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您当前的位置 : 临海新闻网 >> 新闻 >> 临海新闻
字号:    [打印]

稻田里上思政课 激发青春的奋斗力量

作者:孙海康  来源:临海新闻网  时间:2022年11月10日

图为老师向同学们介绍各种传统农耕器具。 孙海康摄

  稻香秫熟暮秋天,阡陌纵横万亩连。

  时下,正是稻穗翻浪的丰收季。在尤溪镇,成片的稻田如地毯般铺展出耀眼的金色。11月4日,在该镇坎头村,尤溪镇中学将课堂搬到稻田里,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劳动思政课,带给学生不一样的上课体验,让大家在二十大精神宣讲中,振奋精神,接好时代的接力棒;在田间劳作中,感悟劳动意义,弘扬劳动精神;在手工制作中,迸发创意和智慧的火花……“我们希望以这样的形式,激发同学们青春的奋斗力量。”该校副校长金优优告诉记者。

  二十大精神宣讲播撒红色种子

  “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勉励广大青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为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该校举行以“献礼二十大、逐梦向未来”为主题的稻田思政课。

  在丰收的沃土上,老师为同学们讲述二十大中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激发大家的爱党爱国热情,引导每个人做有信仰、有理想、有担当的新时代好青年,以知识报效国家,让红色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

  “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坚定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厚植爱国情怀,不负时代,不负韶华,做一个对社会和人民都有用的人。”七年级学生小刚告诉记者。

  劳动研学践行“劳动光荣”

  “老师教我们认识各种传统农耕器具,讲解它们的功能,让我们学到了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七年级学生小王告诉记者。

  活动中,该校将收集的风车、耙、蓑衣、斗笠等各种传统农耕器具带到田野里,让学生们零距离接触这些日常生活中少见的老物件,向大家讲解它们身上蕴含的中华民族古老农耕文化,让大家了解由此折射出的时代变迁。

  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该校将劳动实践课堂搬到田间,教同学们收割颗粒饱满的稻子,了解我国栽培水稻的悠久历史,体验农民的劳作之苦,体悟每一粒大米的来之不易,体会丰收之乐,还一起探究大米如何做成各种美食。在互动式、沉浸式的体验活动中,同学们纷纷表示,要争做最美“光盘侠”、小小宣传员、家庭小榜样。

  “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田间课堂,帮助同学们在了解农耕文化中感悟劳动的意义与价值,鼓励大家从小学习、了解和传承农耕文化,用实际行动践行‘劳动光荣’的理念。”金优优说。

  石头拼画迸发智慧火花

  尤溪山清水秀,溪涧中的鹅卵石是取之不尽的手工艺术品创作材料。该校自开展校本劳动课程以来,坚持因地制宜,组织学生以石为媒,创作石头拼画,呈现大家天马行空的想像力,深受同学们的欢迎,逐渐形成一门特色课程。

  此次活动中,同学们拿出自己精心创作的优秀作品进行爱心义卖。不少游客看到这些妙趣横生的作品,心生喜欢,孩子们就拿出准备好的石头,指导游客现场体验制作,一起分享石头拼画创作的喜悦。

  “这幅作品名为《锄禾日当午》,从捡石头,到构思作品,再到制作,最后装裱,都是我自己完成的,我觉得这是一幅拥有我思想和智慧的作品,做好很有成就感。”学生小王告诉记者。


分享到:
 相关新闻:
 
 微信公众号
  临海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临海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网站律师
临海市新闻网络中心主办 | 浙新办[2006]31号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6 | 浙ICP备06040867号 | 法律顾问:浙江全力律师事务所 李宏伟
临海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联系方式:电话:0576-89366753 电子邮箱:lhswg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