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您当前的位置 : 临海新闻网 >> 新闻 >> 临海新闻
字号:    [打印]

老人离世捐献遗体 留下世间珍贵礼物

作者:孙海康  来源:临海新闻网  时间:2021年10月11日

  昨日上午,市红十字会和江南街道工作人员走进台州市原种场退休职工陶开品的家,为其家属送上浙江省红十字会颁发的陶开品遗体(组织)捐献荣誉证书,并向他们表示诚挚的敬意与慰问。

  今年9月6日,81岁的陶开品因病离世,家人据其遗愿,捐献了他的遗体、眼组织和脑组织,他由此成为我市第8位捐献遗体(组织)的市民。

  “国家帮我治病,死后我捐献遗体回报社会”

  陶开品生前是台州市原种场的退休职工,年轻时患了类风湿关节炎,随着年龄的增加,糖尿病、尿毒症等接连而来。虽然饱受疾病折磨,但生性开朗的他积极医治,乐观面对。

  因为治病,多年来,陶开品一家的积蓄几乎都被用来看病,但全家人始终对他不离不弃。妻子章仙花每日为他端茶送饭,擦洗身体,没有一句怨言;两个儿子跑前跑后,接送父亲出入医院。一家人团结一心,努力让生病的陶开品多一点快乐。

  四五年前,小儿子陶继勇谈及遗体捐献,陶开品听了,说:“这辈子,靠国家政策好,我才有幸活到今天,死后,就把我的遗体捐了,也算为社会做点好事吧!”作为相濡以沫的妻子,章仙花十分理解丈夫的心情,这些年因为国家与单位的政策和救助,老伴一次次从鬼门关回来,能活这么久,他非常满意了,他希望死后为社会出点力,应该支持他。

  9月6日,陶开品离世,他的遗体被捐献给了浙江大学医学院,眼组织被捐献给了台州医院。

  “多一个人做有意义的事,这世界就多一份希望”

  父亲和病魔抗争了50多年,从小陪伴他左右的两个儿子看多了医院里的生老病死,对生死有了更深层次的看法。今年52岁的陶继勇告诉记者,父亲生病的这么多年里,他和哥哥陶继志一起陪护左右,在医院的时间里,那些等待换肝脏、肾脏10多年的病人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一个合适的器官对他们来说,就是生命的希望,而因为捐献者太少,这样的希望又何其渺茫。

  当陶继勇与父亲谈及这个话题时,一家人都非常坦然:人死了,最后都是烧成一抔灰,不如捐献遗体,做点有意义的事,给生者带去一份希望。

  父亲捐献遗体后,陶继勇也和市红十字会签订了遗体捐献协议,在他看来,多一个人做这样有意义的事,这世界就多一个患者结束病痛,开始新的生活。

  “希望更多人让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延续”

  记者从市红十字会了解到,近年来,我市加大对无偿献血、捐献造血干细胞和器官(遗体、组织)的宣传动员,坚持走访慰问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和人体器官捐献者家庭,向人体器官捐献者困难家庭子女发放助学补助1.7万元。截至目前,全市造血干细胞累计采样入库515人,成功捐献4例;登记人体器官(遗体、组织)捐献志愿者1167人,人体器官累计捐献20例,遗体捐献8例。

  “遗体捐献,体现了捐献者生前回馈社会,让生命价值最大化的高尚情怀。今天我们看望慰问遗体捐献者家属,向他们表示敬意和感谢。”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陈春阳表示,人体器官移植和遗体科研对保障生者的生命质量意义巨大,他们希望通过各种形式和载体,让更多人知晓遗体捐献工作的重要性,一起参与到遗体捐献工作中来,让生命在有生之年参与社会建设,离世后依然能和社会融为一体,以另一种方式延续。


分享到:
 相关新闻:
 
 微信公众号
  临海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临海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网站律师
临海市新闻网络中心主办 | 浙新办[2006]31号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6 | 浙ICP备06040867号 | 法律顾问:浙江全力律师事务所 李宏伟
临海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联系方式:电话:0576-89366753 电子邮箱:lhswg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