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桥镇空域条件优越。台州极界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无人机培训基地作为临海首家获中国民航局CAAC认证的机构,自去年3月12日在汛桥镇利丰村阮加洋自然村成立至今,不仅培养了20名持证飞手顺利就业,还通过多元岗位带动村民增收,让低空经济的“蓝天红利”落地生根。
从锅铲到遥控器
技能培训打开“低空”新天地
近日清晨,晨雾未散,台州极界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的训练场上已响起螺旋桨的嗡鸣,1500平方米的空地上,50余名学员正加紧实训。他们有的操控遥控器,将无人机沿着预设轨迹完成悬停、绕障等动作,有的学习理论知识。来自本村的周文强就是其中一位。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理论教室复习无人机相关的题目。曾握惯锅铲的他,如今却学着一项完全不同的技能。
“我妈听镇里干部说,村里的无人机培训基地对本地村民有专属优惠,而且这行业前景好,离家还近,就催着我来报名了。”周文强翻看着理论资料说,“一段时间学下来,我收获满满。听说学结束拿到执照后,收入还能达到我的心理预期,我更有学习的劲头了。”
基地负责人王龙介绍,基地配备了6名经验丰富的专业教练,还投入20台各类型号的教学无人机,从理论讲解到实操训练形成“全链条”教学体系。“我们的教练都有多年无人机行业从业经验,既能传授学员扎实的技术,还能分享他们实际作业中的实用技巧,让大家少走弯路。”王龙说。
多元岗位
托起“家门口”的致富梦
“拿到无人机驾驶执照后,就业路子特别宽,农业植保、文旅航拍、测绘巡检这些领域都需要。”在基地就业指导课上,教练向学员介绍着就业前景。基地第一期学员结业,向社会输送了20名合格学员,他们或加入专业团队每天可得450至600元,或自主购机接单,日均收入2200至3000元。
针对本地村民,除了培训优惠,基地还设置了后勤、直播宣传等岗位,让不同技能的村民都能参与其中。“我们想让村民们都能搭上低空经济发展的‘快车’,解决就业问题。”王龙坦言,基地除了在价格上给予本村村民大幅优惠折扣,降低村民们的学习门槛外,还与村里合作,年底将10%的纯利润分给村集体,让全村人都能共享发展成果。
基地的吸引力不止于对本地村民。马文烜就是通过直播间了解基地的外地学员。“我在网上了解了低空经济,感觉这个行业前景好。刚好又刷到这个基地的直播,发现教学环境和课程设置都很专业,就立刻报名了。”马文烜告诉记者。
拓展应用边界
释放更多“蓝天红利”
从技能培训到岗位供给,从利润分享到人才留存,无人机培训基地在阮家洋村落地生根的这段时间,不仅让村民们的“钱袋子”鼓了起来,更让大家看到了乡村发展的新方式。
“农业植保方面,我们会和种植大户合作,开展规模化的无人机喷洒作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物流运输上,我们计划探索乡村短途无人机配送,解决山区物资运输难题;应急救援领域,将与应急管理部门联动,培养具备应急作业能力的飞手,助力防灾减灾。”王龙描绘着基地的发展蓝图,他表示,要让无人机技术真正融入乡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记者了解到,未来,基地将继续扩大培训规模,拓展无人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合作,让低空经济的“蓝天红利”持续惠及更多村民,为更多人铺就通往美好生活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