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对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今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跨越一甲子,雷锋精神深深镌刻在人们心灵的深处,是彼此心灵深处的永恒驻扎。实践证明,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雷锋精神永不过时。雷锋精神,因永远忠于党、热爱祖国而坚定;因永远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崇高;因发扬艰苦奋斗厉行勤俭节约而高尚;因平凡中铸就不平凡而历久弥新。雷锋的“三件宝”,用最沉静的姿态,讲述着最动人的故事,是弘扬雷锋精神的“传家宝”,见证了雷锋的平凡而伟大。薪火传承,广大党员干部要用好三件“传家宝”,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凝聚更加强大的力量。
平凡的“储蓄盒”,积蓄着“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不平凡,一心向党、精诚报国,“忘我精神”代代传。“一个心眼向着党,一份大爱为人民。”雷锋胸怀远大理想和爱党爱国的坚定信念,时刻把自己的命运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结合起来,把一切献给了党和祖国。雷锋的“储蓄盒”就是最好的证明,一张存款单,两次捐款,为支援国家建设献出了自己的全部积蓄。“这钱是人民给我的,现在要让它为人民的事业发挥一点作用。”用模范行动践行了“把一切献给党和祖国”的誓言,彰显了共产主义战士忘我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既要学习雷锋的精神,也要学习雷锋的做法,把崇高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追求转化为具体行动,体现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新时代,传承弘扬雷锋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坚定崇高理想信念,永葆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赤诚。广大党员干部,要胸怀天下、志存高远,不断增强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时刻把个人追求融入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中,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平凡的“针线包”,承载着“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不平凡,一心为民、服务为民,“奉献精神”代代传。“细微之处显真情,平凡小事见真章。”一根针、一条线连接起来的不仅是破损布料,而是雷锋一心为民的实际体现。雷锋在日记中写到:“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我活着,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在机关;无论是对战友,还是对群众,他都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诺言,“出差一千里,还是做了一火车”就是他奉献的写照。新时代,涌现了许许多多的“中国好人”“道德模范”,如郭明义、杨善洲、郑培明等,他们是奉献精神的传承者、实践者,一个个温暖着社会,感动着时代。广大党员干部肩负时代使命,要主动把人生理想主动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之中,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头,以民生作为第一信号,以民利作为第一职责,时刻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恪守勤勉为民的理念,常思富民之策,常念百姓之需,常做利民之事,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平凡的“节约箱”,赓续着“成由勤俭破由奢”的不平凡,一心干事、艰苦奋斗,“创业精神”代代传。“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艰难路程上,雷锋以苦为荣,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视为人生准则,在一言一行彰显,在一举一动中践行。“在工作上,要向积极性最高的同志看齐,在生活上,要向水平最低的同志看齐。”“节约箱”就是最好的见证,平凡的箱子里收集着破铜烂铁、玻璃瓶、螺丝帽、边角料这些小物件,却见证着把点点滴滴省下来的钱用以帮助他人,支援灾区的不平凡,践行着“每一分钱、每一滴油,都是人民的血汗,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的誓言,彰显着“创业不易,守业更难”的坚定。踏上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要传承好“节约箱”所蕴含的精神,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以俭修身、以俭兴业,决不能丢掉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奢靡之风。要将“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人品不值一文”时刻铭记在心,从小事处着手,防微杜渐,扣好廉洁从政的“第一粒扣子”。
(临海市邵家渡街道王黛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