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您当前的位置 : 临海新闻网 >> 人文 >> 文学
字号:    [打印]

闲坐说玄宗

作者:陈大新  来源:  时间:2025年02月21日

  

  元稹诗《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赵剑敏所著《盛世魂——大唐玄宗时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年),是一部学者说玄宗的书。

  如果说史上曾有过不少盛极而衰的时代,最极致的要推唐玄宗时代;如果说世上曾有过许多乐极生悲的人生,最典型的要数唐玄宗。玄宗开创了一个辉煌的盛世,又亲手葬送了它。上海大学赵剑敏先生三易其稿,从100多万字,到最后定稿的10余万字,历时10年,始成《盛世魂》,读罢如闻悲歌一曲,回肠荡气。

  李隆基,睿宗李旦的窦德妃所生子,兄弟排行第三,人呼为“李三郎”,玄宗是他的庙号。小时候,称帝的祖母武则天召皇孙们游戏,她将金玉之器陈列殿堂之上,让皇孙们任意挑选,小皇孙们你争我抢,只有李隆基端坐不动,引起武则天注意,送了他一件太宗遗物:玉雕小龙。因得祖母厚爱,7岁开府置官属,不久因顶撞了武氏头面人物,被收回了开府资格。青年时,他当了祖母的侍卫,神龙元年(705),武则天病重,宰相张柬之等联合李旦发动羽林军,拥李显恢复了唐室。武则天一死,韦后登上皇后之位,欲效法女皇,与武三思、安乐公主及上官昭容组成了一个政治集团。李隆基被外放潞州(今山西长治县)。远离京师的控制,他着手组建自己的势力,朝中则以高力士充当耳目。这时宫中发生了一场大的变故,韦后与情夫武三思欲废掉太子李重俊,太子领兵诛杀了武三思,入宫索讨韦后问罪,遭到中宗李显的阻止,自己送了性命。接下来韦后毒死李显,此举给李隆基的玄武门之变提供了理由,韦后被诛,李隆基的父亲睿宗李旦登基,但立谁为太子让他甚是为难,嫡长子李成器符合传统规则,而李三郎功劳最大,众望所归。李成器颇识大局,主动让贤,710年7月,睿宗立李隆基为太子。一个小小的余波是姑妈太平公主想废了三郎,自己当女皇,玄宗提前下手,解决了姑妈。712年9月1日,睿宗禅位给太子李隆基,自己当太上皇去了。从此,李三郎开始了他44年的君主生涯。

  初登大宝,玄宗面临一道难题,如何处置功臣?历史上兔死狗烹的先例是很多的,玄宗则来了一个放逐令,将一干功臣贬出京城,或降格使用,清除出中枢。然后任用能臣,“开元之治”得力于几位贤相。姚崇曾在武则天时为相,玄宗在一个雨天,命人用自己的御轿将他抬进了朝中,姚崇进了十大条陈,都切中时弊,玄宗一一采纳。姚崇的政绩主要是去庸官,京官与地方官对调,开言路,明风气,兴农业。他不袭旧规,被誉为“救时之相”。玄宗给了他极高的礼遇,姚崇入朝,玄宗起立相迎,散朝,送到殿门口。然而,世事总如四季变化,玄宗用姚崇打开局面,“救时之相”也就过时了。他让姚崇意识到这一点,于是姚崇体面下台,推荐了宋璟。

  宋璟以傲骨和正直著称,他曾敢治武则天宠臣张易之,因此闻名朝野。他对百姓充满人情味,每到一地必严惩贪官,尽力让百姓安居乐业,被呼为“脚阳春”,意为走到哪里,就把阳春带到哪里。宋璟把开元盛世持续了下去,但君臣没有不散的筵席,开元八年(720),宋璟辞相。

  玄宗是很善于用人的,曾以净臣韩休为相,这个韩休刚直不阿,眼里不揉沙子,自他为相,玄宗玩乐时都加倍小心,问左右是否被韩休知道了,而不久就收到韩相的谏疏。一次对镜,侍从说:“韩休为相,陛下日见清瘦了,何不逐去?”玄宗却说:“我貌虽瘦,天下必肥。”韩休之后,玄宗又用了裴耀卿和张九龄,都堪称贤相。裴耀卿在洛州当刺史时,上了一份劝君爱民的百言书,玄宗置为座右铭,他是当朝屈指可数的经济专家。张九龄是诗人,清秀飘逸,风度翩翩,又博学多才,有正直之风,是玄宗时代最后一位文学之相。他对玄宗要求极高,事无巨细都要提出谏争,以致玄宗对他生厌,而这也表现出玄宗感到天下太平,怠于政务的倾向。一个秋天,玄宗让高力士送给张九龄一把扇子,张九龄知趣地罢了相。接替他的是李林甫,他无原则地迁就玄宗,讨皇上欢喜,大唐政局出现转折。然而,玄宗毕竟是风流李三郎,他自己风神俊朗,对张九龄的风采是喜欢的,每有人推荐新官,他还会问:“风度及得张九龄否?”

  开元三十年(742),弘农县(今河南宝灵县)古函谷关发现一块镌有篆文的白石,玄宗改元为“天宝元年”。李林甫后,杨国忠为相,大唐开始走向衰落。天宝末“安史之变”起,更是生出乱世之象。杜甫诗有“诗史”之称,他的《忆昔》(其二)作于广德二年(764),诗将盛世与乱世作了鲜明的对比,其诗有云:“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宫中圣人奏云门,天下朋友皆胶漆。百余年间未灾变,叔孙礼乐萧何律。岂闻一绢直万钱,有田种谷今流血。洛阳宫殿烧焚尽,宗庙新除狐兔穴。伤心不忍问耆旧,复恐初从乱离说。”

  玄宗一生前后的巨大反差,暴露了人性的弱点,诗云:“弥不有初,鲜克有终。”善始善终,千古之下,得之实为不易。赵剑敏说:“荣极而辱的玄宗,盛极而衰的时代走到了道的尽头。是人事?是天意?是规律?一个百世长参而参不透的禅。”


分享到:
 相关新闻:
 
 微信公众号
  临海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临海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网站律师
临海市新闻网络中心主办 | 浙新办[2006]31号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90050 | 浙ICP备06040867号
临海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联系方式:电话:0576-89366753 电子邮箱:lhswg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