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历
您当前的位置 : 临海新闻网 >> 人文 >> 文学
字号:    [打印]

饱学知兵的台州知府谭纶

作者:卢如平  来源:临海新闻网  时间:2023年12月15日

  博学经史善兵事

  明正德十五年(1520)七月二十一日午时,谭纶出生于江西宜黄县待贤乡谭坊村(今属凤冈镇)。谭家是宜黄的名门望族,名人士宦辈出。父亲谭镐,因县令之请编修《宜黄县志》,曾任浙江归安县训导,升淮府(顺昌王府)教授。谭镐将长子取名经、次子取名纶,寄托儿子“经纶天下”之意。谭纶不负期望,在父兄和名师教导下,博览群书,经史子集无所不读,而对兵家和道家的书籍则具有特殊的兴趣和爱好。

  嘉靖二十三年(1544)谭纶赴京会试,金榜题名,得中二甲第66名。在其同年进士中,秦鸣雷(状元,临海人)、瞿景惇、吴桂芳、阮鹗、王宗沐(临海人)、赵孔昭、石茂华、陆稳等,在明代中叶的政治舞台上,均大有作为。嘉靖二十四年(1545)十二月,谭纶任南京礼部祠祭清吏司主事,官阶正六品,任间,他遍考历朝礼乐制度,斟酌损益,撰成《礼刑——德论》一书。嘉靖二十八年(1549)四月,谭纶生母罗氏病故,谭纶赶回原籍,为母亲服丧守制。丁忧期满,嘉靖三十年(1551)十二月,谭纶补兵部武库清吏司主事。三十一年(1552)五月,升南京兵部职方清吏司员外郎,十月,又升南京兵部武库清吏司郎中。到南京兵部任职后,除悉心处理好自己掌管的事务外,大量阅读各类书籍,尤其是历代兵书和方志图籍,深入研习,并撰写了《说物寓武》28则,较为全面地论述了一系列军事学原理和带兵打仗应注意的各种问题。文官出身的谭纶,开始逐渐成长为一个有勇有谋的青年将领。

  驰骋台州抗倭寇

  倭是古代对日本的称呼,倭寇则是对十三世纪至十六世纪侵扰劫掠中国和朝鲜沿海由日本的浪人、武士和奸商组成并得到日本封建主支持和怂勇的海盗集团的称谓。早在元末明初,台州就有倭寇劫掠的记录。到了嘉靖年间,由于日本处于纷乱的战国时期,许多失势的武士、浪人加入海盗;同时大量的中国海盗勾结倭寇加入劫掠的队伍;再加上明朝廷严重腐败,部队缺乏战斗力,因而倭寇非常猖獗,而台州则是重灾区。

  在倭患如此严峻的情况下,谭纶于嘉靖三十四年(1555)八月,被朝廷委以重担,出任台州知府。到了台州,原任知府宋治却不在府衙。原来一股满掠的倭寇自柘林出海,被台风所阻,回泊台州外海之螺门。浙江海道副使孙宏轼、兵备副使许东望、参将卢镗、台州知府宋治、备倭都指挥王沛等督舟追击,与倭战于大陈岛附近,擒获17人、斩首9级。战败的倭寇溃逃到大陈岛的山上,负隅顽抗,官兵便烧毁敌人的船只,把倭寇盘踞的山头团团围住。数日后,谭纶亦赶到大陈战场。官兵围之月余,以优势兵力会剿,生擒真倭乌鲁美他郎和海盗头目林碧川等84人,斩首38级。

  谭纶到任台州后,发现“郡兵盈万,皆巽懦”,倭寇“转战深入,如履无人之境,或费千金,不能得一贼首”。于是在请示新任浙直总督胡宗宪后,招募了1000名乡勇加以严格训练,后人称之为“谭家兵”,临海的杨文是其中的一员。而台州卫所士兵虽大多老弱,战斗力低下,但新河所的百户张元勋、松门卫指挥李超则忠勇可用,故谭纶亦予推荐重用。后杨文、张元勋、李超随谭纶、戚继光南征北战,分别累功至辽阳、广东、福建总兵。谭纶还发现台州的城防亦有许多不足,他在组织练兵抗倭的同时组织台州各县修城浚濠,提高军事防御能力。

