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中秋,往年都是一家子在临海父母家团聚。这次父母回乡下有半个月了,我们姐弟几个一合计,决定这次就去乡下过中秋。以前由于各种原因,每次回乡下总是匆匆而去,又匆匆回来。这次没有工作的羁绊,好天气加上好心情,我愉快地踏上了回老家之路。
我老家在一个很小很小的村子里,不靠山,一条很小的河从家门口缓缓流过。虽然过去了很多年,除了一部分村民建了新房子,村子的格局几乎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只是青壮劳力大多外出了,剩下很多老人及留守儿童。
吃完饭,我和先生相约去散步,带他看看我小时候生活的环境。村子小,不一会儿就走了一圈,看看时间尚早,我带着他踏上了我朝思暮想的小路。
此时,夕阳还散发着暖意,小路上,蒲公英、马兰草及各种不知名的小花,一丛丛一簇簇,虽然已至中秋,可它们却依然精神抖擞,在和煦的风里摇曳,煞是好看。满径的小草,给小路铺上了一层软绵绵的地毯,只是草尖沾染了秋的气息,绿色中透露出一点黄。
孩提时,这条小路是我亲密的玩伴,红的花、绿的草都是我的玩具。在这条小路上,在母亲期待的目光里,我迈开了人生的第一步。时间虽已过去了30多年,可这条小路还是记忆中的样子:春风送暖时,小草冒出嫩嫩的芽,我顺着小路放风筝或者摘野花、编花环。小路边有一条窄窄的水沟,可以看见一群群小蝌蚪的身影,我脱掉鞋袜,踩进泥泞中,伸手掬起一捧水,看蝌蚪在我手中摇头摆尾的样子。弯弯曲曲的小路上,留下了我一地的笑声。进入夏天,我便拽着妈妈的手一起去摘桃形李。那时候,村子里几乎家家户户都种这种嫁接的果子,它的口感又爽又脆。母亲挑着筐在前面走,我蹦蹦跳跳地拉着她的衣角,小路上留下一幅幅温馨的画面。有时候,馋虫上来了,家里又没有现摘的果子,母亲便递给我一个小篮子,我挎着篮子,优哉游哉地沿着小路来到自家地里,看看这棵树,又看看那棵树,踮起脚尖摘下自己认为又大又甜的果子,然后一路走,一路吃。
我看过父亲挑着粮食,一步步从泥泞的小路上走过,在我幼小的心里踩下两行沉重的脚印;年迈的老婆婆,提着菜篮子从瘦长的小路上蹒跚而过;精神矍烁的老公公,背着喷雾器,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自家的稻田去打药;我也看到过,年轻人走过小路,走向通往远方的路,去寻找自己的出路。
我和先生就这样慢慢走着,脚下依旧是这条小路,身旁依旧是这般风景,夕阳下,有我们俩瘦长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