尖刀。受当时侦查条件限制,警方一直未能破案。
民警扮成“安全员”智擒成功
“别动,老实点!”在江苏无锡一家企业的生产车间里,几名戴着安全帽、穿黄马甲的“生产安全检查人员”来到一名专心干活的操作工人背后,忽然左右夹攻,将其控制。
原来,他不是普通的操作工人,而是背负命案潜逃20多年的犯罪嫌疑人王某。他们也不是“生产安全检查人员”,而是执行抓捕任务的临海刑警。
这是一条漫漫追凶路。20多年来,出租车司机李某被害案的物证一直保留在物证室,市公安局虽然换了一拨又一拨办案民警,但对案件的侦查工作从未间断。
今年,市公安局深入开展命案积案攻坚工作,重新梳理物证信息,抽调原经办民警到专案组进行全面复盘。在上级公安机关的大力支持下,我市警方将最新刑事科学技术与细致的人工复查相结合,成功锁定犯罪嫌疑人王某。
8月29日,专案组赶到安徽亳州开展抓捕。潜逃多年的犯罪嫌疑人王某具有很强的反侦查能力和警惕性,看见浙J车牌后立即藏匿在农村偏僻角落,断绝与外界联系。专案组连续3个通宵工作,未能找到合适的抓捕时机。
9月3日,王某逃至江苏无锡打工,专案组紧追其后。9月5日,在江苏公安各级刑侦力量的配合下,专案民警扮成“生产安全检查人员”,潜入王某打工的车间,一举将其擒获。
两人买了一把尖刀实施抢劫
据犯罪嫌疑人王某交代,1997年,他和老乡段某在温岭某鞋厂打工。因为工厂效益不好发不出工资,两人便想来临海谋生。无奈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身上也没多少钱了,两人便在五金店买了一把长尖刀,准备实施抢劫。
1997年12月18日,两人来到临海市区,看路边停着一排出租车,随机坐上李某的车说是去工业园。路上,两人拿出尖刀想要打劫李某,李某拼命反抗,两人就合力将李某杀害并抛尸在深山,抢走其身上的100多元现金。
作案后,两人非常害怕,就在马路上拦了一辆去安徽方向的大巴车,转了两次车逃回安徽老家。
通过调查,今年9月6日,专案组赶赴温州瓯海,在温州警方的配合下,抓获同案犯罪嫌疑人段某。至此“1997·12·19”临海抢劫杀人案告破。
9月30日,犯罪嫌疑人王某、段某因涉嫌抢劫罪,被市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