  嘉靖三十五年(1556)五月,一批倭寇从福建进入台州境内,兵临仙居城下。而仙居县城墙尚未完工,因连日大雨,新修的城墙在雨水冲击下多处垮塌。在知县姚本崇的指挥下,军民连续击退了倭寇的3次攻城。一日夜间,倭寇分三路佯攻城西南,另派一支奇兵暗中从东北登城,训导赵士端、巡检刘岱、百户方存仁等力战而死。倭寇攻破仙居县城,屯聚40余日,烧杀抢掠,烟火冲天,全城房屋除文庙外全部被焚。谭纶得悉后,一面率军前往,一面派人向省城告急。六月,胡宗宪下令调集各地援兵3万人,由浙江巡抚阮鹗、副使许东望、参将卢镗等指挥,与谭纶所部协同进剿,“贼闻大兵至,乃走断桥、彭溪,官兵围于林同知家,指挥伍惟员犯其前锋,俘斩三百,死水火者不计,余贼六十人遁往天台,复为乡兵所杀,福建流贼遂无孑遗矣。”

  嘉靖三十五年(1556)九月,谭纶率所部随浙江巡抚阮鹗、总兵俞大猷追歼千余名倭寇,明军仗着总兵力达2万余的优势,给这批倭寇以重大杀伤,但败逃中的倭寇却敢于在雁门岭设伏。明军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中了敌人的埋伏,一见前后夹击,马上惊慌失措,阵脚大乱,许多士兵根本不听号令,不敢与冲上来的倭寇伏兵交战,纷纷丢下手中的武器四散逃命,军纪根本不起作用。幸亏参将戚继光和台州知府谭纶率领的两支队伍仍然保持战斗队形,拼命抵抗,从而避免明军惨败的命运,而该股倭寇得以轻松地经由乐清出海,扬帆而去。谭纶在实战中显现出带兵的能力,并与戚继光结下了友谊,从此两人长期共事,为保卫国家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嘉靖三十六年(1557)四月,倭船20余艘登陆台州,攻海门卫,应袭俞宪章阵亡;倭流劫桃渚、松门,太平典史叶宗家居,率乡兵与倭击战,阵亡。又有继之倭,合攻台州府城,佥事李三畏与知府谭纶击退之。谭纶与兵备佥事李三畏率兵尾追,一直追到隘顽所的海滨,消灭了部分倭寇。

  嘉靖三十七年(1558)四月,倭寇以临海县栅浦为巢穴,分掠临海、太平、黄岩诸乡镇,倭患几乎蔓延至台州全境,乡民梁述、梁健、梁生等战死于盘马。倭至松门,官军溃走,里人郑天骥聚兵战死,又有良医王沛等战死于梅岭。不久,倭寇又聚集近万人马,包围台州府城。谭纶沉着应战,烧毁近城民房,使倭寇无法攻击,城内故布疑阵,昼夜巡逻。一面派人佯作谈判,许以重金,懈其士气;一面虚张声势,四处散布从省内其他地方调集的10万援兵很快赶到,不日合围。倭寇不明虚实,惊慌失措,仓皇退去。而从舟山岑港战场回救台州的戚继光部,则继续追杀倭寇至温州,六战六胜。

  由于谭纶抗倭有功,而且政务民事亦处理得好,深得台州百姓爱戴,浙直总督胡宗宪在给朝廷的奏疏中称赞他“治行第一”,给予高度评价。嘉靖三十七年(1558)闰七月,谭纶被提任为浙江巡视海道副使,挂浙江按察司副使衔,治兵宁波。

  嘉靖三十八年(1559)四月,数千倭寇登陆台州,一股倭寇猛攻桃渚城。桃渚是从海上进入台州的咽喉之地,“庶为海门卫及府治之藩翰也”,故亦是倭寇侵扰的重点,也是台州抗倭的主要战场。谭纶与戚继光接胡宗宪之令,冒雨带兵从宁波起程,以柿枣充饥,沿途歼灭在桑洲、涌泉、章安的小股倭寇,急行军300里于十六日夜赶到桃渚。时桃渚军民在千户翟铨的指挥下,已坚守了七昼夜。戚继光派了数十名鸟铳手趋黑夜潜入桃渚城,加强防卫力量,大部队则埋伏于四周。次日一早,倭寇再次拼命攻城,城上突然谭、戚旌旗齐举,鸟铳齐发,四面伏军齐出,杀向倭寇,倭败退而逃,桃渚之围遂解。十九日,300余名倭寇流劫肯埠,谭戚率兵败之,倭寇逃至章安,隔江放火,招南岸栅浦之寇前来会聚。戚继光命令部队分三路埋伏,待诸倭登岸,即亲自击鼓组织冲锋,三战而三胜之,倭寇披靡四散,一部分奔到江边,抢船逃往南岸,船少人多,溺死不少。另一部分逃往黄礁山,谭戚率兵追围黄礁山下,全歼此股倭寇。此役处州(今丽水)义士胡元伦冲锋在前,手刃数贼,身中数创,血战不移,力竭而死。战后,戚继光脱下自己的战袍,覆盖在胡元伦的遗体上,予以厚葬。

