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猪腩肉,许多人因其肥腻而望而却步,但有一种吃法却能让人满口余香,越吃越爱——这便是市民家中饭桌上不常做的“水煮白肉”。这道看似简单的农家菜,却蕴含着独特的烹饪智慧,让人回味无穷。
我第一次品尝水煮白肉,是在姨婆家。那年端午节,妈妈带我去姨婆家过节。热情的姨婆将拜神用的肥猪肉切了满满一大碟,摆在餐桌上招呼我们尽情享用。作为一个从小不爱吃肥肉、偏爱素食的人,我起初有些抗拒。然而,看着大家吃得津津有味、满口流油的样子,我忍不住夹了一块。蘸着“蒜子油”的水煮白肉,竟让我意外地发现,原来肥肉也可以如此美味!从此,这道菜成了我去姨婆家时最期待的佳肴。后来,我也开始跟着妈妈和姨婆学做这道菜,享受烹饪与品尝的乐趣。
水煮白肉的制作看似简单,实则讲究。首先,选肉是关键。最好选用上等的五花肉,这种肉在乡下被称为“五层楼”,即一层皮、一层肥肉、一层瘦肉,再一层肥肉、一层瘦肉,层层相间,肥瘦均匀。妈妈每次买肉时,都会去熟悉的肉档,请档主帮忙挑选。由于这种腩肉深受小酒楼和快餐店欢迎,所以必须赶早购买,才能买到新鲜的好肉。
肉买回来后,先用清水冲洗干净。煮肉时,最好使用带透明玻璃盖的煲,方便随时观察火候。水的用量也很讲究,要一次加足,中途切勿再加水,否则会影响肉质纤维的收缩,导致口感变差。水要没过肉约一寸,并加入几滴米醋,让肉质更加松软,容易煮酥。
大火烧开后,水面会浮起一层泡沫状的杂质,用勺子撇去后,转小火慢慢“浸捂”。切忌用猛火急烧,否则肥瘦分离,卖相和口感都会大打折扣。耐心等待,直到肉质呈透明状,用筷子轻戳能轻松穿透时,即可关火。将肉捞出晾凉后,切成大小均匀、厚薄一致的片状,外皮、肥肉、瘦肉相连,码在碟子上,中间点缀几朵西蓝花,既美观又诱人食欲。
我的烹饪天赋有限,味道全然不及妈妈做的,所以煮肉这道工序暂时只停留在“纸上谈兵”,不过制作水煮白肉的最后一道工序——制作吃肉时的佐料“蒜子油”却是我的拿手好戏。先热油锅,爆香蒜茸,调入生抽搅拌均匀。爱吃辣的朋友可以加点辣椒酱,口感更加丰富。蘸着“蒜子油”吃的水煮白肉,原汁原味,肉糯而香,油而不腻,让人胃口大开。
如今,每当我休息时候回家,妈妈总会兴致勃勃地煮上一锅肥美香浓的猪腩肉。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说说笑笑,慢慢品尝这道充满回忆的美食,幸福的滋味便暖暖地流溢开来。水煮白肉不仅是一道菜,更是一种家的味道,承载着亲情与温暖。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不妨放慢脚步,尝试制作这道简单却充满温情的农家菜,感受食物带来的幸福与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