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现在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相对于其他病症来说是比较难以治愈的,这是因为糖尿病的反复性和复杂性导致的。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糖尿病是世界上患病人数最多的疾病,已经成为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一个因素。为了避免和尽快治愈糖尿病,患者需要做好相应的管理和治疗。因为只有做好了糖尿病的管理和治疗,才能够有效地避免糖尿病的反复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
在糖尿病的宣教中,都会强调“三多一少(多饮、多尿、多食及消瘦)”,事实上,这是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但不是所有糖尿病患者都会出现典型症状。
一般来说,1型糖尿病因为发病急,血糖上升较快,患者可以明显感觉到“三多一少”的典型症状,故发现和接受治疗都较为及时。而2型糖尿病起病相对隐匿,症状往往不明显,很多患者是体检时意外得知,确诊时可能已患病较长时间。糖尿病的发生与多因素有关,如遗传、环境因素、饮食和生活方式等。现代人大多数生活方式不健康,运动少,糖、脂肪摄入多,患糖尿病的几率也增加。如果有家族糖尿病史、肥胖和高血压等代谢疾病以及中年人、妊娠等,即使没有相关症状,也需要进行血糖检查,建议每年监测,有助早期发现。
市民查血糖时要注意两个指标,一是空腹血糖是否正常,二是餐后2小时血糖是否正常,两者同样重要。很多人只查空腹血糖,忽略了餐后2小时血糖,造成疾病的漏诊。临床上,前者正常但后者异常的病例很多。
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病,患者在治疗和自我管理时尤其需要恒心和毅力。控制得好的患者,确实可以享受健康美好的生活。
确诊后,1型糖尿病患者要终身接受胰岛素治疗,否则可能有生命危险;2型糖尿病患者虽然早期可以通过口服药物控制,但口服药会逐渐失效,后期需要用胰岛素治疗。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除了遵医嘱规范治疗外,饮食和运动是控制病情的两大助力。
“定时定餐、少量多餐”是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原则,患者根据原来的饮食习惯逐渐改变到糖尿病的饮食要求,平时管住嘴,食物总量要控制,蔬菜类可适当增加,血糖控制良好时可吃水果,但每次要少量,糖分高的水果尽量不吃。
糖尿病患者建议有氧运动,有氧运动可帮助患者增加抵抗力,更好控制血糖。一般来说,年龄大、体质较差的患者应选择步行、打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体质较好的可选择慢跑、快走、骑自行车等中等强度运动。每周运动3-4次较为合理。避免超强度运动,可以每20-30分钟休息一会,同时要注意运动中心率不要超过170减去年龄的数值。
当然,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一环。患者可自备血糖仪,血糖稳定的半个月测一次,每次测两个指标:空腹和餐后血糖。血糖控制不好的一个星期测一两次,记录结果,在就诊时提供监测情况给医生,这样医生能更好地根据血糖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