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事故的本田和尼桑轿车驾驶员请注意,我们是临海交警,你们两车相撞的交通事故相关图像已被记录并上传到交警队,如无人员受伤,请马上撤离……” 2月12日上午,古城街道立发路78号附近的路口,发生一起两辆轿车追尾的经损交通事故。正当两车驾驶员下车在事故现场“理论”时,突然听到空中传来了高音喇叭喊话声,原来是一辆警用无人机悬停在路口上空,对肇事车辆发布立即撤离命令。与此同时,市公安局情指中心大厅里,一名无人机飞手坐在大屏幕前熟练地操控着无人机,将立发路口发生的交通事故实时画面向指挥中心传送,给后台调度民警高效指挥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不一会儿,双方车辆驶离现场,整个过程前后不到一分钟。
这是市公安局交、巡警及情指中心通力合作,联手使用无人机快处快撤交通事故现场的一个场景实录。为保障主城区通行顺畅,今年春节起,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在局巡逻处突大队、情报指挥中心密切配合协调下,出动无人机,对重点路段进行空中巡逻,及时发现、处置经损简易事故,提升事故处置效率;发现道路拥堵路段,第一时间精准引导地面警力进行处置。
市公安局交警大队相关负责人说,古城街道“三纵(回浦路、巾山路、远洲路)六横(赤城路、东湖路、广场路、鹿城路、人民路、靖江中路)”道路,车流量大且行人、电动车横穿现象多,稍不留神就会发生追尾等经损交通事故,而相当一部分驾驶人仍惯于报警等候交警来现场处理从而导致交通拥堵,如果遇到上下班高峰期,极易引发规模性交通拥堵,有时候就连处警车辆也会被困在途中。“无人机巡航是交警现代勤务的新模式,特别适用于人、车流量大的路口路段,在遇到较大范围、较长距离车流拥堵及车损交通事故等情况,事故处理民警不能及时抵达现场时,我们就通过无人机搭载的喊话器,疏散、引导车辆有序通行,告知后方车辆直接避开堵点,然后通知地面铁骑快速赶到现场进行处置,通过这种‘空地联勤’的勤务模式,可大幅提升交通事故现场处置和疏堵效率。”
据介绍,快、准是无人机处警的最大优势。对于辖区发生的仅经损的交通事故,“空中交警”能实现“秒级”响应。不仅如此,即便对于需要适用一般程序处理的伤人交通事故,交警也能通过无人机第一时间收到事发画面并进行高空拍摄,获取事故现场的立体图像和视频资料。这种快速响应和高效取证,不仅为事故责任认定提供了科学依据,也大大缩短了事故处理时间,减少了因事故造成的交通延误。
当发现路面各类交通违法行为时,后台的无人机飞手只要通过轻动操控屏幕,即可触发无人机跟随功能,紧跟违法车辆不停喊话提醒并对交通违法行为进行实时抓拍,无论是机动车的随意变道、插队,还是非机动车和行人的违法行为,都难逃无人机的“法眼”。此外,交警可以通过无人机不定时巡航、“高空喊话”,提醒路口司乘人员、行人及非机动车驾驶人文明出行,实现交通安全宣传无“死角”,营造安全、顺畅、文明的交通环境。
据了解,今年春节假期,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共投入无人机80架次,先后应用在事故勘查、安全提醒、违法提示等场景中,累计飞行6000余公里,处理交通事故现场27场次,疏导交通流38场次,喊话提醒、宣传136场次。下阶段,市交警部门除了在主城区常态化开展无人机“空中巡航”勤务外,还会将活动区域扩展到江南、大田、邵家渡、杜桥等地和各大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