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赴朝作战,拉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这距离新中国成立仅仅一年,国内各项事业百废待兴,深受苦难的中国人民才刚刚开始新生活。为了守护这弥足珍贵的和平,捍卫这来之不易的疆土,许许多多的适龄青年应征入伍,远赴异国作战,让亿万中国人民挺直了脊梁。这其中就有许多临海青年,许克勤就是其中的一个。
居住在古城街道塘头路的许克勤老人今年已经88岁。虽然年事已高、听力减退,但说起70年多年前的抗美援朝经历,老人精神抖擞、声音洪亮。许克勤回忆说,那时他在杜桥镇的一家医院当学徒,听说美国在朝鲜发动了战争,他决心参军入伍。没想到,参军过程中还遇到了些小麻烦。“当时参军年龄要求在18岁以上,我只有17岁,不符合入伍要求。为了参军,我就瞒着家人,偷偷给自己加了一岁。”
报完名回家,许克勤心情激动得久久不能平静,得知情况的家人们却是愁肠满腹。由于母亲去世得早,家中还有一个姐姐、一个妹妹,他是家里唯一的男孩子,父亲对他参军的事坚决反对。战火无情,还要异国作战,舍不得儿子的父亲始终难以接受,再三劝他考虑考虑。当时,一起去报名的同村小伙伴在家人坚持下放弃了参军。满腔热情的许克勤却丝毫不为所动,一心要为保家卫国出份力。他说只要国家有需要,就一定要去。无奈之下,父亲只得尊重他的决定。其实,他没敢告诉家人,自己从报名那一刻开始,就偷偷地做好“为保卫国家奉献一切甚至生命”的准备。
1951年4月,有着医院工作经验的许克勤如愿成为抗美援朝志愿军中的一员,是连队里的卫生员。同年9月,许克勤跟随所在部队,奔赴朝鲜战场。还未到朝鲜战场,他就感受到浓浓的战火味。“我们连队行军都是趁着夜色前行的,白天的时候找树林或者掩体隐蔽起来休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躲过美军飞机的侦查和轰炸。”许克勤说。
经过长途奔袭,他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龙城火车站,这里紧邻朝鲜首都平壤,是物资和伤员转运的重要站点之一。许克勤所在的二十师一营四连共有120多名士兵,主要负责龙城站物资和伤员转运工作。
前方战事正酣,后方也危险连连。火车站上空,美军轰炸机时不时飞来,扔下多枚炸弹。一瞬间,好好的房子成了断壁残骸,道路上狼藉一片。爆炸声、哭泣声、叫喊声杂揉在一起轰炸,一次次冲击着他的内心。他印象最深的当是1952年美军对他们驻地的一次轰炸。“当时,飞机在他们的驻地一次性投下了四五十枚炸弹。幸好我们发现及时,躲进了防空洞。不过,等轰炸结束后,我们的卫生室已经被移为平地。”许克勤回忆说。
当问到许克勤怕不怕时,他说这种已经是家常便饭,没什么可怕的,只是他的医疗设备没了有些可惜。一天晚上,许克勤正在驻地休息,一架轰炸机趁着夜色而来,一通狂轰乱炸,其中一枚炸弹落到驻地附近,一名战友不幸受伤。被震醒的他,赶紧跑过去,仔细查看战友伤势。经过简单的处理和包扎后,伤员被转运去了附近医院。
如此近距离地见证战争残酷与生命的脆弱后,许克勤将心里不断累积的怒火转化成努力工作的动力。不分昼夜,不论是否当班,只要有任务,他就主动跑上去装卸物资,每天有使不完的劲儿。在他眼中,每一趟满载物资的列车,都是一颗颗射向敌人心脏的子弹。他知道,只有将物资及时安全地转运到前线,战士们才能吃得饱、穿得暖,战争才有可能早日胜利结束。尽管不能到战场前线去,与敌人来个正面厮杀,但是,只要好好完成自己的任务,守牢物资转运的大后方,也能为战争获胜赢得更多机会。
采访中,老人向记者讲述了很多战场上惊心动魄的故事。说着,他拿出了一枚外形为正圆状、四周的金色烤漆已经脱落的银色纪念章,凑到眼前认真地看了看说:“因为我圆满完成了交付的任务,政府为我颁发了这枚三等功奖章。”类似这样的奖章,许克勤还有数枚,都是他参军以来获得的。尽管部分已经氧化掉色,但是在老人眼里,每一枚都闪耀着历史的记忆,见证着他那段光荣的历史。
1953年12月,许克勤离开朝鲜,回国进入军校学习。70多年前写着“把青春献给保卫祖国、保卫和平的伟大事业”座右铭的笔记本一直保存完好,如今已是耄耋之年,他说,自己仍是那个愿为保家卫国豁出命的少年,他的心仍在为国家自由独立而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