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您当前的位置 : 临海新闻网 >> 时政 >> 国内新闻
字号:    [打印]

一见·在这个重要会议上,总书记再谈“中国式现代化”

作者:  来源:人民日报  时间:2022年07月29日

7月26日至27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在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

今年下半年,我们党将召开党的二十大。这是在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将科学谋划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图片1.png?x-oss-process=style/w10

复兴伟业启新篇。漫漫征途,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根本上扭转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深刻影响着世界现代化进程。

“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现代化是一个世界性潮流,也寄托着几代中国人对理想社会的期许。

2020年10月,正在广东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汕头。走进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总书记在孙中山《建国方略》相关规划图前驻足凝视,感慨地说:“只有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实现了。”

筚路蓝缕,栉风沐雨。在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实现现代化,没有先例可循,没有现成道路可走,只有不断探索和坚持走自己的路。

——“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

——“人类历史上,没有一个民族、没有一个国家可以通过依赖外部力量、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实现强大和振兴。”

——“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要想发展振兴,最重要的就是立足国情、走自己的路。”

放眼历史长河,习近平总书记思考深邃。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我们推进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上,总书记深刻指出。

“中国要实现现代化,方方面面都要强起来”

一个国家走的道路行不行,关键要看是否符合本国国情,是否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能否带来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社会稳定,能否得到人民支持和拥护,能否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贡献。

小康梦圆、山乡巨变、乡村振兴,人们生活全方位改善;碧水蜿蜒、绿带交织、山青林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壮美画卷徐徐展开;“祝融”探火、“蛟龙”入海、“九章”问世,科技创新的力量喷涌迸发;各领域具有“四梁八柱”性质的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确立,“中国之治”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在我们身边发生,中国式现代化的蓝图正在不断变为现实。

“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方面特征。

“中国要实现现代化,方方面面都要强起来。”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越走越宽广,将更好发展自身、造福世界”

世界向何处去?和平还是战争?发展还是衰退?开放还是封闭?合作还是对抗?

面对世界之变、回答时代之问,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等重大思想理念,为解决全球问题指明了前进方向,为共创美好世界提供了中国智慧。

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我们的奋斗,不但改变了自身的命运,而且影响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有学者曾说,在人类走向现代化的历史大片中,过去演绎的都是大国崛起“你方唱罢我登场”的零和之路,中国式现代化走的是一条“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共赢之路。

“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这一重大论断,载入了百年大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

历史潮流滚滚向前,复兴中的民族、行进中的中国步履坚实。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


分享到:
 相关新闻:
 
 微信公众号
  临海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临海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网站律师
临海市新闻网络中心主办 | 浙新办[2006]31号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6 | 浙ICP备06040867号 | 法律顾问:浙江全力律师事务所 李宏伟
临海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联系方式:电话:0576-89366753 电子邮箱:lhswg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