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临海市工投集团下属子公司临海市靖越金融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成功取得“AA+”主体(产业类)信用等级。
信用评级相当于进入金融市场筹资的“通行证”,也是降低融资成本的重要“砝码”,获批“AA+”主体信用评级,是实现低成本、可持续融资的关键要素。我市3年内新增5家,至今共有7家“AA+”企业,数量位居台州第一、跻身全省前列。
从趋势和数量看,国资国企改革的效果不言而喻。2022年以来,我市启动了两轮改革,走出了怎样的改革路径?改出了怎样的具体成效?
破局重组
开启国资国企改革之路
2022年3月,一纸文件拉开了我市首轮国资国企改革的序幕。我市出台了《国有企业优化整合提升工作方案》,打破原有“1+1+7”国资体系,重构“1+3”市属企业运营架构,即国投集团与3家市属一级公司。
“显而易见的是机构的精简和资产规模的壮大。”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年底,一场‘国资唤醒’行动厘清了国有资产情况,也把存量经营性国有资产尚在‘沉睡’、企业职责交叉重叠等问题摆上台面。”
“重组整合不是简单的物理组合,我们围绕社会民生、城市发展、科创产业等领域,将原先分散薄弱的企业平台整合为社发集团、城发集团、工投集团,并把资产分门别类、明晰权责边界,力求‘1+1+1>3’的深度融合。”
2022年底,市属一级公司资产规模就达883.5亿元,均拿到“AA+”信用等级,2023年直融产品成功发行21亿元。
为了加强与民企在发展战略、资质提升、市场拓展等方面的协同效应和产业链整合效应,我市还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以混改模式与上市及优质民营企业合资设立产业类、竞争类企业,现已设立混改企业28家。
去年,我市又启动二轮改革,明确“增资产、增营收、增利润、控资产负债率”经营目标,将培育国有上市公司等改革任务提上日程,以全面提升国企战略功能和市场化竞争力。
抢滩布局
积蓄产业发展角逐之势
从组建100亿元产业母基金,抢占战新产业赛道,到为总投资1480亿元的台州湾新材料产业园项目做好配套保障,向再造一个“临海工业”发起冲刺,再到台州综保区封关运作、中欧班列运输箱量实现翻番,向海图强的愿景一步步照进现实……翻看我市近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突破性成就,国资国企展现出强劲的推动力、支撑力。
国企改革盘活了存量资产,也赋能了投融资实力、产业发展活力。截至6月底,市属国企资产总额达1369.02亿元,同比增长20.87%;净资产总额645.14亿元,同比增长21.92%;上半年实现营收21.06亿元。
“以往,国企在传统产业领域布局较多,近年我们紧盯先进制造业、战新产业等,创新‘基金+基地+产业链’招商模式,瞄准行业龙头和领军企业,向新赛道、新产业发起攻势。”我市工投集团副总经理林建军说。
当前,工投集团已成为专业化招商“主推手”,从走访对接企业、组建产业基金、遴选基金管理人到项目落地、配套建设,全程参与跟进。
截至目前,已完成两期各15亿元母基金管理人遴选,第三期母基金注册登记中;组建政府产业子基金4支、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基金1支、招商基金3支、股权投资基金5支,总规模176.95亿元。成功招引至晟微电子、趣云数据等一批优质企业,并实施“招投建营”一体化运作,推进邵家渡智能制造产业园等项目建设。
固本强基
扛起社会事业担当之责
“府城·老邻舍”的辐射圈不断扩大,社发托育中心的覆盖面仍在拓展,“一老一小”的幸福指数稳步上升;
“共富工坊”的带富效应持续放大,“帮农客”一体化交易平台高效运转,百姓奔富之路越拓越宽;
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镇街全覆盖,光储充放一体站、零碳智慧化园区等项目加速推进,向“绿”而行的步子越走越快……
这是一份民生成绩单,也是我市国企改革的进度晾晒表。国企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压舱石”的作用,在社会事业上也扛起了“顶梁柱”的担当。
我市将社发集团定位为“全生命周期服务大平台”,在文化旅游、惠民教育、幸福康养、绿色生态、公共服务、智慧生活等领域扛起主责。自集团组建以来,临海的医食住行等关键实事可感可及,文旅融合等亮点工作频频出圈,酒店乐园等配套设施推进迅速。
城发集团则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区域综合开发、物流仓储、港口码头等领域的核心力量,承担着建设、运营和管理职责,年均投资项目超100个,涵盖351国道、新建铁路头门港支线等重大项目建设,浙江现代医药化工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涌泉旗袍产业园等平台园区的搭建以及佩弦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等民生工程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