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睡觉前,口腔中往往已积累了大量食物残渣和细菌。到了夜晚,口腔唾液分泌会明显减少,牙齿失去唾液的有效保护,加上食物残渣堆积及形成的无氧环境,细菌便会大量繁殖。如果长期不刷牙,细菌数量将不断累积。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形成牙结石,进而引发牙龈出血、牙龈炎和牙周炎等问题。若口腔中存在大量有害健康的细菌,还可能诱发多种严重疾病,例如呼吸道感染、肺部疾病、胃炎甚至胃癌、心脏病等。此外,口腔中若有大量食物残屑,细菌在分解过程中会产生酸性物质,逐渐腐蚀牙齿,导致蛀牙。若滋生厌氧菌,还会引起口臭。由于夜间唾液分泌减少,这些问题的发生风险会进一步升高。因此,我们刷牙的核心目的,正是为了抑制细菌不受控制地大量繁殖。
正确的刷牙方法
目前主流的刷牙方法是巴氏刷牙法。首先,将牙刷刷毛的尖端放置在牙龈和牙齿交界的地方,让刷毛和我们的牙长轴呈45°;稍微轻轻地加压,让刷毛进入龈沟里面2到3毫米,轻轻地颤动10多次之后,向咬合面拂刷,以相同的动作刷完整个外侧面;接着,刷后牙内侧时,用相同的动作45°放置牙刷、颤动、拂刷;刷到上下前牙舌侧时,将牙刷竖起来,下前牙由下向上拂刷,每颗牙刷10多次,上前牙由上向下拂刷,同样刷10多次;最后,将牙刷的刷毛稍微用力按在合面,来回拂刷。
生活中,普通牙刷刷牙建议每天两次,每次3分钟;后牙和右侧尖牙区域容易被忽略,注意加强;大力横刷容易长楔缺,竖刷会刷不到龈沟。
如果大家使用电动牙刷或者声波牙刷刷牙,首先在刷外侧面时将刷头放在牙龈和牙齿交界的地方,与牙长轴呈45°,让牙刷沿着龈缘缓慢移动;接着,刷内侧,同样的步骤,45°放置牙刷缓慢移动,让牙刷和龈缘一直贴着;最后刷咬合面,只需将牙刷轻轻放上去就可以了。
电动牙刷刷牙使用上,建议大家每天两次,每次两分钟,上下左右每个区域都有30秒的时间,大家注意分配时间。下前牙舌侧区域容易长牙结石,要多注意。不需要拂刷动作,将牙刷放在牙龈牙齿交界处及合面缓缓移动即可。建议每3个月更换一次刷头。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无论是普通牙刷还是电动牙刷,清洁的重点区域都不是牙面本身,而是牙龈与牙齿的交界处!此外,仅靠刷牙不能彻底清洁牙缝,因此必须配合使用牙线。牙刷与牙线的清洁部位各有侧重,再出色的牙刷也无法完全清除牙缝中的残留物,而牙线能有效深入牙缝,清除食物残渣和牙菌斑。
和手动牙刷相比,
电动牙刷真的刷得更干净吗?
目前市售电动牙刷按工作原理主要分为两类:旋转式和声波式。旋转式依靠刷头高速旋转摩擦清洁牙齿,有人担心其力度过大会损伤牙齿。最新循证医学研究表明,电动牙刷与普通牙刷对牙齿的磨耗并无显著差异,且目前多数电动牙刷具备压力感应功能,刷压过大时会自动降速。声波式牙刷并非真正使用声波,而是其振动频率与声波频率相近,通过高频振动清洁牙齿并产生大量微小气泡,冲击牙面间隙,因此很多声波牙刷建议预先沾水。旋转式刷头通常为圆形,而声波式更接近传统牙刷形状。现有证据表明,两类电动牙刷的清洁效率并无明显差别。
那么,电动牙刷相比手动牙刷的优势在哪?巴氏刷牙法要求重点清洁牙龈沟,对手部动作和控制力有较高要求,但真正能规范掌握的人并不多。早晨赶时间时,很多人更是敷衍了事。电动牙刷自带高效旋转或振动,可在短时间内完成彻底清洁。大多数产品还配备智能计时功能,默认两分钟工作周期,有助于培养足时刷牙的习惯。因此,若不确定自己能否正确执行巴氏刷牙法,可借助电动牙刷作为辅助工具。
电动牙刷的核心在于电机,建议选择信誉良好的品牌以保障性能。刷头作为直接接触牙齿的部件,其选择应综合考虑尺寸和刷毛硬度:刷头并非越大越好,小刷头更灵活,难以清洁的边角区域也更易被覆盖;刷毛不宜过硬以免损伤牙龈,也不宜过软导致清洁力下降,一般建议选择软硬适中的型号。牙龈敏感者可选软毛,感觉刷不净者可尝试中硬毛,也可交替使用适应不同需求。
需要注意的是,再好的电动牙刷也仅是工具,并不代表刷得就一定干净。无论是手动还是电动,正确使用才是确保清洁效果的关键。
牙膏应该怎么选?
牙膏的主要作用是辅助刷牙,增强对牙菌斑和软垢的清除效果。首选应为含氟牙膏,只要正常使用不吞食,氟化物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并能有效防龋。无论是否生活在含氟地区,绝大多数人都应使用含氟牙膏预防蛀牙。部分进口牙膏宣传“天然”“有机”但不含氟,价格昂贵却可能增加龋齿风险。对于6岁以下的儿童,需要家长帮忙挤含氟牙膏,以便控制量。1岁至2岁小朋友推荐的含氟牙膏用量为米粒大小,2岁至6岁小朋友推荐含氟牙膏用量为豌豆大小,此用量下安全性已得到验证。牙膏本身只是辅助角色,能否清洁干净主要取决于刷牙方法是否正确。日常选用普通价位的含氟牙膏即可满足需求,尽量避免使用无标识的牙粉、洁牙液等非正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