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黄米仟是个例外。老母亲卧床3年,他悉心照顾了3年。倒屎倒尿,翻身、擦背、喂饭,家里整理得没一点异味。”这是汇溪镇浚头村妇女主任郑海萍对黄米仟的评价。
65岁的黄米仟,黑色鸭舌帽遮不住花白的头发,笑脸盈盈,为人爽朗健谈。他的母亲卢仙菊今年97岁,是浚头村最高龄的老人。3年前的一次意外摔倒后,老人只能卧床养病,衣食起居全靠儿子和儿媳叶玲君照料。
黄米仟出生于汇溪镇浚头村,父亲常年在上海一家工厂做耐火砖,他从小由母亲拉扯大。
“这个家是母亲打下来的。”黄米仟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在他心中,母亲像座山。读小学时,母亲常去后山砍柴,回来就开火烧饭。那时,黄米仟年纪小、身板弱,母亲不让他一同上山,他就偷偷跟在后头,看着母亲翻过一座座山头,再扛着一担柴下山。赚工分的年代,母亲割稻、打麦、晒麦,干男人干的重活,赚工分换粮票,养活一家人。初中毕业后,黄米仟也开始赚工分,凭着小小身板里的大能量,一天也能赚个八九工分,减轻了母亲背上的担子。
黄米仟的父亲在上海干了30多年,退休了才回来。1979年,22岁的黄米仟接替了父亲的工作,去了上海。父子俩都把自己赚的工资往家里寄,让一家人的生活在那个年代过得还算富足。
世事难料,2019年1月2日,意外发生了。起先是黄米仟的女儿佳佳意外受伤,摔进了水沟,半边脸摔得血肉模糊。经医生诊断,佳佳有轻微脑震荡,要住院观察,黄米仟的妻子叶玲君便在医院照顾。
女儿住院后,黄米仟就跟母亲商量着,放学时,自己去接读幼儿园的外孙女。没想到,回家就看见94岁的老母亲晕倒在地,检查后发现胯骨受伤,大腿肿得厉害。医生看了后,称因为有美尼尔氏综合症,无法做手术,只能卧床静养。
于是,黄米仟在母亲房间支了一张小床,日夜陪守照顾,一陪就是3年多。怕夏天太热,他就搬来移动空调;怕冬天太冷,他就在母亲房里装上暖气片。一个月下来光电费就要好几百,不过能让母亲过得舒坦些,他觉得值。
妻子叶玲君为黄米仟分担了许多,照顾母亲事无巨细。她每天洗衣做饭,早晚两次给母亲洗澡擦背,倾倒大小便,什么脏活累活都做。母亲看在眼里,既感动又心疼。有一次,她对叶玲君说:“宝贝儿媳妇,对不住,让你受苦了。”叶玲君觉得这是她应该做的,一点也不辛苦。
除了日常照料,黄米仟也会陪母亲说说话。母亲牙齿掉光了,说话含含糊糊,换作别人一句也听不懂,黄米仟一听就知道她说什么、要什么。母亲问:“你田垟里都种了哪些菜?”他就一一说给母亲听。母亲年纪大了,假牙也装不上,一日三餐只能喝粥。他们就在小菜上下功夫,一天一个鸭蛋,轮换着做点鱼、肉末等软烂的食物。因为母亲爱吃腌菜梗,黄米仟便在地里种了一片菜梗。
母亲是个勤快人,在没摔倒受伤前,总将屋里屋外打扫得一尘不染,一年能扫坏6把扫帚,家里还曾被评为“卫生家庭”。黄米仟觉得这个好习惯不能断,就和妻子两人把家里整理得井井有条,院子里还种上了几株山茶花。一般老人家的房间里会有一股子熏人的怪味,但黄米仟家却清清爽爽,丝毫没有异味。
今年1月29日,大年廿七,母亲突然呕吐不止,胃吐出血,在此之前,她已17天大小便不通,家里人愁坏了,怕她熬不过年。无奈的是,母亲因身体原因去不了医院,他只好又请镇上的医生上门诊治,直至母亲身体状况有所好转。
但是,常常请医生上门总不是特别方便,他就向医生请教护理知识,并在家里备了各种药品和基础的医疗用品。看到母亲大腿肿了,他就给她抽脓血、碘酒消毒、更换纱布;肠胃不舒服,就喂她服用奥美拉唑;关节疼痛,就给她涂活血消痛酊。黄米仟觉得自己成了半个医生。
百善孝为先。黄米仟用不离不弃诠释孝心与担当,以实际行动践行“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