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您当前的位置 : 临海新闻网 >> 新闻 >> 临海新闻
字号:    [打印]

光明村的“共富方法论”

作者:金晓欣  来源:  时间:2024年12月06日

  青山隐隐,溪水潺潺。五彩游步道沿河向前,两岸芦苇被冬日暖阳罩上了一层朦胧的金光。村内主干道内,不时驶进几辆轿车,顺着“光明溪谷营地请向前”的指示牌投入大山怀抱,将一排排崭新的蓝色民居甩在身后。习以为常的村民们,自觉地打包土特产,等待游客们前来采购。

  闲适、幸福、有奔头,这就是汛桥镇光明村里的日常。然而谁也想不到,在两年前,这里还是让人说起就摇头的“轮胎村”。从脏乱差的“轮胎村”到前景明亮的“光明村”,这个小山村是用了什么方法实现惊人“逆袭”的?

  方法论一:

  精准画像 拒绝“一刀切”

  在过去的30多年里,光明村内80%以上的村民从事废旧轮胎的回收买卖生意,“轮胎村”在全国都小有名气。

  在吃到“快钱”甜头的同时,无证作坊低小散、环境脏乱差等问题也随之显现。2022年,浙江卫视《今日聚焦》推出的监督报道《“除险保安”问题隐患曝光危险的“伪翻新胎”》中更是直接点名了光明村。

  “村庄产业再不转型不行了。”光明村党支部书记谢加伦说,他上任后就发现轮胎生意只是富了百姓,而村集体却是一堆的烂账。产业转型的念头,早就在他心头盘旋已久。媒体的曝光,让村“两委”班子达成一致意见:产业转型,顺时、顺势。

  转型,向哪儿转?光明村四面环山,唯有一水相隔,古称“燕窝地”,这里风景秀美,曾让葛玄等历史名人流连忘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当时汛桥镇正在谋划“临海·溪山有道”片区共富项目,光明村“两委”班子瞅准时机,大胆自荐。在镇里的指导下,该村干部们多次考察,最终拍板定音:就搞旅游!

  要让游客进得来,首先得让村子有看头。大家一致决定从环境整治这一关键小事着手,推动村庄做发展的“大文章”。在市镇村三级联动下,仅用3天时间拆除9家废旧轮胎加工点,3个月完成近3万平方米的废旧轮胎堆场清理整治,光明村“门面”焕然一新。

  大刀阔斧的改革中,村“两委”班子不忘留住村庄的特色与历史,将旧轮胎涂上颜料、改变造型,重生为仙鹤、垃圾分类指示牌等各类摆件,让“轮胎村”的招牌发挥余热,成为乡村旅游中的新鲜看点。

  “从前别人说起我们村就直摇头,轮胎积水衍生的蚊子太多了。现在不一样了,大家再说起我们村是连连点赞。‘轮胎村’的旧招牌里是满满的新气象。”今年74岁的谢长忠是村里的三任老书记,站在村口标志性的大轮胎前,看着崭新的村子,他眼里满是骄傲和欣慰。

  方法论二:

  共享共赢 唱响“共富经”

  秋冬季节,是户外露营的高峰期。光明溪谷营地内一片忙碌景象。营地运营方野山浪客文化创意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潘晓龙正和工作人员忙着核对周末“开鱼了”活动的具体事项。光明溪谷营地集户外体育、休闲、艺术等功能于一体,2023年5月在村内正式投运。试运营期间,游客接待量就突破万人,营业额达40余万元,村集体获得分红5万余元。

  好项目为何落户山坳?说到底,离不开这山这水和那些人。

  “光明村的山水环境很好,市区开车过来也就20分钟,这正是我们需要的地方。”潘晓龙说,在与村干部们对接过程中,他感受到了满满的诚意。大家配合度高,主动做好相关的政策处理等工作,这为营地的后续运营提供了有力保障。“他们的用心让我们也想为村子的发展出一份力。我们希望通过营地,可以带着村子一起跑,为一方发展谋福利。”

