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您当前的位置 : 临海新闻网 >> 新闻 >> 临海新闻
字号:    [打印]

“云祭祀”让清明更“清明”

作者:金晓欣  来源:临海新闻网  时间:2022年04月01日

  杏花微雨伴煦日,又是一年清明时。每年这个时候,许多人无论身处何方,都会朝着家乡的方向归来。但是眼下,疫情仍时有发生,人员流动势必会加大病毒传播的风险。祭祖与防疫这道选择题,对于不少人来说无疑是道“难题”。看似“二选一”的“难题”,恰恰有着“双全”的答案。那就是“云祭祀”。

  思亲怀故,在心意,不在形式。清明节最核心的内涵在于,这一天里,人们可以将深埋心底的思念大方念出。祭祀扫墓,只不过是寄托哀思的一种形式。只要心中怀有感念之心、思亲之情,那么无论在哪里、无论是何时,都是一样的“清明”。“云祭祀”并不意味着对祭奠先人不够庄重,恰恰相反它更能凸显清明这个节日的严肃性。清明暮春里,怅望北山陲。早在古时,遥思就是一种“云祭祀”。去除了五花八门的形式,留下的才是最真挚的情感。再看疫情未散的当下,每一次的人员流动都是对逐步建立的健康大环境又一重考验与冲击。再者,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此刻暂时的“远眺追忆”,是为了来日更加安心、更稳定地抚摸故里黄土。与其千里迢迢返乡祭祀,不如停住脚步,异地“云祭祀”。

  做好“云祭祀”,要有诚意,更要有新意。群众对“云祭祀”的接受态度,离不开政府部门办事的力度。如果只是一味“机械化”地提示人员流动带来的防疫压力,而拿不出有温度、让人信服的实际举措,只会激起逆反心理。随着技术手段的更新,其实传统习俗都在慢慢得到新的融合和解读。政府部门应该凭风发力,借助数字化手段,开拓“网上献花”“网上奏乐”等更为环保且安全的新渠道,让祭祀祖先有更为妥帖的安放形式。面对部分强调“仪式感”的群众,政府部门也可以尝试进行“代祭祀”。在不影响中心工作的前提下,相关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接受群众委托,通过鲜花、水果帮助其文明祭奠先人,让疫情之下的清明节不再冷冰冰。

  春深4月,万物清净而明洁。在慎终追远的同时,我们不禁会加深对生命意义的思考,更加感恩眼前的生活、珍惜身边的亲人。疫情总将消散,希望就在不远的将来。


分享到:
 相关新闻:
 
 微信公众号
  临海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临海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网站律师
临海市新闻网络中心主办 | 浙新办[2006]31号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6 | 浙ICP备06040867号 | 法律顾问:浙江全力律师事务所 李宏伟
临海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联系方式:电话:0576-89366753 电子邮箱:lhswg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