  二十三日,谭纶与戚继光等商议,根据敌情,由分巡佥事曹天佑带兵屯黄岩,由谭纶等带兵屯海门,而戚继光则带一部继续清剿杜桥、桃渚等地残倭。

  五月一日,戚继光与谭纶会师海门卫。戚继光分析有3000余倭寇屯巢贾子(葭芷)、栅浦,这股倭寇出海必过海门,要求守军严加防备。谭纶则明确布置:“若等向夕,皆军通衢,即有警,为余巷战,哗者斩!”而守军未引起重视,及至夜半,数百倭寇趁着狂风暴雨偷袭卫城,待哨兵发现,已有30多人爬上西门城头。戚继光闻警,飞奔上城,手挥双剑连杀数倭,随从急呼:“主帅亲自冲锋!”于是将士云集登城,谭纶则亲率卫士督战,众倭慌忙跳城逃回原巢。

  戚继光判断,海门出路已堵,倭寇将会经新河从金清港出海,于是请曹天佑率部驻扎在新河城外,自己与谭纶率兵预先埋伏于金清港。果然,初九日倭寇大部队乘船从新河过来,被官军预先打在河里的木桩所阻。戚继光一声令下,两岸鸟铳齐发,倭舍命登岸,又被赶入船中,几番拉锯战后,倭依船为险拒守,官兵施以鸟铳、火攻。此役烧毁倭寇双桅巨船32艘,焚溺1000余倭,解救被掳百姓300多人。部分倭寇登南岸逃跑,戚继光说:“贼胆落矣,宜急追之。”谭纶说:“兵法乘劳,此其时也!”于是谭戚带兵冒雨涉水追击倭寇。十二日,追到南湾,俘贼首2人,斩首279级,部分倭寇逃到海涂,溺死不少。十五日,追到芙蓉岭,斩首10级。同日,与温处参将张鈇(临海人)、兵备副使凌云翼会师。十六日,余倭劫渔舟趁夜入海,被戚继光派遣的任锦所率水军全歼。

  十九日,谭戚率部会剿侵略宁海之倭,倭奔船出港,谭戚督舟师出海追击,在猫头洋、清门洋前后二战,犁沉贼舟11艘、烧毁4艘,生擒9人,斩首数百级,救出被掳百姓5060余人。这股倭寇被迫又逃到海游,屯聚海滨民房负隅顽抗,戚继光与牛天赐等率部全歼之。是年倭患始平。

  担任海道副使后,谭纶更加重视练兵工作,对挚友戚继光的军事思想非常赞赏,对其练兵举措倾力支持,戚继光得以招募义乌的矿工、农民为主,台州民间勇士为辅的一支部队,并训练成为武艺精、战术强、守纪律、听指挥、万众一心、勇敢善战的精锐之师,人们称其为“戚家军”。浙直总督胡宗宪遂尽罢客兵,以戚家军为主力的浙江兵防御倭寇,戚继光转任台金严参将,驻节台州。

  谭纶的军事才能和抗倭功绩军民称颂,官场赞赏。嘉靖三十九年(1560)九月,胡宗宪上奏朝廷:“荐其海上效劳,宜加衔久任。”嘉靖皇帝览疏大悦,内批:“谭纶宜从重擢用”。不久,谭纶便升为浙江布政司右参政,仍兼副使,巡视如故。

  台州百姓对谭纶的评价极高:“前明二百七十余年,守台者六十余人,治绩以谭襄敏公为最。”为纪念谭纶在台州的抗倭功绩,嘉靖三十九年(1560)三月,由临海知县黄诰和耆民杨景威等在府城东门旁建谭公祠,祠中所立的《前郡太守谭公画像》碑现存于临海东湖碑林内,1963年被公布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谭纶返里丁忧时,宁波百姓亦特地为他树立“去思碑”。