  潘晓龙是一名“90后”创业青年。他坦言,在与光明村朝夕相处的一年多时间里,自己成长了许多。最深刻的感悟就是真正理解了什么叫“共富”。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镇里主要领导说的一句话:乡村要振兴,规划要先行,运营要前置,要让投资方轻装上阵。只有实打实地把产业做强,才能确保村集体增收,实现共富。”潘晓龙说,正是这句话让他坚信,将项目落在光明村是值得的。

  营地开放后,游客如流水般涌进。潘晓龙的投资有了回报;村民们在家门口多了一条就业路子,入职营地的村民每人每天平均有200元的收入;土特产也跟着卖得响了,价格和销量都较从前翻番。这些都成为“乡村共富”最生动的佐证。

  方法论三:

  营商要“真” 激活“一池水”

  初冬的早晨,即使出了太阳,也难抵寒气逼人。然而这丝毫不影响汛桥镇党委书记陈益群的脚步。此刻,他带着镇机关干部、国土部门工作人员和潘晓龙在营地里讨论二期建设相关内容。小小的帐篷里,洋溢着干事创业的火热氛围。

  “这是这个月里,陈书记来我们这里的第三趟了。从对接之初到如今,他只要一有空就来营地看看。我们提出困难,他们立马帮助解决。”说起汛桥的铁军与汛桥速度,潘晓龙直呼“惊人”。他说,在别的地方做项目,是资方催着镇方跑。而在汛桥镇,恰恰相反。半个月修好一条路、3天理出10多亩的场地,这些不敢想的事,汛桥镇都能办到。“我们在地方创业最担心的就是土地政策处理和资产安全问题,而汛桥镇工作人员比我们还要早想到,并且一项项都去落实,让我们可以放心进场。”潘晓龙说。

  真诚,是永远的必杀技。回顾光明村的蝶变之路,汛桥镇始终将深耕营商沃土放在首位。如项目开发建设中高度重视环保基建,单排水、排污一项就投入200多万元;以底线思维做服务,用前置机制解决投资后顾之忧。放心、安心、有信心,这就是汛桥镇传递给创业者们的最强信号。

  与此同时,该镇始终保持着“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的系统思维和全局意识。如火如荼建设中的光明村,从来不是“单打独斗”。作为“临海·溪山有道”片区共富项目中的重要一环,它的先行探路为盘活整个区域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原先的汛桥是产业单一的工业镇,接下来我们要三产融合发力。”陈益群告诉记者,乡村振兴不仅是对党员干部队伍行动力的考验,也是对战略眼光、发展站位的考量。汛桥镇内闲置资源众多,他们将通过“临海·溪山有道”片区共富项目变闲置为利用,变资源为资产,以产品促进产业的发展,构建独具区域特色的大健康产业生态圈、农文旅融合产业园,打造一条南北纵向的片区共富示范带,带动整个镇区的产业转型。早在去年,汛桥镇就成立了溪山有道党建联建联合党委,以项目比拼赛马机制为抓手,加速推进项目建设。目前,“临海·溪山有道”第一批总投资4935万元的27个项目全部开工,明年全部落地运营,预计相关村集体经济可新增收入300万元以上,带动就业200多人。

  山间的风吹过灵江南岸,惊起鸟鸣阵阵。山下的人们带着对光明的期待,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奋斗。青山依旧,几度晨昏。在奋进者的足迹中,我们看到未来的诗篇,此刻正在汛桥这座山水小镇里重新落笔,值得期待。


分享到:
 相关新闻:
 
 微信公众号
  临海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临海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网站律师
临海市新闻网络中心主办 | 浙新办[2006]31号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6 | 浙ICP备06040867号 | 法律顾问:浙江全力律师事务所 李宏伟
临海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联系方式:电话:0576-89366753 电子邮箱:lhswg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