  王朝的“救火队长”

  嘉靖四十一年(1562),福建“北自福宁沿海,南到漳、泉,千里萧条,尽为贼窟”。十一月底,政治经济要地兴化府被攻破后,倭寇盘踞3个月,“乡宦士民男妇咸就掳杀,死者约万余。……宝器、金玉、锦绮或传自唐宋者,咸归于贼,否则幻为煨烬”。明军数战均以失败告终,嘉靖四十二年(1563)二月,泉州卫都指挥欧阳深中伏阵亡,倭寇遂乘胜占据平海卫。三月,又有一股新倭登陆长乐,流劫福清等处,窥视省城,阻断沿海交通。朝廷紧急再次夺情起复谭纶为福建布政司右参议,兼按察司副使。谭纶赴任途中,朝廷又任命其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福建,并督令时任副总兵的戚继光率军援闽。严峻的福建倭患得以平息,与戚继光领军有方、善于临敌布阵指挥是分不开的。作为一省巡抚,谭纶计划周密、部署严密,并亲临前线参与指挥,展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和精湛的指挥艺术。

  嘉靖四十四年十月初一,刚刚脱去丧服,谭纶便被内阁大学士张居正举荐,出任陕西巡抚,赴任途中,四川白莲教起义的消息传到京中,朝廷便改任谭纶为四川巡抚。四川局势刚刚趋稳,海盗吴平余党又在沿海猖獗,广东、广西境内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局势动荡,嘉靖四十五年(1566)十月,朝廷决定调升谭纶出镇两广,为兵部右侍郎,总督两广,兼抚广西。

  东南沿海倭患渐次平息以后,长期以来高悬在明廷头上的“南倭北虏”两把利剑,好不容易摘除了一把,朝廷便把主要精力放到整饬北方边务,消除蒙古鞑靼部落不时袭扰的心腹之患上。工科给事中吴时来(仙居人)提议调两广总督谭纶、福建总兵戚继光、广西总兵俞大猷到北方“专督练边兵”。兵部意见:“戚某与谭纶文武相资,练兵御寇,立有成效,应取回京,共修戎政。”明穆宗朱载垕决定:“速召戚某同谭纶回京,训练兵马,以备缓急之用。”

  谭纶于隆庆二年(1568)三月任蓟辽总督;四年十月为兵部左侍郎,协理京营戎政;五年八月为兵部尚书,同年十月,因病请辞回家休养。六年(1572)六月,由内阁首辅张居正举荐,再任兵部尚书;万历元年(1573)加太子少保衔。戚继光则于隆庆二年(1568)二月任神机营副将;五月,总理蓟、昌、保练兵事务,节制三镇与总督同;三年正月,破例以总理兼任蓟镇总兵,镇守蓟州、永平、山海关等处。

  谭纶和戚继光深受张居正赏识和极度信任,谭戚又亲密无间,配合默契,开始了军事生涯的再一次辉煌。

  在谭纶、戚继光、张居正、王崇古、李成梁等文臣武将的通力合作下,“把汉那吉事件”达成“隆庆议和”,蒙古鞑靼的最大部落俺答表示臣服,没有再犯;戚继光指挥的5次防卫战役打得朵颜等部心寒胆裂,彻底慑服;戚继光出兵辽东,配合李成梁将前来侵扰的土蛮部落打得惨败而逃。北疆逐渐安宁,汉蒙民族得到了和平发展,谭纶为此立下了不朽功勋。

  万历五年(1577)四月初三,谭纶在兵部尚书任上鞠躬尽瘁,英年早逝,走完了人生历程。神宗皇帝“日夜哀悼”,下诏“从厚治葬有仪”,追赠太子太保,谥襄敏。长子河图,世袭锦衣卫指挥,次子洛书,世袭国子监监正。七月,神宗还亲撰《御制百日祭文》,把谭纶与三国时的诸葛亮相提并论,在北京午门内道旁立碑纪念。归葬家乡的谭纶墓至今犹存,1958年被列为江西省文保单位。


分享到:
 相关新闻:
 
 微信公众号
  临海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临海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网站律师
临海市新闻网络中心主办 | 浙新办[2006]31号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6 | 浙ICP备06040867号 | 法律顾问:浙江全力律师事务所 李宏伟
临海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联系方式:电话:0576-89366753 电子邮箱:lhswgb@126.com